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王健林豪爽的性格,與嚴格的成本控制有種天生的矛盾。事實或許并非如此,萬達這種不動產模式,對宏觀經濟的判斷能力、成本預算的控制能力的要求,比房地產開發企業要高得多。
在萬達,承接一個項目前,拿地成本、規劃設計費用、建設費用、招商租金全部都要事先做好預算,“我們有精準的模型,誤差能控制在萬元以內”。據王健林說,最近5年來,萬達的上百個項目,無一超出預算,“我們的模式跟住宅地產完全不同,拿地之前就要把成本利潤全部算清楚,安全性是商業地產的基礎。”
“萬達在這方面有最深刻的教訓。我們在2001年開始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是以房地產開發的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的。從銀行貸款,貸二年期,就來做購物中心。2004年,遭遇宏觀調控,短融長投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尤其是國家把購物中心列入限制發展的七大行業之一,我們的資金鏈就變得緊張。”
對于市場可能發生變化的靈敏前瞻,讓王健林立即決定除了已開工的購物中心,暫停其它購物中心的建設,集中精力尋找長期資金管道?!拔覀冋业搅艘粋€戰略投資者,拿到幾十億元,解決了問題。所以我體會,做商業地產,有可長期使用的低成本資金最重要?!?br/> 房地產這種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資金是最上游、最核心的因素。有業內人士認為,萬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資本運作的成功。這家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至今尚未上市,但據說一點也不缺錢,“萬達現在任何時間賬面現金都有幾百億,今年光是商業地產一個公司的銷售估計就在1000億上下,毛利百分之三四十。”王健林告訴《英才》記者。
除了銷售物業的收入,萬達的資金來源還有兩個渠道:經營性抵押貸款和銀行授信。萬達是國內最早嘗試經營性抵押貸款的企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三家總行和兩家股份銀行都與萬達有銀企合作協議,每家給萬達的授信高達幾十億。
2006年,央行金融管理部門還把萬達列為全國房地產金融改革試點企業,給了萬達一個紅頭文件的批復。這個批復相當于一個特殊授權、綠色通道,不受地域約束,單筆貸款在5億之內無須審批,兩三天可以批款。
在上市方面,王健林自嘲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7年前,萬達就萌生了海外上市的念頭,摩根大通、里昂證券、摩根士丹利、麥格理、瑞銀等國際投行接踵而至。萬達最終選擇了麥格理,在香港成立了麥格理萬達中國基金,這是當時全球第一只專門叫中國基金、只做中國房產業務的基金,穆迪和標準普爾分別給了它A +和A + +的評級。然而,由于政策限制,這只基金的上市計劃最終被叫停。2008年,萬達計劃A股IPO,偏又遭遇經濟危機,IPO渠道冰封。
盡管如此,王健林還是在《新財富》雜志發布的“2010新財富500富人榜”上名列榜首。而這張榜單對于王健林財富的估算,不過是基于萬達2009年的第二輪私募融資以及工商資料得來——只計算了萬達商業地產部分,并未涉及影院、百貨等業務的價值。
“目前我們有兩個公司在申請上市,一個院線公司一個商業地產公司。院線今年肯定沒問題了,政策支持的。地產公司在目前這種調控形勢下,上市可能不太現實,等一等看吧?!痹谏鲜袉栴}上王健林有足夠的耐心。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中國商業地產領域,萬達是名副其實的領軍者,據王健林估計,至多到2015年,萬達將穩居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