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搶抓區域發展機遇,助推業務全面快速發展
2010年,受益于國際旅游島戰略實施,受益于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的正確領導,受益于監管部門的大力指導和幫助,中國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簡稱工行海南省分行)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超預期、超歷史、超系統的良好成績。在2010年工商銀行系統30家一級分行綜合考評中排名第6位。
——發展速度顯著加快。2010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存款新增204.4億元(總量達到830.1億元),增長33%;貸款新增70.1億元(總量達到347.1億元),增長25%;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5億元,增長42%;實現撥備后利潤16.65億元,增長76%。2010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小企業貸款凈增額為23.64億元(余額達到79.64億元),增幅42.21%,增幅高于總體貸款增速。小企業貸款主要投放批發零售業、制造業等行業,有力地扶持了一批小企業的發展。
——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在硬件上持續加大網點功能升級改造力度,全年增設一線服務窗口38個,有效滿足客戶柜面金融需求。在軟件上不斷完善服務機制,相繼開展“2010年服務價值年”活動,采取完善服務考核管理辦法、推出客戶服務承諾制以及通過運營體制改革等舉措,累計釋放出人手197人,顯著增強一線服務供給能力,積極創建良好的金融服務環境。
——基礎管理扎實推進。2010年工行海南省分行不良貸款率0.16%,比年初下降0.67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分別被工商銀行總行評為內控評價一級行和反洗錢工作先進單位。
工行海南省分行2010年經營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結構發展不平衡、貸大貸長貸集中等問題尚未根本改變,從某種程度上存在利率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又如金融服務持續改進問題,網點排隊等現象依然較為突出。再如房地產貸款潛在風險,面臨國家宏觀政策從嚴帶來的巨大壓力。
二、轉變金融發展方式,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
2011年是兩個五年規劃的交替點,也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關節點,更是海南金融業持續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點。2011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將在繼續秉承“科學發展、轉型發展、持續發展”不動搖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五個堅持”方面工作。
(一)堅持把服務縣域市場和新興市場作為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的新增長極。對接國際旅游島戰略和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帶來的新變化、新特點,工行海南省分行將在繼續堅持“突出兩極,帶動兩翼,全面發展”的分區域發展戰略基礎上,緊緊抓住縣域經濟和新興領域加速成為海南省經濟新增長極的有利條件,通過進一步擴大縣域支行經營權限、增加資源配置等措施,增強對縣域市場和農村市場的金融服務和支持能力。
(二)堅持把調整信貸結構作為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的重要抓手。2011年將緊密圍繞“轉變發展方式”主題,加快推動信貸結構的調整。一是以開辟新市場推動結構調整。在繼續有序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優先保證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盡快收尾基礎上,大力開辟旅游業、現代物流業、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經濟、文化體育、教育衛生、IT動漫、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領域,以新思路和新產品打開新市場,引導信貸資源流向與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相吻合。二是以創新發展方式推動結構調整。將積極適應國際旅游島建設創新發展各種融資工具,滿足多樣化融資需求的新趨勢,進一步突破傳統單純依靠信貸融資的服務模式,綜合運用信貸+租賃、投行+商行、存量+流量等多種方式,加快從傳統融資業務向重點發展創新融資業務的轉變。三是以加強效益管理推動結構調整。將嚴控“二高一?!毙袠I貸款,嚴格限制固定利率、利率下浮的貸款投放,優先支持資本金比例高、風險系數低、流動性強的貸款,優先支持貸款利率高、綜合收益高的貸款。
(三)堅持把加快業務創新作為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的持久動力。2011年將以考核與激勵為主線,推動重點業務發展創新。在資產業務上,加大鼓勵發展的行業或信貸產品考核權重,如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小企業信貸、投行業務等。在負債業務上,將通過調整存款季度考核權重,引導業務發展搶抓時間價值。
(四)堅持把提升金融服務作為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的重要推手。2011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將服務工作列為各級行“一把手”工程,通過行政和機制兩方面加以推動。一是全面實行標準化和差異化服務。標準化是指所有網點,包括衛生、擺設等都要全部統一,網點架構硬件和服務流程軟件等服務標準也要統一;差異化是指將高端客戶轉移集中到財富中心、貴賓理財中心提供服務,滿足客戶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二是全面加快渠道建設步伐。將主動契合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格局變化,堅持按照“新增一批、調整一批、改造一批”的發展原則,加快形成總量適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力的渠道網絡體系。同時積極提高營業網點與自助設備、電子渠道的交叉銷售與協同服務功能。力爭2011年離柜業務占比保持在60%以上。
(五)堅持把強化風險管理作為支持區域金融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增強政策執行力度。繼續嚴格執行“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貸款新規,提高信貸基礎管理水平。對房地產貸款堅持審慎發展,合理把握總量,防范系統風險。二是增強市場敏感領域管理。加強對房地產貸款的封閉管理和全流程監控,切實做到“嚴控總量、專戶管理、使用審核、按比例收回”。加快退出經濟實力一般、專業化程度不高、自信狀況較差的小型房地產企業。高度關注年內到期的開發貸款項目還款能力,及時掌握企業現金流和銷售狀況,盡早落實還款來源。持續做好房地產行業動態風險壓力測試,并相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房貸系統性風險。三是增強反洗錢防控工作。切實加強對從業經辦人員法律知識和合規操作風險的管理,持續提高反洗錢工作意識,并始終將其貫穿于全行各項經營管理的過程之中。不斷健全反洗錢工作機制,持續強化客戶身份識別、信息維護、風險分類等反洗錢基礎工作。
三、關于金融改革發展建議
(一)監管機構應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深化金融發展機制,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金融發展的生態環境。一是構建大范圍和寬領域的金融企業之間良好的合作新機制,如銀銀、銀保、銀證、銀信、銀企等信息平臺,引導金融行業通過在發展和競爭中尋求更高層面的合作,切實發揮金融企業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政府、監管部門和各金融企業共同參與的金融協調機制,著力研究解決金融運行中存在的共性或普遍性問題,如小企業貸款違約、信用卡惡性透支、個人貸款連續逾期等信用問題,進一步完善失信懲戒和守信受益的社會信用機制,從機制上打擊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切實維護金融企業的合法權益,為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二)監管機構應進一步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盡快完善配套機制,加快形成更加具有區域特色的金融監管環境。一是考慮到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獨特性,加之海南房地產外向型(外來資金和島外客戶)特征顯著,建議監管機構在基于區域金融統一風險管理框架下,細化并完善差異化的房地產行業“準入”政策和“限貸”政策,更多地通過精準控制貸款成數、貸款利率等方式,實現有效釋放房地產業風險和兼顧銀行收益的共贏目標。如對本地戶籍在外地工作人員,可在“限購政策”、貸款條件等方面予以適當放寬;對純島外居民購房,可考慮通過“限量”替代“限購”,通過限制購買套數、提高首付比例或提高利率等方式替代暫停發放貸款。將“限貸令”與提高付款比例、提高貸款上浮比例直接掛鉤,對一次性付款購房者可適當放寬,以解決現實的供需矛盾,釋放企業的資金鏈風險和銀行的開發貸款延期收回可能產生的逾期,甚至劣變風險。二是鑒于信貸規模普遍趨緊的形勢特點,建議監管機構加強對行業利率窗口指導管理,并建立定期通報、相互交流的溝通協調機制,在通過利率管理引導信貸投向與國家政策、區域經濟形勢、風險防范以及企業利益等多方面相吻合的同時,提高金融行業整體發展能力。如利率管理,規范房地產行業信貸利率行為、嚴格控制長期項目貸款利率下浮以及固定利率貸款等,提升行業整體議價能力;以利率為杠桿工具,增強金融企業信用風險、匯率風險、期限風險、合同風險等防范能力,保障區域金融穩定發展;應防止大企業、大項目利用聯合貸款優勢,降低行業貸款條件,壓縮行業貸款收益,減弱金融企業間的議價能力。
(三)金融同業應進一步發揮行業帶頭作用,爭取更多發展資源,為區域經濟和金融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一方面建議監管部門結合區域環境特殊、資源豐富等特點,通過總行層面向各金融機構總行或總部建議信貸政策和規模向基數小、前景看好的區域多傾斜,如海南等;另一方面倡議區域內各金融企業通過自身行業信息渠道積極向總行或總部爭取更多的政策資源,為支持區域經濟和金融發展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