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的“作家醫師”、內科醫學博士志賀貢,曾提出過一個關于健康與人生的關鍵數字——0.8。他認為,從健康方面而言,心臟每0.8秒跳動一下,也就是每分鐘75下,是人體循環的最佳狀態。烹飪時原本加一匙鹽,改為0.8匙,不僅最能夠引 出生鮮食材的原味,對腎臟也不會形成太大的負擔。他進而指出,人生需要一些舒緩的空間與余地,而不是讓身心一直處于緊繃狀態。凡事盡力而為,但不要過度追求完美而讓自己透支,賠上健康,也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0.8之外的那兩成空間里孕育著。
人生贏在“0.8”。對現代人來說,并不是不求進取,而是給自己留一些空間、一些追求、一些希望、一些寄托,不讓自己太滿、過溢,讓自己能走得更遠、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比如對一件事情,我們付出了很大努力,希望收獲,但有時付出并不一定就有回報。這時,我們要有“0.8”的思維,要有寵辱不驚、從頭再來的勇氣和力量。如果付出多少就想得到多少,或想得到更多,那就不能很好地接受現實,不能面對曲線成長,這都會阻礙自己的健康發展。事實證明,人的發展都是螺旋式上升的,如果只求垂直上升,不要迂回,摔下來可能更重、更慘。“0.8”思維也體現為一種健康的生活觀。吃飯八分飽,讓胃部吸收得更好,保持身體健康;做事出十分力氣,只抱八分成功期望,讓心情坦然一些;愛一個人,留兩分自由呼吸的空間給對方;獲取信息資源,不要“一網打盡”,要有選擇地吸收消化;與朋友交往,不要求全責備,只求坦誠道同即可。如此種種,凡事留有一點余地,留有一寸心路,我們才會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走得更遠,才能享受和諧的人生、健康的生活、活著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