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迪拜這座繁榮之城也遇到了巨大的債務危機。現在人們關心的是,作為排在阿布扎比之后的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迪拜能否舍棄那些阻擋經濟復蘇與前進的無意義的奢華,憑借多元化經濟模式和開明政策再創奇跡?
三大村撐起希望的明天
在位于距離迪拜市中心20公里的媒體村主樓里,隨處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工作人員,CNN、BBC等新聞互聯網站阿語頻道的工作人員也在充滿藝術氣息的玻璃構造的樓層中忙碌著。迪拜媒體村執行主任賽義德說:“將傳統經濟盡快轉型為電子型、科技型的商貿形式已經成為迪拜繼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對媒體領域的改革是吸收先進發展理念的最有效途徑。”
媒體村內的國內外媒體及企業高效進行著新聞、廣播、媒體宣傳、廣告、出版等方面的工作,這些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吸引了大批本土科技人才,也逐步打開了媒體市場。例如,以阿拉伯電影為代表的阿拉伯本土數字和數碼產品正通過媒體村的全球化運作走向世界。在新加坡、意大利甚至美洲國家,來自迪拜的媒體產品正成為一股新的極具創造力和競爭力的產品。甚至有人稱好萊塢已經被搬到了迪拜。
除了好萊塢,迪拜還將硅谷搬到了海灣,這就是迪拜網絡村,現有近500家注冊公司,其中不乏微軟、西門子、戴爾、康柏等世界電子商務公司,以及不少阿聯酋本土著重面向中東市場的商務信息中心。網絡村在吸引人才方面有著與媒體村同樣重要的積極作用——本土思想不必再依靠西方環境生存并得到發揮。正如總負責人艾哈邁德所說,在美國硅谷,只有很少一部分美國本土人在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硅谷大部分高端技術人員來自前蘇聯國家、伊朗以及阿拉伯各國。“海灣硅谷”的建成不僅僅是海灣地區科技振興的最強推動力,也在為培養本土精英、避免人才流失做出巨大貢獻。
至于占地100萬平方英尺的迪拜知識村,則是迪拜注重教育、科研事業發展的一個集中體現。知識村內各大企業主要從事教育、培訓、研究等事業。知識村的建成預示著海灣地區在儲備與培養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競爭力。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拉希德說:“教育決定國家未來。而未來的教育15%將通過傳統教育完成,15%通過網絡等多媒體科技完成,另外的70%則要依靠傳統與現代化教育資源相結合方能實現。迪拜不希望在傳統教育面對新時代多元化知識沖擊而走投無路時才想起來創造一個新的教育科研環境。”
危機過后的未來之路
馬克圖姆家族使迪拜從當年容易被人忘卻的海灣一隅搖身變為世界一大金融中心。迪拜的發展并非完全依仗其天然資源——石油,馬克圖姆家族堅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永遠爭做第一才是迪拜持續繁榮的最大保證。迪拜人有一個信念:沒有人會為第二名撰寫贊文。而正是這一信念造就了如今迪拜的建筑熱潮。轉眼間,多個世界第一的建筑出現在人們眼前,無數引領世界潮流的領域讓這片炙熱的沙漠成為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之一。2010年竣工的迪拜塔再次向世人證明了迪拜人的雄心壯志。迪拜塔的建筑理念來自于水中激起的水花,從不同角度觀察都會有不同的形狀。
但與此同時,正如拉希德酋長所說,迪拜正在經歷的是一種史無前例的跨越式發展。當全世界都在談論可持續發展時,迪拜的發展前景確實讓人憂心忡忡。在分析突如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時,不少金融學家認為迪拜債務危機是這場經濟危機的催化劑。過熱的土地投資、過度的資金流動無不催生了以金融市場為主,同時波及建筑、商貿服務等行業的經濟泡沫。迪拜的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實體經濟保證,過度地吸引外部資金資源注入已經給經濟崩潰埋下了伏筆。而大規模的資金流動、舉債、融資的經濟主導行為又積累了更多的金融泡沫,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看上去很美的迪拜世界會突然陷入險惡的經濟困局而難以自救。
那么接下來迪拜會面臨何種局面,全面崩潰還是持續繁華?這首先需要迪拜酋長和阿聯酋政府管理層重新梳理國家所面臨的形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資產負債和收支失衡仍會不可避免地使迪拜的經濟發展籠上陰影;籠罩在迪拜上空的金融風險仍會影響到國內外企業,尤其是房地產機構的投資信心,這也自然會影響到迪拜城市建設的進程。其次,隨著時間推移,金融危機帶來的后續效應會對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同的影響。包括阿布扎比、科威特、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在內的海灣地區的經濟將借迪拜微弱復蘇所需資金資源等要素,刺激本國以石油行業為主的經濟復蘇。但與此同時,迪拜境內以歐洲南部國家為主的大中型企業仍將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再次,因為過熱投資和超速發展帶來的連鎖問題需要迪拜人給予足夠重視。大面積占去天然海灘、填海造島、不符合自然規律地興建大規模建筑,已經破壞了迪拜的生態環境。外界所詬病的迪拜缺乏城市精神也愈發使迪拜人感到焦慮,因為奢華建筑群背后依舊是在沙漠中存在的破舊工地,社會階層的逐步分化也使得迪拜統治者面臨更多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
雖然困難重重,迪拜世界的這場危機并非在給迪拜的經濟發展叫停,也不是在宣布迪拜模式的全面失敗。這場金融危機給迪拜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但同時也提醒著管理者隨時根據實際情況改變策略,更不能完全依靠一成不變的政治體制來實現持續發展。未來10年內,迪拜的經濟建設不會像以往一樣輕松地實現利益最大化,經濟多元化仍將是迪拜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具體措施的調整以及相關政策的改革將或多或少影響多元化進程。
雖然受到重創,但是各國經濟學家都對迪拜的前景保持樂觀態度,迪拜危機雖然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催化劑,但同時也是對本身發展的一種刺激,相信這種刺激會激勵迪拜人繼續靠著爭第一的信念,面對未來的挑戰與困難,繼續其在海灣乃至整個世界舞臺上所鑄建的輝煌。
[編譯自科威特《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