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決定背包去阿根廷和秘魯旅行時,周圍所有人都有話要說。有人告訴我不要穿裙子去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夜總會,有人說要時刻看好我喝的東西(以防有人在里面下藥),有人說絕不能在街上叫出租車,還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你可能會死在那兒”。
也許是我和好朋友基妮的旅程并沒有太偏離大眾路線,總之我們沒被綁架,也沒被侵犯。旅途中僅發生了一樁小事件:丟了一臺相機,純屬我們粗心所致。很多人認為女性獨自出行充滿危險,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環境里。根據臨床心理學家米切爾·赫茨沃斯博士的說法,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女性更容易受傷這一假設。“女性在社會交往中被要求比男性更加小心、更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她說,“我們還是嬰兒時就被要求這么做了。有研究顯示,人們一般對男性嬰兒會更放任一些。”
我能理解保持謹慎的必要,但我也不禁想到,隨時繃緊神經,你可能錯過難忘或改變一生的經歷。提前準備有助于任何出行,但過多的計劃有時會破壞旅途中歡樂氣氛。
在南美旅行一周后,我們到達了秘魯首都利馬。這個擁有700萬人口的都市混亂、嘈雜,永遠被霧籠罩。兩個朋友用電子郵件發給我“利馬攻略”,他們聽說有背包客被在機場拉客的出租車司機綁架,“如果你們半夜到達,就在候機室里休息等天亮再走。”到達利馬時是凌晨3點,想到朋友的郵件我們有些不安,害怕出租車司機會對我們下手,于是放棄了已經定好的酒店,決定住在機場旁邊的旅店。不過走到那兒,需要穿過一群“張牙舞爪”的出租車司機,他們每個人都聲稱自己是利馬最便宜的。我們一邊快步跑過這10米路程,一邊高喊著“不用出租車!”我不禁感到自己有點兒傻,大老遠飛來竟然要住在機場?
2009年12月31日晚,我們來到利馬最具波希米亞風格的巴蘭科區,當晚民眾自發上街跳舞狂歡,就這樣我們在陌生卻興奮的哄鬧中平安地進入2010年。一周后,我們在秘魯南部阿雷基帕市內打車時,一位女警官給我們倆照了相,并記錄了司機的信息,以防我們失蹤。
如今年輕女性出國探險已蔚然成風。29歲的澳大利亞女孩莎拉·文托除了南極洲沒去過,其他洲都走遍了。當她出國旅行時,她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獨自出行。“你走的地方越多,就越有探險精神。獨自出行尤其可以幫助你建立自信。”莎拉·文托說,“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做一名負責任的游客。確保在出發前做足研究,務必尊重當地的風俗。”莎拉承認,有些地方對女性比對男性更苛刻。比如,她發現女性獨自去埃及有點冒險。“當地的文化和我們的是如此不同,作為女性,你更要遵守當地習俗,比如你的穿著更要符合你去的那個地方。”
可有時無論你穿著什么樣的衣服,當地人對國外女游客的關注都令人討厭、讓人不安。以我們這趟南美之行為例,我們在阿根廷的伊瓜蘇港時,有人對我們吹口哨;我們在秘魯南部的普諾時,有卡車司機沖我們按喇叭;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市街頭,一個14歲的男孩和我們擦肩而過時,竟然問基妮愿不愿意和他尋歡。她婉言謝絕,并沒有發火,全當是體驗了拉美男人與生俱來的過分熱情。
某種程度上,人們在本國行事會非常注重社會禮俗。但當你出國旅行時,沒有人認識你,你會有一種異常解放的感覺。在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我是不會晚上和陌生人出門的,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想也沒想,就和在酒吧遇到的當地一位年輕攝影師約翰森泡了一晚上,好在什么事也沒發生。
去一個全新的地方,感受自在與解放,這部分解釋了為什么旅行是最令人滿足的人生經歷之一。這一切聽起來當然美好,但我還是想說,當你在異域竟被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搭訕時,再沒有比這更丟人了。
[譯自澳大利亞《時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