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4月20日,在上海臺協連鎖委員主辦的成功企業參訪活動中,大潤發中國區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陳守仁,與到場的100多位臺商嘉賓分享了大潤發16萬員工獨特的培訓模式。
大潤發的商業優勢
「把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以越來越低的價格,賣給越來越多的顧客」這套商業政策被貫穿在大潤發的每一個門店, 陳守仁介紹,大潤發的發商業模式之所以能成功在大陸各地複制實現,首先是其一直推行的低價策略。兩岸同種同食的飲食文化及早期進入的成本優勢,讓大潤發近15年來一直穩紮穩打,踏實成長;同時高效穩定的團隊執行力、均權式的運營模式也是其穩健成長的關鍵。
人才培訓經驗分享
陳守仁介紹,「大潤發大陸員工接近16萬,每新開一家門店需要新增1000名左右的員工。員工培訓在大潤發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新人培訓、轉崗培訓、晉升培訓等等。一年下來平均每16天就要完成一批培訓?!勾鬂櫚l有自己一整套的培訓系統,從培訓目標、培訓內涵、培訓對象、培訓教材等十二方面建立嚴格的操作系統,手段更是多元化,除了課堂講授、現場教授外,影片觀摩、前輩經驗分享、拓展訓練等都被納入了培訓當中。歸結起來,陳守仁總結了大潤發的3個人才培養特色。
首先,低成本的培訓模式。陳守仁介紹,「培訓講師都來自有各個部門的佼佼者,他們可以提前向公司提出主講題目,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自己準備資料、教案,經公司審核許可後就可具體組織實施。這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公司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培訓成本,一舉兩得?!?/p>
其次,龐大的人才儲備庫。大潤發店長以上的高管基本上都是從基層員工中提拔上來的,這種選拔制度能源源不斷的滿足了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對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
第三,人才本地化。陳守仁介紹,早期開店是由臺幹來負責,因為他們有經驗可以將臺灣總部的成功經驗快速在大陸複制,現在大潤發員工已基本上完全實現本地化,據他介紹,目前在大陸所有一百多家門店店長中只剩下兩位是臺籍。
演講結束後,參會嘉賓就企業人才管理、激勵制度等方面的問題,與陳守仁進行了互動交流,現場掌聲笑聲不斷,氣氛熱烈。工委會主委、象王集團董事長黃進能,還現場宣佈連鎖工委會湖南長沙聯絡處成立,並向負責人花之林總經理鐘晨亮頒發了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