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那種才女型的女子,她最大的愛好便是將隱匿在身體里的才華,讓它們隨心所欲地冒出來,可以在各個領域里。設計領域,為人師表領域,又或者只是安身于一個家庭里。她都將它們做得完美,如今她又悄然地帶著她的“東方國”,正深情款款地從西子湖畔走來。
預想中的她,應該高山仰止,難以親近。然而見了面,完全不是如此。灰色黃色棕色,層層疊疊下的她素樸而低調,而貝雷帽,紅色鏡框又精心添了鮮活的藝術感,最好看的是她的眼睛,清澈碧綠,毫無雜質,在她的眼神和笑容里,有一種自然的優雅。非常的真誠。這真誠的秉質因為稀少,所以很容易辨認。
見面地點選在一家有特色的飯館,“兆豐年間”,布置得古樸自然,石磨,小小水車,扁擔,來去一身藍印花布的服務員,吳儂軟語。我們坐在靠窗的位置,聽她輕輕悠悠零零星星地說一個來自西子湖畔的傳奇。關于她的傳奇。說話時始終微笑,象是那種盛世里走出來的人,隱隱蘊涵著一種優雅。
她曾將T臺搭在西湖邊上。在她未作秀前的杭州,夜里是無比寧靜,還未有夜燈,因此黑乎乎的一整片。她作秀的那天,暮色初籠,炊煙四起,西湖蘇小小墓冢周圍亮起了燈,柔和飄渺的燈光下,模特們身穿她設計的衣服,款款走來,就像是仙境。所有的人驚呆了,原來西湖可以美得這樣讓人醉。這一次就像所有杭州人的奇遇,記憶深刻。此后不多久,夜里的杭州整個兒被點亮了。
她也將T臺搭在過798。當時那里還是一個破舊的有著標語口號與大量管子的工廠。她第一次抵達那里,腦海里就有一副完整的T臺走秀圖。后來,異常轟動,引起國內藝術圈那是自然,連外國媒體都不請自來,爭先恐后地要一席拍照位置。很快,798這個舊工廠很快成為藝術家安身之地,畫廊,媒體工作室,模特基地,遍地開了花。
她是那種一眼就能發現美好事物的人,識別它,追求它。這種自我意識,使她一直知道要做什么樣的事情,并且如何去做。人要如何超越自己的境遇,這并非是可以訓導出來的指向,只能是一種天性。同時,她又是個執著的人。心意單純明確,堅定推進。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強的行動力,直到做完
Bc9UKn8x9TwmdfFSVeVAoQ==為止。
島林先生窺見了她靈魂里的天分與勤奮,不遠千里,從日本浩浩蕩蕩奔赴而來,只為她能加入他的企業,條件豐厚,將她推向世界,他有完整的志在必得的推廣策略。似乎是一條光明大道,她只要盡情綻放璀璨的才華就好,其它一切交由島林先生處理。然而就當他們將合同簽下的前一刻,她認真地讀條款,其中“今后設計圖樣,言論,甚至是照片要發表都須經公司允許”以及“一半時間在日本,一半時間在美國”,讓那條邁出去的輕快的腿,縮了回來。她是一個完整的中國設計師,這是她的原則與底線。
她轉過身去,一言不發,繼續潛入到藝術的深海里,沉沉的那一種迷戀,使她在藝術之路愈行愈遠。她的風頭,被刮得蒼勁。她是第一位得過“金頂獎”的人兒,雖是服裝層面上的設計師,然而她的美的敏感讓她又不僅僅只在服裝圈內出彩。
她教書,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大學任教,碩士博導。漸漸的,決心不再僅僅局限于設計。她癡迷于傳統的事物,尤其是中國古老的文化,她愛的那么深切,一心要做一個中國的國際品牌,算是畢生的心血,只為它成型。并非一心揚名立萬的結果,而是古老的中國文化燦爛豐厚,讓人忍不住地想將古老的東西拿出來,傳承且創造性地再一次運用它們。
然后就有了一個叫“東方國”的品牌,名字非常的有厚度。東方國,要成為一個龐大的東方國,過去的歲月凝結在如今的生活里,一事一物。取過去之意,塑當今之形。如今她的“東方國”已經成型,只待遍地開花。
除了設計師,教授,她還有一些其他的身份,從著政,事情有時候排山倒海地涌過來,幾乎要把她給湮沒了。浮于體表的疲累,然因心中充盈理想主義,眼角眉梢掛著倒也是快樂的因子。她的臉上時常有明媚的笑容,象盛開的藍紫色花,爛漫而明亮。
她的家境算富裕。不像普通人要過營役勞碌,過著平庸的生活。因身后有厚實的后盾,她不一味追求物質。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常常構想生命的美好,想得意興闌珊,常常是有人拉了她回來。是丈夫,是孩子,以及教師的工作,是她與現實世界的平衡。不一味感性。而是一半感性,一半是理性。
她有一個幸福家庭。好的丈夫,以及兒子。她愛他的丈夫。好的男人,能夠幫助一個女人提升自己。帶她摸索靈魂的另一個層面,替她打開一扇門,看到別處的天地。她因此而更喜歡那個新的被發掘的自己。被一雙聰慧的手雕琢,有了高貴的線條。她獲得改造。她也愛自己的孩子,捧著一顆慈母的心,然有時也會碰壁。幸好兒子給了她一顆定心丸,那個小小男子漢懂得責任與感恩,懂得進取,并有一顆活力燦爛的心。
一個優秀的女人,通常都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版本。她也不例外。她做的一手好飯菜。西湖醋魚,麻婆豆腐,蜜汁藕,清蒸魚。都是一些家常的菜,然而經她的手一揮,道道都是味覺盛宴。
她喜歡讀探險小說,旅行筆記,以及哲學書籍。旅行的意義就是—你曾一直是住在那里的,但是將自己抽離,從遙遠的地方望過去,又會別有一番滋味。然后她走過很多的地方,城市和村莊。她喜歡用照相機拍下填滿,氣味和色彩。拍雨后灰白的墻壁上綠苔的潮濕痕跡。僻靜街道的電線桿掛著的白色襯衫。樹在墻上的光影。有著許多足印的斑馬線。瞌睡的小狗,懷孕的貓。以及孩子。某個人的皮膚和褐色圓痣。睡眠中的眼睛。收集光線和影子。它們都可能是某一個精妙靈感的源頭。有一顆豐盛敏感的心,用來捕捉美。
她也在很多國家行走,每次去一個國家,博物館是必去的。她喜歡有歷史有沉淀的物品。在她剛剛對藝術發生興趣的時候,她遇見了敦煌的壁畫,歷盡幾千年,墻壁上的人物色彩,構圖依然綻放驚人的美,盛大的,詭異的,是一種天性的稟賦,用來抵抗生死的輪回。猶如被構建的一個關于世界的幻象。若是湊巧趕上時裝發布會,她也會欣然前往,養一養眼睛。養眼的好處在于,積累多了,眼力好了,一眼就能窺見什么為之好設計。
她喜歡置身于美的事物中。把家安在西湖邊上的小院里。西湖積出來潭碧色的水,似能聞到水香,而又有清白的月影。因在她家前頭,就好像是自家的,傍晚出去,圍著走一小段,清涼和安靜綣綣地填滿了內心。就象夏天最后的一朵白色茉莉。
她畫得一手好畫。忙里偷閑的時候,她拿出畫筆,顏料,輕輕巧巧地在紙上作畫。一塊4A的白紙,可以被鎮定自若地填滿,格局小巧,發力綿厚,往往于方寸之間騰挪,潤物細無聲。她的繪畫才華也被人挖掘,并獲得繪畫上的大獎。
對于穿著,她不迷戀大牌。而是象小女生喜歡淘物品。淘,是一個充滿發現美麗的過程。美麗是非常孤獨的東西,只有看得到它的人才會發現。在一批堆積的物品中,一眼看見喜歡的東西它就躺在那里,然后將它們挑選出來,就像從沙子里掏出金,過程類似。她喜歡絲綢,旗袍,燈籠褲,又或者只是簡單幾筆素描的絲巾,手工飾品。穿上時尚的衣物,用它們做點綴,是一種力透紙背的美,傳統與時尚非常和諧并立在了一起。
至始至終,她看上去都不象一個太純粹的走在前端的設計師。沒有桀驁不馴的激烈,而是溫婉地靈性地,浪漫聰慧,自由,落拓不羈。
一個有才華的人,卻從不恃才傲物,以一顆平常的心在生活著。
人要走過千萬重山,抵達高山頂端之后,再甘愿放低自己以平常心做人,但這只能屬于有覺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