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一天,82歲的史密斯被一群記者堵在了自己的家門口。一名記者問:“史密斯先生,您剛剛給孤兒院捐出了1000萬美元,請問您能跟我們談談,您捐款的初衷嗎?”
史密斯攤了攤手,說:“我早就說過,那筆款不是我捐的,請不要再采訪我了,好嗎?”另一名記者說:“您就別謙虛了,孤兒院已經證實,那筆款就是您捐的!”
史密斯無可奈何地笑了笑,說:“你們也都看到了,我現在住的房子可是全美國最糟糕的,我吃的用的,都是買的打折貨,別說1000萬美元,就是1萬美元我也拿不出來。”
就在史密斯準備往家里躲時,被一名記者擋住了,說:“您自己過著儉樸的生活,卻給孤兒院捐了那么多錢,真是了不起啊!”史密斯苦笑著,說:“我求求你們,就放過我吧,我還要去超市買菜呢,如果去晚了,就買不到打折的食品了。”
史密斯剛擠出包圍圈,又被另一名記者攔住了:“史密斯先生,據有關部門統計,您先后曾向孤兒院、醫院、福利院等全球各大慈善機構捐款達9000次,其中單筆金額有幾美元、十幾美元的,也有幾十美元、幾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的,您目前的生活境況并不好,正如您所說,您大多數時候買的都是打折商品,住房是最廉價的,我想請問您,您在并不富裕的生活中,又是怎樣做到堅持不斷地捐款的呢?”
史密斯嘆了口氣,說:“看來,你們是不相信我了,我真的不是你們要采訪的那位捐款者,如果你們再堅持采訪,我只能保持沉默了。”
又一名記者說:“史密斯先生,您真的是太偉大了,堅持做了這么多年的慈善家,還不想留名。不是我們不相信您,是您實在太謙虛了。您如果不想說話,我們也不勉強,但我這里有一張明細單,您能解釋一下嗎?2006年3月27日,一位名叫巴特的人以史密斯的名義捐給了孤兒院1000萬美元,這個巴特就是您的秘書吧?”
史密斯說:“我可不認識什么巴特。”
那名記者又說:“200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哈利的人以史密斯的名義捐給了癌癥協會80萬美元,這個哈利您應該不會陌生吧?”
史密斯說:“我哪里認識什么哈利呀?”
那名記者接著說:“2005年10月22日,一位叫保羅的人以史密斯的名義捐給了一個因病致貧的家庭1萬美元,這個保羅又是誰呢?”
史密斯照樣說不認識。那名記者又接著說了一長串捐款數和人名,史密斯照樣搖頭。
直到記者說到1936年5月9日,一位叫史密斯的人,捐給了一個名叫漢森的流浪漢1美元。史密斯才想起來:“哦,那個史密斯確實是我,那時,我才12歲,見一個流浪漢餓得快要暈倒了,便給了他1美元。他說他叫漢森,并堅持要我留下姓名,他日后要將這筆錢加倍還給我,我說不需要還。他便說,那就以我的名義將這筆錢捐出去。”
記者說:“這就對了,就在1937年,那個叫漢森的流浪漢,以史密斯的名義資助了一個名叫戴維的失學男生50美元,戴維在1940年又以史密斯的名義資助了一個叫艾頓的失業工人200美元……”
關于史密斯的捐款事件終于真相大白,史密斯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當年只不過隨手捐出了1美元,在今后的幾十年間,竟然有9000多人參加了這個捐款接龍。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史密斯是一個怎樣的人,做過些什么事,只是因為得到別人的資助后,遵照資助者的囑咐,在今后的資助行動中,一定要以史密斯的名義。
一滴水,可以說微不足道,但它可以滋潤一顆小小的樹的種子。因為有了更多的水滴,終于使樹的種子發芽并長成了參天大樹。一顆善良的種子,因為有了更多的善良的人在不停地給它澆水,所以那顆善良的種子也能發芽并長成了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