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拋光磚的廣泛應用,用戶對拋光磚耐污染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GB/T4100-2006《陶瓷磚》對于拋光磚耐污染指標卻沒有做出規范性的規定。本文通過設計的一系列試驗,證明新技術拋光磚產品對于耐污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建議有關標準制訂部門應考慮將拋光磚耐污指標作一個限制性的規定。
關鍵詞:拋光磚;耐污染性;新產品;標準限制
1 前 言
隨著陶瓷磚生產技術的提高,拋光磚產品的種類花色越來越多,瓷質拋光磚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從民居到寫字樓,從戶內到室外到處都可以看到瓷質磚的身影。但由于拋光磚表面光亮,且多為淺色,其抗污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但是從瓷質磚國家標準的前身JC/T 665-1997《瓷質磚》到GB/T4100.1-1999《干壓陶瓷磚 第一部分:瓷質磚(吸水率≤0.5%)》,再到GB/T4100-2006《陶瓷磚》,都沒有對無釉瓷質磚的耐污染性指標進行過具體要求。所以從實際來看,對于國標在無釉瓷質磚的耐污染性指標的相關規定就顯得與現實不符。
2 影響拋光磚耐污染性的因素
根據有關資料表明,影響瓷質拋光磚耐污染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瓷質磚的開氣孔率、拋光磚表面微裂紋、晶粒剝落的程度等[1]。現代拋光磚生產新技術以及表面處理新技術日新月異,例如通過調整原料配方、控制球磨粒度、調整燒成制度[2]、表面防污劑處理[3]等技術的應用,都可使瓷質拋光磚的表面耐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 試 驗
為研究生產工藝技術對瓷質拋光磚耐污染性能的影響,筆者參照GBT3810.14-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測定陶瓷磚耐污染試驗》標準,采用對比試驗的方式對市場銷售的3家不同企業生產的標稱耐污拋光磚和普通拋光磚進行了比對測試。
比對試驗設計如下:
3.1試樣
試樣采用4家企業同規格、同批號的兩塊磚的未磨損面積為200mm×200mm中心切割部分,進行平行試驗。試驗用樣品吸水率及光澤度均符合GB/T4100-2006《陶瓷磚》標準的要求。
3.2試驗環境
試驗環境為室溫狀態,實際試驗溫度范圍為:16~24℃;濕度范圍為:65~80%RH;試驗時間為24h。
3.3試驗清洗程序
清洗程序采用標準。程序A:流動(55士5)℃熱水清洗;程序B:弱清洗劑人工擦洗;程序C:適合的溶劑浸泡(體積分數為0.03的鹽酸溶液、200g/L氫氧化鉀溶液、丙酮)。
3.4試驗用污染物
污染物選定方面,選用了一些日常所見的污染溶液:藍墨水、瓶裝墨汁、絡合碘消毒液、雙黃連口服液、醬油、食用調和油、可樂、紅葡萄酒、桔子汁、油性記號筆、Fe2O3水分散液。
墨水和墨汁是消費者最介意的污染物,所以必選。國標GBT3810.14-2006采用的是碘酒,由于碘酒刺激性較強,現在醫療上普遍采用絡合碘來進行替代,所以試驗選用了絡合碘。國標GBT3810.14-2006采用橄欖油,由于橄欖油在我國使用量有限,所以采用使用量更廣的食用調和油來代替橄欖油。由于中藥及中成藥是我國的國藥,所以特選擇使用量廣泛的雙黃連口服液來進行試驗,另外紅酒、可樂、橘子汁等也是常見的污染來源。在以往的試驗中鐵紅試驗膏效果并不太好,更容易去除,所以此次選用水分散液,這種狀況也更符合實際。考慮到茶水的濃度和種類不易確定,此次試驗未加以考慮。
3.5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見表1。
4 試驗結論分析
根據實驗結果,筆者總結如下:將污染物按照其清潔難易程度分為三類:
4.1易清潔類污染物
比如絡合碘消毒液(碘伏)、果汁、調和油、中成藥液等,所有拋光磚對該類污染物均能夠有較好的耐污染能力。在采用溫熱水及普通洗滌劑條件下能夠輕易去除污染物且不留下印跡。在以往的試驗中采用GBT3810.14-2006中要求的碘酒和橄欖油也能取得同樣的結論。
4.2典型污染物
這類污染物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消費者所重視,比如墨水、墨汁、記號筆等。這類物質的著色性能決定了該產品的性能,所以這類產品都具有較強的著色性能。傳統拋光磚和新型拋光磚在這類污染物上就有了區別。在采用溫熱水及普通洗滌劑條件下,傳統拋光磚能夠去掉部分污染物而新型瓷質磚則能夠去掉大部分污染物。另外,由于墨水和記號筆中普遍采用化學染料作為著色原料,所以在酸堿作用下染料發生反應失效,出現褪色現象。新型瓷質磚均能夠全部去除該類污染物而不留下印跡,而普通瓷質磚則會留下部分印跡。
4.3難去除污染物
比如Fe2O3水分散液。在設計這個實驗時考慮到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且常以單質及鐵銹水狀態來造成污染,所以將GB/T3810.14-2006中的輕油換成了水。Fe2O3在酸堿環境中性質穩定,是一種難以處理的污染物。實驗結果又一次證明,普通拋光磚與新型拋光磚的抗污性能確實存在明顯的差異,而且采用不同技術生產的瓷質磚之間也有較大的區別。在所有清潔程序完成后,普通拋光磚污跡明顯;其中一種耐污瓷質磚還有少量的污跡;而另外兩種耐污磚Fe2O3污跡則很不明顯,幾乎看不出來。
5 建 議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現代工藝生產處理的拋光磚的耐污染性比普通拋光磚有了很大的提高。現行的拋光磚國家標準GB/T4100-2006是建立在ISO13006-1998標準基礎上的。當時的陶瓷磚技術與現在的生產技術相差甚大,該國際標準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拋光磚產品的狀況了。拋光磚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無論是從技術革新、推廣新工藝,淘汰落后工藝技術的角度,還是規范瓷質磚標準,使瓷質磚在更大范圍應用的角度或是保證消費者利益、滿足用戶需求的角度,都應該把拋光磚耐污染指標的要求在瓷質磚相關國家標準中加以體現。建議國家有關標準制訂部門在標準制訂修改時加以考慮。
參考文獻
[1] 汪永清,吳健青,周健兒等.瓷質拋光磚表面顯微結構與防污性
能的關系探討[J].中國陶瓷,2004,4.
[2] 張軍義,劉智,郝衛華等. 拋光磚防污性能差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陶瓷,2004,6.
[3] 余愛民,祝建武,樊葉利等.新型納米防污劑對瓷質拋光磚的表
面修復[J].中國陶瓷,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