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時裝史的書籍上,Topshop是留有一角的。它從先前以設計師為品牌的路線中跳出來,歷陳出新,走一條以快速的時裝為中心,以快為契機,成為二十一世紀時尚傳奇的新篇章。可圈可點。
正如羅馬非一日建成,Topshop的輝煌也非一天鑄就。
年輕人大都買它的單。八零后或者九零后,大都追求與眾不同,于不同之處又追求一點相同。他們追求品牌,又不一味地屈從,帶著自我烙印性地選擇。他們非常迷戀Topshop,它就像時尚的可卡因,非常容易讓人上癮。
剛開始它也灰頭土臉,充其量不過是Sheffield百貨公司中間有一個Peter Robinson的專柜,然而,只一年光景,它突然飛黃騰達,到處露臉,儼然成為初出茅廬十分惹眼的新興品牌典范,眼尖的PeterRobinson百貨公司見狀,認定Topshop必火,于是給了Topshop地下層很多的空間,并且租金相對廉價,Topshop的生意自然愈加紅火。
然而,Topshop并不滿足,一轉身,便決意要從PeterRobinson百貨公司決絕地解脫出來,帶著一股錚錚之氣,鑼鼓喧天,鏗鏘有力地宣布非要創自己的獨立零售品牌不可。此番野心赫然于臉上,路人皆知。它采取的策略是以英國為營地,取道歐美,然后將翅膀伸向亞洲,非洲等地域,穩扎穩打,終極目標是成為全球的著名零售品牌。
創品牌之路又豈是容易之事。世界大牌林立,要設計有設計,有歷史有歷史,要宣傳有宣傳,深入眾人心,然硬要從中分得一杯羹非有新的賣點不可。Topshop負責人可算是頗費一翻苦功夫,沒日沒夜在品牌策略上,考察,調研,深入研究,從設計,營銷,價格等方面如何創造新的吸引力。過程來來去去,反反復復,最后終于敲定Topshop的宗旨是要走一條不同尋常之路——設計向大牌靠攏,價格向人們靠攏,走親民路線,以年輕人精英群體為主體消費,快速推出新的時尚,又快速淘汰時尚。
具體到設計上,最先學習的是香奈兒、迪奧等大牌,設計大牌,然而價格上只是大牌的零頭,走親民路線,物美價廉。
而它的追捧人群呢,定位在城市新興的“中產階級”,是一群享受物質繁榮,受過教育,追求品位,有更強烈的自我覺醒,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的人兒。他們對于流行趨勢熱衷追逐的心態:既要穿得體面,且不會傾家蕩產。Topshop滿足這樣的心態。Topshop讓他們只花費頂級品牌價格的零頭卻可以悠然地享受頂級品牌的設計。聰明機敏的Topshop儼然讓時尚成為一場全民運動。要愈演愈烈才為好。
要有非常快速的反應能力。改變時尚速度,加快了時尚消費與淘汰的速度,打破時尚流行定律,創造了流行沒有淡旺季,突破傳統品牌的區域優勢與運作規律,始終保持旺盛的銷售態勢。時尚是需要速度的,尤其處在這種日新月異變化萬千的時代里。打個簡單的比方,今天你在米蘭看到2011最新款設計的襯衫,半個月以后,你就可以在Topshop里面買到。款式幾乎相同,相差只是材質。可是像大多數年輕的女子,有誰會將一件衣服穿個十年八年的。花一點錢,穿最新最潮最快速的時尚在身,這才是最重要最有誘惑力的事情呢。而Topshop滿足人們的這種快速消費的欲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復制最流行的設計。
請一個非常扎眼的設計師,設計師要有最火爆的影響力。這比什么都重要。聰明的Topshop負責人翻看了時尚圈所有版面,然后看見了凱特·莫斯。她就像時尚的風向標,她吹到哪,流行就在哪。Topshop負責人專程去拜訪她,哪怕她不是專業設計背景,無妨。
于是乎,凱特·莫斯就這樣成為了Topshop的靈魂人物。雖然在模特界,她并不算風云人物,一米六九的個,對于模特算是硬傷,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還是喜歡她,臺下的她非常擅長打扮自己。有些人,從出生就有那種知道如何穿衣打扮,如何才是美的能力。Topshop負責人正是相中了她的那種能力,滿腹天生時尚感覺。
她不是專業的設計師,不會畫草圖,也不會正兒八經的裁剪。但是她能表達出她觀念中的時尚,她表述出來,一旁的輔助設計師畫草圖,打版師打版,形成流水線,產品輸出。然后凱特·莫斯穿它們在身,在鬧市里招搖一翻,第二天Topshop店前,門庭若市,Topshop時尚之風立刻刮起來,從三兩級臺風,一刮刮到十級。
凱特·莫斯于Topshop,就像是萬事俱備,只差東風,那一股凜冽的東風。Topshop更迅速地火起來。
Topshop還時不時地拋出一些小花招,來吸引媒體與大眾的眼球。譬如每次新開店,盡量請凱特·莫斯去站臺,哪怕只出現一小會。不少粉絲原本無添置衣服的想法,但為了看凱特·莫斯一眼,也趕往她出現的新開店,一看見時尚的凱特身穿的衣物一排排地立在那里,購買的欲望一下就被點燃。譬如明星物品的租用。花一點錢,在Topshop的店鋪里,選一兩件心儀的衣物,風情萬種地,穿上個一兩天,參加派對又或者只是和情人約會去,It is up to you!譬如新開的店鋪,來一個限購,指定二十分鐘內只能買五件以內,造成一種購買的緊張感,就好像是在進行一場比賽,看誰最先搶到自己最心儀的。購物的樂趣已然不在購,而是在搶購這個搶字里。
至于說Topshop的設計,不走尋常路,常常綻放出一點小驚喜。它不中規中矩,又低調又夸張,個性十足,反正是那種誓將風格走向極致,非常之閃。象它著名的louise goldin for topshop的這款鞋子,把鉚釘這種風格走到了極致,讓這款鉚釘鞋看上去復古,陽剛,充滿力量,仿若“攻擊性武器”,深受那些有著小自我,獨立堅強又懂得花心思打造自己的女孩們的喜歡。
年輕人大都買它的單。八零后或者九零后,大都追求與眾不同,于不同之處又追求一點相同。他們追求品牌,又不一味地屈從,帶著自我烙印性地選擇。他們非常迷戀Topshop,它就像時尚的可卡因,非常容易讓人上癮。
正是這些策略,快速反應,象大牌看齊,價格親民路線,使得Topshop一躍而出,非常扎眼。當全球許多時尚品牌面對每年銷售淡季都顯得手足無措時,Topshop另辟了蹊徑,利用速度,不僅銷量增加,庫存也大為降低。它清楚地知道,在服裝行業,庫存是要害。服裝每天以0.7%貶值,只要提前10天賣出去,少貶值7%,而毛利潤增加13%。這就是Topshop崛起的秘訣所在。
如今Topshop在英國有三百多家時尚分店,每周,Topshop都有10萬件新品擺上貨架。Topshop專賣店銷售的產品涵蓋了你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從皮大衣到短上裝到各種各樣的配件,如包、手鐲、內衣、化妝品甚至玩具。在世界上最大的時尚店,在倫敦Oxford Circus的一家Topshop百貨商店,每個星期吸引著二十萬的消費者去光顧。許多好萊塢明星也是它真實的fans。凱特·莫斯自不必說,像麥當娜、格溫妮絲·帕特洛、歌手碧昂斯都對它非常的著迷。
Topshop終于成為了英國最大高級成衣品牌,并且影響力越來越世界化,越來越成為全球的一個時尚品牌的商業奇跡。倒是應了驗。
眾人都愛它。有錢人買它,因為它時尚;低收入者也買它,因為它廉價。還是那句話,Topshop,它就像時尚的可卡因,非常容易讓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