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早期的腦筋急轉彎題:樹上有十只鳥,打死了一個,還有幾個?當然一個都不剩,另九只鳥全都嚇得飛走了。但現代版的答案卻不是,剩下的九只鳥沒有被嚇走,它們說:“我們槍林彈雨見得多了,這是嚇唬鳥的,別理他們!”
我們不妨循著鳥兒們的思路作這樣推測:它們并不是不怕真槍實彈,而是不怕“嚇?!钡目諛屘搹棧凰鼈兙媒浬硤觯鏄寣嵟诙家娮R多了,何況假槍軟彈?它們知道,盡管場面很嚴峻,氣氛很緊張,火藥味很濃,但虛張聲勢而已,至多擦破點羽毛,更不會傷筋動骨。即便偶爾動了真刀真槍,傷及個把鳥兒,那也是做做樣子的,不必太當回事。畢竟滿樹的果子實在誘人,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棵樹,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種答案和思路似乎與我們當下的反腐敗狀況頗為相似:“鳥兒們”不怕了,盡管一直在打擊,且力度不小,取得了不少“階段性”的成績,但他們依然英勇無畏,前“腐”后繼。同樣一個崗位,前面一位不幸中彈,哀鳴之聲猶在,后面一位接著又撞上了槍口,以致出現了三任老總相繼落馬、N任局長接連倒下的新聞。
這些“鳥兒”在中彈之前是絕不相信自己會倒霉的。他們也曾經猶豫過,畏懼過,但看到周圍這么多“鳥兒”都偷食了也沒事,他又何必瞻前顧后、優柔寡斷呢?況且樹上的果子又大又飽滿,香味撲鼻,見者大都抵擋不住誘惑,出手偷食又實在太方便,更不用付出丁點代價。如此免費佳肴不吃,豈不被眾鳥兒們視為“傻鳥”?當偶爾嘗到了第一口的滋味,后面就難以收口了。盡管“林子”的管理人員三令五申,嚴詞厲語,但很少來真的;樹的周邊設置了許多警告牌,甚至拉起了電網,上面標示“高壓”,但他們試著去碰碰,發現根本不帶電,于是膽子就更大了。
這些“鳥兒”都是優質良鳥,絕頂聰明,他們會察言觀色,與“林子”的管理人員周旋,乘虛而入,達到占有的目的。他們相信,這年頭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由于成功的范例比比皆是,于是更多的“鳥兒”勇往無前,義無反顧。
由這則腦筋急轉彎題想到重慶司法局原局長文強。文強被判死刑,處決的那天,某報的大標題就是《文強死了》。重慶的街道上拉起了橫幅:“文強死,百姓歡,重慶安?!弊鳛槭癜傩?,特別是重慶當地群眾,對一個代表人物的深惡痛絕,歡欣鼓舞,是可以理解的。但理性思考,我們沒有理由太高興,文強死了還會有武強。只要產生文強的土壤沒有改變,只要“林子”的管理制度、規則和手段一如從前,那么文強第二第三類似的“壞鳥”就不會絕跡。
平心而論,文強并不是天生的“壞鳥”,他曾多次獲得公安部一等功,主持破獲了包括2000年殺人惡魔張君案和重慶搶劫運鈔車案等大要案,是聞名一時的“打黑英雄”。執行死刑前,他與兒子話別:“爸爸有罪,不能埋怨社會,要聽話,好好做人?!闭f完父子倆抱頭痛哭。
這樣的“鳥兒”能說是壞鳥嗎?他完全可以強調客觀原因,完全可以說“別的鳥兒”也如何如何,完全可以請求組織念其有功之臣……但他沒有。他讓兒子好好做人,自己也想好好做人,且努力過,并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作出了貢獻,創造了輝煌。只是后來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抱著“不吃白不吃”的心態,能撈則撈,肆意饕餮;“林子”的管理人員也疏于管理,尤其是因為其榮譽的光環而遷就、放縱,網開一面,致使其膽大妄為、利令智昏,終于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這是很可惜的,也是我們要反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