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中國成為索尼愛立信在全球最大的市場”,是索尼愛立信集團總裁兼CEO柏諾德近來多次在不同場合中提到的目標。
從財報看,2010年已經成為索尼愛立信的復興之年。經過多個季度的虧損后,終于實現了連續四個季度和全年盈利。不過,外界似乎對索尼愛立信有著更高的期望,因為從2010年第四季度的利潤和銷售額看,雙雙低于分析師的預期。
顯然,重回盈利是不夠的。
去年9月新上任的索尼愛立信大中華區總裁奎邁格面對《英才》記者時,索尼愛立信有一個清晰的愿景,就是希望成為谷歌Android平臺上第一大手機制造商。
只是,蘋果已經以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打造了iPhone,而在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之上快馬加鞭的還有摩托羅拉和HTC等對手,另外,諾基亞出人意料的牽手微軟,讓人對智能手機與PC的聯姻充滿想象。
復興之路注定布滿荊棘,索尼愛立信將要跨越幾道坎?
沒量怎么行
在2009年,意識到危機的索尼愛立信已經將重心從功能手機轉向智能手機。但是,2009年的記憶并不美好?!肮巨D型,又碰上金融危機,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奎邁格說。
好在諾基亞、摩托羅拉和LG、三星等老牌的手機廠商也都遇到了各自之困,才讓彼此都有了喘息之機。
財務數字證明,轉型智能手機的戰略是正確的。柏諾德曾經說,有成百上千個理由可以解釋為什么會扭虧,但只要比較一下功能手機的毛利和智能手機的毛利就明白,后者高出太多。
經歷過低谷的索尼愛立信,最終選擇了Android為轉型智能手機的關鍵籌碼。2011年1月調研公司Canalys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Android系統首次超越諾基亞Symbian系統,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平臺,一舉結束了Symbian保持了10年的統治地位。索尼愛立信在美國的Redwood也專門設有一個研發中心,負責與Google團隊跟進Android手機的開發。但是,轉型之坎并未跨越。
在Android市場上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三星、摩托羅拉和HTC等主要的手機商都接受了Android平臺,以最快速度更新產品。根據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在2010年三季度銷售的智能手機中,超過四分之一使用的是Android平臺,一年前卻只有3.5%。三星和HTC不遺余力推新機,使得Android手機的周期變得越來越短。索尼愛立信如果反應過慢,產品將很快過時。
索尼愛立信2010年全年手機的平均價格達到了146歐元,相比上年的119歐元有了27歐元的提升。從整個財年來看,索尼愛立信的總收入為62.94億歐元,同比下滑了7.3%,而毛利率水平為29%,提升了14%左右,2010財年索尼愛立信的凈利潤總值為9000萬歐元,相比上年虧損改善明顯。
但是,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并沒有幫助索尼愛立信拉升全球市場份額,甚至使之下降。如此一來,若想稱霸Android平臺,還必須跨越大規模量產的關卡。
有全球知名手機廠商指出,索尼愛立信在一些功能型的應用上見長,比如音樂、拍照等,在日本相對封閉的市場中,對倡導用戶使用習慣是有利的。但是,在大規模商用和標準化上可能有難度,而且可能成本也偏高。
另外,諾基亞和微軟聯姻之后,便有不少分析師預測,未來在手機操作系統上,微軟WP7將會與蘋果iOS、谷歌Android相互制衡,三足鼎立之勢不可避免。如此一來,寄望Android的手機廠商增長空間也恐將受限。
而合資方之一的索尼,被蘋果搶走全球娛樂數碼王者之位后并不甘心,已暗示將從蘋果iTunes商店中撤出旗下歌手音樂和游戲,建立自己的體驗平臺,全面對抗蘋果。而且,索尼PS游戲能移植到索尼愛立信Android智能手機中,對雙方都是重大利好。當然,索尼王者歸來之路也不會平坦,在打通上游資源上,索尼愛立信和投資方還需要更多的磨合。
本土化難題
盡管產品令人憧憬,但日系手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富有創新精神,卻未能借此有效拓展海外市場。
《紐約時報》曾經撰文談到日系手機的“大龜群島綜合癥”,稱在芝加哥或倫敦,很難發現有人使用松下、夏普或NEC品牌的日本手機。其實,在北京或上海,也鮮見以上品牌手機。索尼愛立信是唯一在全球擁有較大份額的日系廠商,也是基于合資方的背景。
奎邁格證實,目前歐洲和日本,暫時仍舊是公司的主戰場。
毫無疑問,未來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是困難的,在那里,蘋果已經是手機世界里最搶眼的明星,摩托羅拉分拆后的重心也在硅谷,諾基亞更是調轉船頭,直接投入微軟懷抱。
而在日本市場,消費力日趨飽和,同時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整個日本手機市場都在萎縮,每一家日本廠商都難有大的作為。
所以,中國作為擁有全球最大用戶量、最大運營商的市場,將是索尼愛立信實現規模增長的關鍵。事實上,索尼愛立信也正在發力中國市場。
“已經在中國不斷增加投資”,奎邁格稱,全球四大研發中心之一也設在北京。同時,索尼愛立信將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香港地區整合在一起,大中華區已被定位為未來五到十年公司全球戰略的高地。
柏諾德到中國出差不下50次。過去8年中,他一直是索尼愛立信中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目前,索尼愛立信在智能手機上已與中國聯通達成合作,對中國電信方面,則率先推出了CDMA手機。不過,在TD手機上,索尼愛立信則一直被認為行動過慢。
而且,有國產手機同行指出,索尼愛立信對于中國3G的大環境判斷并不精準,一方面,運營商要大量放號,吸引新進用戶,需要普及型手機;另一方面,對于存量用戶,要努力提升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這是用戶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而在這兩個明顯的方向中,暫時沒有見到索尼愛立信的身影。
索尼愛立信旗下的多款產品雖然性能出眾,工業設計也有底蘊,卻經常在上市時間和渠道商出現問題,致使銷售局面陷入僵局。
可見,未來在本土化上,索尼愛立信的產品組合、產品更新速度,也仍將是其要邁過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