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短暫的清晨時光,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朝活”已經成了一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早晨早起一點點,健康快樂多一點。
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人體激素分早晨型和夜晚型兩種,皮質醇是早晨型激素的代表,起著分散壓力的作用。檢測結果還表明,早睡早起的人不安和失眠指標都比常熬夜者低。
有關專家還對長期熬夜的人和堅持早睡早起的人進行對照研究后發現,經常熬夜的人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一晝夜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量較早睡早起的人平均水平高50%,血管收縮較早睡早起的人高50%。
長期熬夜的人更易遭癌癥之害,因為癌細胞是在細胞分裂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熬夜使睡眠規律發生紊亂,影響細胞正常分裂,從而導致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熬夜”是人們在向自己健康賒債的一種“賭博”行為,籌碼就是“睡眠”。
晨間的“神奇3小時”
從人類歷史來看,“晚睡晚起”可說是近百年來才開始的事情,長時間形成的人類生理,并不是那么簡單可以改變的。
根據研究,每天早上5點鐘是人類頭腦最清楚的時刻,同樣睡眠8個小時,比較12點上床睡到8點起床,與9點上床睡到5點起床的人,后者可說比前者多了3小時的黃金時刻。
難怪時間管理大師曾極力提倡“神奇3小時”的概念,鼓勵人們自覺地早睡早起:每天早上5點起床,比別人更早展開新的一天,在時間上跑到別人的前面;利用每天早上5~8點的“神奇3小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任何人和事干擾,往往精神集中,思路清晰,工作效率也最高;要與時間競爭,必須講求恒心,考驗自律性,為自己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早睡早起,并非是向我們的睡眠時間“下毒手”、“狂抽稅”;相反,只是將我們的睡眠及起床時間略微調整,這是高效率利用時間的需要。(選自《周末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