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黨已由農村包圍城市,開始進入占領大城市,奪取全國勝利在即。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向全黨提出學習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和《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文件,于是在西柏坡開展了政治學習運動。
曾三同志作為當時中共中央秘書處的處長,積極響應號召,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組織全體干部結合秘書業務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討論,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一、牢記黨的鐵的紀律
在學習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即《布爾什維克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時,為了使大家學深學透,曾三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作動員,對大家進行輔導。
他說,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克服無政府狀態,迎接全國勝利的到來,最近毛主席提出要全黨學習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并作了重要的批示。毛主席說:“請同志們看此書的第二章,使同志們懂得:必須消滅現在存在于我們工作中的某些嚴重的無紀律狀態,或無政府狀態。”
曾三同志接著講,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中指出,如果我們布爾什維克黨內沒有極嚴格的真正鐵一般的紀律,如果我們黨沒有得到全體工人階級群眾最充分的和全心全意的擁護,那么,布爾什維克黨,莫說兩年半,便是兩月半,也不能維持政權。列寧接著又指出:實行無條件的集中制與無產階級最嚴格的紀律,乃是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
曾三同志在講了列寧的著作之后,著重講了毛主席的批示。他說,毛主席的批示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克服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我們中國革命在這一點上和列寧說的一樣,如果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國共產黨,沒有極嚴格的真正鐵的紀律,并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那么,我們就將不能取得全國革命的勝利,而且也不能保持已取得的勝利。
講到這里,他又強調說,我們是黨中央的秘書處,接觸黨的核心機密,是直接為黨中央、為毛主席服務的,一切行動都要聽指揮,因此,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教育非常必要,特別是對剛進機關的青年黨員來說尤為重要。他還結合秘書業務舉例說,做文書工作的同志必須嚴格遵守黨的保密制度,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防止失密、泄密現象的發生,這是一條鐵的紀律。又如速記工作,速記員只有記錄的責任,沒有刪改的權利。這也是一條鐵的紀律。
在這次學習過程中,結合秘書處的業務工作,曾三同志還對我們新來的同志進行了一次考試。他說,這次考試的方法和內容很簡單,就是速記班的所有學員每人抄一份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的第二章,全文兩千余字。具體要求是;
第一,照原文抄,要求文字和標點符號等等,都要與原文相同,一點不差。
第二,字跡工整,不要涂改。
第三,書寫流利,卷面干凈,格式美觀大方。
這幾點要求并不高,這是做速記工作和秘書工作最起碼的要求。考慮到大家剛到機關不久,這次考試的時間比較寬裕,一上午抄完就行。
考試后,曾三同志對每份卷子都進行了批閱,并作了重要講話,詳細講解了中央秘書處工作的幾大特點,如政治性、機要性、技術性、時間性、被動性等。
關于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過去我在學校里讀過這本書,但那是從書本到書本,并沒有真正讀懂。這次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我對列寧的這篇文章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學習了毛主席的批示,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它的理解。黨的鐵的紀律,是革命成功和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通過討論,使我感到在中央秘書處工作,首先要克服無政府狀態,做一個遵守黨的組織紀律的模范,這是做好秘書工作的先決條件。當時曾流行過一句話,叫做“紅色保險箱”,意即到了中央機關、入了黨,就等于入了“紅色保險箱”,再也不會發生什么問題了。這種錯誤的論調,曾風靡一時。通過學習,大家認為在什么機關工作并不是主要的,關鍵在于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覺悟,聽黨的話,牢記和遵守黨的鐵的紀律,才是不出問題的“紅色保險箱”。這是我這次受到啟蒙教育的最大收獲,也是我以后長期堅持的—種理念。
二、牢記黨的兩個務必
1949年3月5日到13日,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場就設在西柏坡中央機關一個大食堂內,場內布置得莊嚴、簡樸、大方。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列席會議的11人。
這次會議,沒有用速記,只用漢字記錄。參加記錄的有曾三、廖魯言、師哲、伍云甫四位同志。
會議結束后,根據中央部署,曾三同志及時向我們傳達了這次會議的精神,他說,這次會議是在中國人民革命全國勝利的前夜召開的,是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指出了全國勝利后黨的各項基本政策。毛主席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國勝利了。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講到這里,曾三同志停了停,接著又說,在這方面黨中央、毛主席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會議根據毛主席的提議,還做出了六條規定:
1.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
2.不送禮;
3.少敬酒;
4.少拍掌;
5.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的名字;
6.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并列,禁止歌功頌德現象。
這次聽了曾三同志的傳達,大家無不歡欣鼓舞。我們要勝利了,毛主席又高瞻遠矚,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討論中,我們還學習了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在會上,裴桐同志還向我們詳細介紹了《甲申三百年祭》發表后,受到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重視,中央宣傳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還專門發了通知,要求全黨全軍都要認真學習這篇文章。通知中說:“《甲申三百年祭》,對我們的重大意義,就是要我們全黨,首先是高級領導同志,無論遇到何種有利形勢與實際勝利,無論自己如何功在黨、國,德高望重,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度,萬萬不可沖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
毛主席在讀了《甲申三百年祭》后不久,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的報告中特別提到郭沫若同志這篇文章。他說:“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吃了虧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幾十年來,我始終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并一直用它鞭策著我為黨的秘書工作而奮斗,它是我們做好秘書工作的準則。
(摘自《辦公室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