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藝術和決策藝術同等重要。在領導藝術的框架體系中并列第一,屬于第一個層次,稱為核心藝術。領導藝術重在用人。無數歷史經驗反復證明: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奴才肯定氣跑了人才,只有重用德才兼備的人,才能留住才華出眾的人。世界管理學泰斗彼得·德魯克先生曾經說過:“管理,就是讓別人去做你想做而不愿意親自去做的事情。”沒有分工就沒有管理,不會用人就不會領導。領導用人的基本要求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做合適的事,做到人事相宜、能崗匹配、知人善任、舉賢任能。用人藝術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用人藝術僅指如何把人用好,廣義的用人藝術包括如何鑒別人才、如何發現人才、如何招攬人才、如何培育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驅趕庸才、如何激勵人才等。本文擬就廣義的用人藝術與讀者進行交流,具體討論八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領導者如何鑒別人才?科學地鑒別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基礎。怎樣才能科學地鑒別人才呢?首先必須要解決好人才的評價標準問題,也就是明確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人才。筆者認為,新中國60年人才標準的發展演繹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建國開始到文革期間,此間的人才標準主要是出身+門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第二個階段,從文革后期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此間的人才標準主要是學歷+職稱;第三個階段,從2003年中央第一次人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此間的人才標準主要是能力+業績。
第二,領導者如何發現人才?正確地發現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發現人才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個層面,即宏觀考試法和微觀比較法。高考、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和律師資格考試,三大國考均為宏觀考試法,這是大規模選拔人才的有效方法,已被實踐反復證明是可行的。微觀比較法,就是把每一個人才個體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類比分析,進而認定其類別和檔次。現階段我國人才發現的主要任務是大批量發現潛在著的人才。潛人才有如下顯著特征:一是總能提前完成任務,二是經常有人向其求助,三是善于思考并能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四是能創造性地貫徹領導者的指示。
第三,領導者如何招攬人才?金才聘銀才,高地聚英才,這些都是招攬人才的有效方法。這里重點介紹當今國際人才爭奪的一些特點和招數,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十種:一是放寬移民政策—引進人才;二是吸引海外學子—收割人才;三是構筑人才高地—聚集人才;四是搭建事業平臺—召喚人才;五是借用獵頭公司—獵取人才;六是提高物質待遇—收買人才;七是利用網絡途徑—遠程用才;八是兼并購買企業—吞并人才;九是國際合作辦學—培育人才;十是瞄準人才幼苗—預購人才。
第四,領導者如何培育人才?這里主要討論人才開發的四個重要原理:第一個原理是兩元目標,既要提高人的智力,又要增強人的活力。智商講的是做事的本領,情商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智商開發要解決知識武裝問題,情商開發要解決心理調整問題。“靠智商得到錄用,靠情商得到提升”的觀點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群所接受和認同。高智商的人具有說話得當、辦事得體、行為有度、人見人愛四大特征,低情商的人突出特征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二個原理是三個層次,即微觀培養性、中觀實用性、宏觀政策性。微觀層次開發的主體是學校和家庭,開發的客體是廣大青少年,開發的目的是人成其才;中觀層次開發的主體是領導和組織人事部門,開發的客體是全體員工,開發的目的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宏觀層次的開發主體是國家和單位,開發的客體是全體人民,開發的目的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第三個原理是四大規律,一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水平決定著其他一切資源的開發水平,二是人的價值是動態的,是隨著開發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三是人類的自我開發活動是永無止境的,四是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力資源的開發水平取決于開發者自身的開發水平。第四個原理是五個深度,即知識更新、能力提升、觀念轉化、思維變革、心理調整。
第五,領導者如何使用人才?這里主要討論三種境界、四項原則和十種奇招怪術。領導干部用人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只能用比自己本領小的人,這叫武大郎開店,個高的進不來,這是最低境界。第二種境界是,能用和自己本領相當的人,這種境界居中。第三種境界是,能用在某一方面超過自己的人,這是領導用人的最高境界。劉邦做到了,劉備做到了,安德魯·卡耐基做到了,古今中外眾多成功的領導人都做到了。領導干部用人要堅持四項原則,一是用人之長避人之短,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三是用當其才適才適位,四是用當其時注重實效。這四項原則是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這四項原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后來的領導者們必須認真遵循并切實加以貫徹。領導干部用人還必須學會逆向思維、善用奇招怪術。筆者曾經研究歸納出領導干部用人的十種奇招怪術:第一種是讓B級人做A級事,第二種是業績最佳時立即調整,第三種是先進的比例可以超過70%,第四種是用非所學,第五種是員工想干什么就讓他們干什么,第六種是走動管理,第七種是饑餓療法,第八種是鯰魚效應,第九種是特殊素質,第十種是要關注非名校的高材生。
第六,領導者如何留住人才?筆者曾經寫過文章從三個維度思考領導者的留人策略問題。第一個維度是傳統思維——拼待遇,第二個維度是常規思維——五招并舉,即用火紅的事業留人、用溫馨的環境留人、用先進的制度留人、用良好的待遇留人、用誠摯的感情留人。第三種思維也稱新思維——三管齊下,即選好人是留住人的前提,育好人是留住人的保障,用好人是留住人的關鍵。筆者在文章里還總結歸納出留住人才的十八種具體的策略:一要建立起共同的發展愿景。二要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三要努力招錄忠誠度高的人。四要指導員工搞好職業生涯規劃。五要盡量讓員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六要培育獨特的企業文化。七要建立起民主的溝通交流機制。八要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九要讓員工做有挑戰性的工作。十要在第一時間肯定員工做出的成績。十一要重視發揮現有員工的作用。十二要給員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十三要餞行離去者歡迎回歸者。十四要注意發揮整體薪酬的作用。十五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十六要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搞好人力資源配置。十七要滿足員工人性化需求。十八要給員工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
第七,領導者如何驅趕庸才?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這是每一個領導干部都希望看到的生動局面。依筆者之見,現階段能者上的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得益于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制度的實施,而平者讓和庸者下的問題基本上還沒有解決。如何才能淘汰相形見絀者呢?
第八,領導者如何激勵人才?領導藝術重在用人,用人藝術重在激勵。激勵是管理的核心,激勵是脫穎人才的關鍵。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這里主要介紹領導者激勵員工的八種技法:一是滿足需求法,二是慷慨贊賞法,三是喚起激情法,四是語言溝通法,五是伙伴關系法,六是激發興奮點法,七是參與管理法,八是用人示范法。
(作者系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