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部賢一
絕不妥協
渡部賢一不會妥協一一雷曼兄弟控股的破產機構4月22B起訴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的三個部門,以試圖消滅來自野村證券的超過10億美元的衍生品合約索賠。
野村證券曾是雷曼兄弟衍生品交易的“共謀者”。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告破產,雙方解除了金融衍生品合約,野村證券要求其支付10億美元以上錢款。雷曼衍生品團隊在聲明中表示,野村對雷曼發起令人震驚的衍生品索賠,極大高估了實際損失,并稱“野村連得到一分錢的資格都沒有”。
更重要的是雷曼兄弟在訴狀中找到了“時間差”作為自我辯護的利器:野村與其合約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的2008年9月15日之前已經結束。9月8日。野村控股已經承認根據合約欠雷曼兄弟2.48億美元,并移交了相應信用擔保。現在,是野村出來應訴的時候了。
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
成長的博弈
家用產品制造商聯合利華(Unilever)在擁抱復蘇之際拿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業績:2010年第一季度凈利潤上升31%,達到11億歐元。銷售增長6.7%,達101億歐元。
包括Cif、Domestos、Lifebuoy香皂,以及立頓紅茶在內的聯合利華大多數品牌在新市場的表現均相當理想。在銷售量增長的同時,產品的價格保持了2009年4季度的水平。但另一方面,聯合利華的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力圖通過降價恢復銷量增長、減少開支以維持盈利能力。但分析普遍認為,隨著原材料價格將在今年下半年上漲,該措施可能變得更加困難。
孟鼎銘Bill MeDrmott
美好開局
對剛履新的CEO來說,任何禮物都比不得一份漂亮的財報讓他們開心。SAP新任聯席CEO孟鼎銘(Bill McDermott)和施杰翰(Jim Hagemann Snabe)就是兩個幸運的家伙。這家德國軟件巨頭4月29B發布的財報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25億歐元,其中凈利潤3.87億歐元,同比增長97%,僅軟件和相關服務營收的增長就是百分比兩位數。
2個多月前,當激進的前任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因業績不彰被迫離任的時候,幾乎沒人能預測SAP已經開始底部反彈。當然,這也許不過是經濟整體回暖的預示。甲骨文、18M、微軟等SAP的競爭對手重新從各大公司的IT開支中獲得了利潤。SAP也順勢簽下一系列新客戶,甚至說服90%的客戶選擇更為昂貴的系統維護協議。這并不是這家軟件公司的全部努力——今年夏天,SAP還將重啟擱淺多年的“軟件即服務”(SaaS),涉足云計算領域。
馬克·赫德Mark Hurd
下一次收購
“成本控制狂”是如何蛻變為“收購狂”的?看看惠普CEO馬克·赫德(Mark Hura)就知道了。
一向以嚴苛的成本控制著稱的赫德從2008年6月起先后主導了一系列足以撼動世界的并購:132億美元收購IT服務公司EDS,27億美元收購電信設備商3Corn,以及4月29日對智能手機廠商PaLm 12億美元現金的收購。
對Palm來說,重要的不是被誰收購,而是誰最需要這家手機公司。在智能手機規模將逐漸趕上并且超越PC市場規模的時代,進軍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領域是任何一個PC玩家版圖擴張的必然路徑——在彌補了IT服務和電信設備領域的缺口后。惠普龐大版圖上唯一的短板就是智能手機了。而對Palm來說,有比這更好的選擇嗎?
李革
劃算買賣
“我不認為我是賣了藥明康德”,中國本土醫藥研發外包公司藥明康德董事長李革如是說。近期公布的藥明康德年報顯示:2009年藥明康德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達到2.7億美元。其中中國業務1.85億美元,同比增長26%,美國業務為6410萬美元,同比增長11%。
這樣一家“充滿未來”的企業被爆出以16億美元價格被美國藥企Charles RIver收購,的確很讓人震驚。然而李革似乎有更成熟的打算:藥明康德被收購后,CRO(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外包)行業的很多種專業技能都會回到中國,科研人員也可得到更廣泛的培訓,接觸到更多的項目,這些都將為中國未來的CRO行業提供原始人才,有助于中國CRO的全球化。而李革未來的角色將變成Charles River公司執行副總裁及“全球發現與中國服務”業務部門總裁,并進入Charles River董事會。
張紅力
另一種回歸
“我并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競爭者,一切都是在非常專業和規范的制度下進行的”。談及被“招聘”成為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的過程,原德意志銀行環球銀行業務亞太區總裁、中國區董事長張紅力如是說。
張紅力此番被委任為分管海外業務和投資銀行的工行副行長。這是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參與遴選的首位來自外資金融機構的高管,也是繼2001年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履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后,國內金融領域高管人事選拔任命體制的再度突破。以張在中國金融界的人脈資源,其最終回歸體制固然印證著“中國崛起”在金融業的事實,也是其本人權衡利弊后的審慎抉擇。
謝爾登·艾德森
Sheldon Adelson
再開賭局
80歲的謝爾登·艾德森(Sheldon AdeIson)開啟了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賭局的歷程——他投資57億美元在新加坡建設的外觀氣派宏大的賭場,在4月底正式開始運營。
作為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博彩集團——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艾德森有太多理由期待這個賭場的開業了。過去兩年,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博彩行業的下滑,金沙集團的股價一路下跌,艾德森個人財富也大幅縮水。與此同時,隨著拉斯維加斯賭業的日漸式微,匯集著各種財富的亞洲市場已經是艾德森未來唯一可以寄希望大幅增長的地方,目前在金沙集團45.6億美元的年營業額中,有73%是來自澳門。而新加坡賭場的開業無疑會大大加強金沙在亞洲市場的影響力——只不過和澳門賭場不同的是,這一次,艾德森明確表示,目標客人不是來自中國,而是整個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