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立五周年,為了進一步推動廣西人才事業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服務,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等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相繼召開人才工作會議,部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各項工作任務,全面推動廣西沿海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南寧市:走人才強市之路
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
最近,南寧市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全國、全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客觀總結了南寧市人才工作經驗,全面分析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南寧市人才工作,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人才工作進行動員部署。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市委書記車榮福,市長黃方方,市委組織部部長雷應敏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表講話。會議強調,時代發展呼喚人才,事業騰飛需要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落實人才強市戰略各項工作任務,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真抓實干,著力培養一支規模較大、結構優化、德才兼備、適應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隊伍,努力開創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為推動首府南寧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會議全面總結了近年來南寧市的人才工作,分析了首府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近年來,南寧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通過“人才小高地”、“歸國人員創業基地”、“人才活動月”等有效載體,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的方式方法、體制機制,有力地推動了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人才資源開發邁上新臺階,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著總量偏少、高尖人才缺乏、結構不夠合理、創新創業能力不夠強等問題,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問題仍然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因素。隨著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不斷深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三基地一中心”產業聚集建設等各項工作的繼續推進,南寧市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面臨著人才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將為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動力源泉。
會議提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是南寧市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關鍵時期。市委十屆十二次全會通過的南寧市“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堅定不移地抓好人才工作,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才能積極應對國內外競爭和各種挑戰,抓住機遇,推進南寧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加快實現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戰略目標。
下一階段,南寧市將圍繞落實好《規劃綱要》主要目標任務,推進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牢牢把握服務科學發展導向,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統籌推進城鄉、區域、產業、行業和企業人才資源開發,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促進各類人才隊伍協調發展。二要堅持人力資源開發重點突破,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培養。建設好人才隊伍始終是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務。三要加快推進平臺載體建設,努力構筑人才聚集高地。創新創業載體是人才發揮作用的重要平臺。要依托重大產業、重大項目構建高層次緊缺人才聚集平臺,依托首府城市優勢構建各類人才聚集平臺,依托中國和東盟的開放合作構建國際人才交流平臺,打造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進一步提升人才區域競爭力。
會議提出,從2011年起,南寧市本級財政將按當年可用財力的1%設立市高層次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保障,專用于人才引進、培養、激勵、工作、生活條件改善等。將實施“113311”計劃,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即實現一個目標:把南寧打造成為開放型的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堅持一條主線:堅決貫徹落實“兩個規劃”;努力實現三個突破:即通過實施“南寧英才培養計劃”,力爭在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通過建立“南寧特聘專家”制度,力爭在人才引進實現新突破,通過設立“南寧市杰出人才貢獻獎”,力爭在人才激勵上實現新突破。突出三個重點:即重點抓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開發,重點抓好產業人才開發,重點抓好緊缺急需人才開發,實施十一大工程(“南寧英才”培養工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設提升工程、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企業家培養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外向型人才開發工程、新型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程、宣傳文化人才開發工程、博士后培養工程、邕籍人才回鄉創業工程)。2015年,南寧市將建成6個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20個市級人才小高地,到2020年,力爭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達到10個,建立3-5個市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把南寧市打造成為北部灣人才創新的實驗區和創業的集聚地,為首府南寧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北海市:設1000萬元專項資金引進高層次人才]
在北海市召開的人才工作會議上,北海市市委書記王小東提出,為了加快引進一批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要領域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市委、市政府決定從財政安排1000萬元引進高層次人才。
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北海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北海發展大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實推進人才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才數量不斷增加,人才素質不斷提高,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全社會的人才意識不斷增強。但人才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人才布局不夠合理,高層次人才比較匱乏,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外經外貿、金融投資、城市建設、工程技術、文化衛生等領域的專門人才,以及發展規劃、綜合研究、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制約了北海的發展。要推動北海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人才,關鍵要有一批胸襟開闊、視野寬廣、領導發展能力強的領導人才,一批既懂專業、懂政策,又會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還要有一大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型人才。
會議認為,隨著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化(20萬噸/年聚丙烯)等重大項目的加快推進,電子信息、臨港產業等重點產業的加速發展,北海已經處在跨越發展的新階段。要實現市委提出的“一年繼續打基礎、兩年明顯見成效、三年實現大跨越”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北海在今后更長時期的科學發展,關鍵要培養造就一支質量好、數量足的人才隊伍。為此,北海市將安排1000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通過實施產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重點產業人才“十百千”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點產業企業家培養計劃,培養和選拔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臨港產業、林漿紙、農產品加工、旅游、商貿等領域高層次人才,力爭建成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和工業產業緊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培育造就一支具有豐富從業經驗、能夠引領產業升級的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培養造就一支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管理創新精神和市場開拓精神的企業家隊伍,一支掌握關鍵技術、擅長技術攻關和技術集成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促進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到2012年,基本建成北部灣人才匯聚的熱門城市,人才相對擁有量、人才增長速度、人才創新能力、城鄉人才統籌發展水平在北部灣沿海地區處于前列水平。
[防城港市: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八大工程,全面做好人才工作]
在防城港市人才工作會議上,防城港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沛鈞明確提出,要通過抓好五項重點工作,突出八大人才開發重點工程,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將防城港市建成北部灣經濟區人才特區、創業樂園和“環境一流、機制靈活、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產出高效”的人才高地。
會議指出,防城港市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始終堅持人才工作服務于大局、服務于項目、服務于人才的理念,根據防城港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結構布局,圍繞發展聚人才,圍繞發展抓保障,統籌推進人才資源開發,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努力營造各類才俊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成績斐然。隨著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加快建設,以及鋼鐵、核電、金川鎳銅三個“天字號”工程的加快推進,防城港市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十二五”期間,防城港市將著力抓好以發揮導向作用為目的創新人才政策機制、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創新育才機制、以優化配置為著力點創新引才機制、以激發活力為重點創新人才使用機制、以多元投入為主體創新人才開發保障機制這“五項重點工作”, 堅持引進和培養并舉,實施聚才揚帆工程、產業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設提升工程、邊海英才培育工程、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工程、港城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城鄉創富人才培育工程、科技孵化器培育工程等八大人才開發重點工程,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到2015年,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2萬人以上,人才素質大幅提升,人才效能明顯增強,人才貢獻率達到25%,均高于自治區平均水平;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門類齊全、富有創新活力、適應經濟社會跨越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建成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型人才高地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8萬人左右,人才貢獻率達到31%,實現人才相對擁有量、人才增長速度、人才創新能力、城鄉人才統籌發展水平處于國內同類城市先進行列,為加快建設新興港口工業城市、重要門戶城市、中國海洋文化名城,實現“富民強市、幸福和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欽州市:打造“2+6”人才體系,解決發展“瓶頸”問題]
在欽州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獲悉,該市將圍繞打造“2+6”人才體系,加快創新領軍人才開發,切實解決制約加快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推動欽州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會議認為,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大好形勢下,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深入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等眾多機遇疊加,欽州已經初步形成了發展新優勢,搶占了發展制高點。做好人才工作是搶抓機遇、實現欽州跨越發展的現實要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迫切需要,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
會議提出,欽州市將緊緊圍繞打造“2+6”人才體系這個中心任務來展開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2”就是要盡快引進培養一批領軍人才和一批急需緊缺專業人才;“6”就是要發展壯大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六支隊伍”。 欽州市將以工業園區和科教園區為載體,以明確方向、重金以待、公正評估、風險激勵、寬容失敗為工作原則,重點抓好資金扶持、載體建設、融資孵化、生活安家等四個環節,繼續完善兌現高層次人才住房補貼、安家費補貼、企業高管人才個人所得稅獎勵等政策待遇辦法,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獎勵。加快人才大廈和人才公寓建設,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爭取 5年內面向海內外引進培育30名左右領軍人才,帶動全市創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引領欽州實現更大突破的高層次人才鏈,促進孵化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和結構優化調整。繼續圍繞“千百億產業崛起工程”的七大主導產業,組織和實施一批特色科技重大攻關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擇一批科技創新人才在科技專項中挑大梁、唱主角,支持他們創新發展,培育出一批高科技創新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的創新智慧和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