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QE2)政策帶來的大量熱錢流入,近日有國內經濟專家建議在中國實施“托賓稅”。大約30年前,為了緩解國際資金流動尤其是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動規模急劇膨脹造成的匯率不穩定,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Janle s Tobin)率先提出對金融交易征稅,以遏制短期貨幣投機“而這一概念在一些國家的實踐中,也逐漸從最初對資本流入直接征稅,擴展到除對特定項目進行選擇性審批的直接控制之外,還采取多重匯率、以無息準備金或存款要求等形式,對跨境資本流動征收問接性稅收的間接控制手段。
“托賓稅”能帶來什么?
實施“托賓稅”可以使一國政府在中短期內依據國內經濟狀況和目標推行更為靈活的利率政策,而無需擔憂它會受到短期資金流動的沖擊,從而起到抑制投機、穩定匯率的作用。由于是針對短期資金的往返流動而設置的,它還有助于引導資金流向生產性實體經濟。此外,因為全球的外匯交易數額巨大,即使對其課征稅率很低的稅收,也能籌集到巨額資金,并用于全球性收入再分配中。
都有哪些國家實施過“托賓稅”?
巴西(1993-1997年)、智利(1991-1998年)、馬來西亞(1994年)和泰國(1995-1997年)都曾在一段時間內采用過以市場為基礎的間接性管制措施,除了征稅,還有設立非對稱性敞口頭寸限制、報告限制等措施,有些情況下也輔以直接性管制措施。
最近,巴西和韓國紛紛提高對外資征收債券投資稅,泰國也宣布向外資投資債券的收益及利息征收15%預扣稅。而雖然去年英國前首相布朗征收“托賓稅”的建議沒能實施,但從明年開始英國也會實行初始稅率為0.05%的銀行稅。
“托賓稅”的爭議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該政策都看起來極其不為社會所認可。主要原因是它可能妨礙投資,干擾了“看不見的手”的正常運行。另外,以目前資金流動的速度,只有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接受才行得通。而中國學者也提出,對于那些以非法渠道流入內地炒作的熱錢,“托賓稅”難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