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以人為本,共建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來做。通過搞好輿論引導,凈化思想環境,疏通思想渠道,保證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企業黨的宣傳工作要服務于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就必須與時俱進,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總結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做得更好。
關鍵詞:宣傳工作;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中圖分類號:D261.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5-0012-02
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以人為本,共建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來做。《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指出: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它的正確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企業黨的宣傳工作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要對經濟各項的方針政策作出正確的闡述和回答,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就決定了企業黨的宣傳工作,要為企業兩個文明建設服務。通過搞好輿論引導,凈化思想環境,疏通思想渠道,保證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怎樣做到這一點,本文談幾點看法:
一、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必須努力宣傳黨的基本路線,激勵職工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
一是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兩個基本點的統一。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后者是強國之路,二者相互貫通,相互依存,統一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作為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就要引導職工正確認識和把握住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辯證關系,絕不能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造成一手硬、一手軟,甚至把兩者對立起來、割裂開來。要向職工講清楚,我們現代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實行改革開放,從而統一思想,分清事非,保證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
二是用共同理想激勵職工。構建和諧振興中華的熱情,是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共理想。這個理想集中了我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和愛國者共同利益,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強大精神武器。作為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就是要向人民講清,只有改革開放的道路,才能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發展,實現國強民富,振興中華的共同理想。從而使全體職工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業聯系起來,努力工作,多作貢獻。
三是幫助職工不斷增強對改革開放的心理承受能力。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種全新的實踐,是推動我國物質文明建設發展的一條新路。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可借鑒,只能在探索中前進。因此,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失誤,引起各種矛盾和摩擦。作為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就要針對職工思想情緒,分層次、有重點地搞好說服和疏導工作,解惑釋疑,不斷增強職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是幫助職工轉變舊的思想觀念,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社會改革,必然要引起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企業黨的宣傳工作要適應這種形勢變化的需要,幫助人們解除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安貧樂道、平均主義、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等陳舊觀念,樹立與商品經濟相適應的競爭、價值、時效、人才等觀念。同時通過宣傳,逐步改變職工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單一化、絕對化、片面化的思維定勢,為改革開放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必須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在治本上下工夫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史觀認為,經濟是基礎,決定思想文化。但思想文化有其能動作用,一經形成便會對經濟起一定的反作用。我認為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對經濟工作的能動作用,主要是“服務”和“保證”。就企業的實際,黨的宣傳工作要服務于精神文明建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著眼于”上。
一是要眼于思想建設。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需要千百萬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需要他們在建設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主動性、創造性。那么要達到這個目的,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就要善于從職工的思想實際出發,分層次地抓好共同理想教育,從而煥發高昂的革命熱情,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強有力的思想保證。首先是要把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辯證地結合起來。既要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把實現共同理想看做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經階段;又要看到它們之間的區別,根據不同對象提出不同要求,進行不同的宣傳,防止“一刀切”,把共產黨員與廣大群眾同等對待。其次還要在企業職工中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宣傳教育。在人民之間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要同開展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五盡(對祖國盡忠、對社會盡責、對事業盡心、對學習盡力、對父母盡孝)活動結合起來,本著鼓勵先進,照顧多數的原則,把先進性的要求同廣泛的要求結合起來。與此同時還應當提倡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道德,只有堅持這種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才能引導不同覺悟程度的職工一起向上,形成凝聚億萬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是要著眼于文化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不僅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就是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并將其作為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大問題來抓,從而推動企業職工科學文化素質普遍提高。
三是著眼于民主建設。高度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之一,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體現。只有通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宣傳教育,培育職工的民主精神和參與意識,努力建設民主政治,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那么,企業黨的宣傳工作,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增強職工民主精神和參與意識。另一方面要通過協商對話,雙向交流渠道反映出來。與此同時,還應搞好法制紀律的宣傳教育,這與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密切相聯系的。表現在企業就是加強勞動紀律和工作紀律。
三、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必須以實踐為檢驗標準,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左”或“右”的干擾
企業黨的宣傳工作,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渠道,也是各項業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須臾不能離開。但一個時期以來,由于人們對經濟與政治之間的辯證關系缺乏正確認識,因此,對黨的宣傳工作的看法常常存在著某些片面性。當前主要是看不到它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保證、促進服務作用,忽視貶低它的地位。要保證企業黨的宣傳工作更好地為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認識問題。
一是宣傳工作不是“可有可無”。有人認為,宣傳工作“有如瓶中的花朵,桌上的玩物”,只是一種擺設,沒有多大作用,“有也可,無也中”。我認為這是對宣傳工作的一種誤解。翻開我們黨的歷史就可看到,從我們黨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宣傳工作。我們黨正是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工作來傳播自己的綱領和主張,使全國人民認識和了解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明確奮斗目標,動員全國人民,聚集在黨的旗幟下,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反動統治,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大量事實說明,黨的宣傳工作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企業黨的宣傳工作不僅要宣傳、解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還要隨時研究和回答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引導社會輿論,協調各方關系,統一職工的認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宣傳工作不是“耍嘴皮子賣皮膏藥的”。我認為,宣傳工作,除借助報紙、雜志、電影、電視等大眾傳播工具以外,絕大多數場合還要靠演講、報告、座談、灌輸等宣傳形式來進行的。這種口頭宣講的形式,是我們黨宣傳工作長期沿用的一種主要形式。應該承認,過去搞假、大、空的宣傳,我講你聽,我打你通,的確給宣傳工作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撥亂反正,在黨的宣傳工作上,力求做到實事求是,講真話而不講假話,開展雙向交流,增加了宣傳工作的透明度,使黨的方針政策得到徹底落實,群眾的呼聲也得到如實反映,黨的宣傳工作也恢復了應有的威信。那種片面認為宣傳工作是“吹牛”、“耍嘴皮子”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三是宣傳工作是“軟任務”。在認識和處理宣傳工作和生產任務的關系中,有人認為,生產任務是看得見摸得著,有嚴格的質量和數量要求,因而是“硬任務”;而宣傳工作是無形的,看不見、模不著、抓不住,抓好抓壞無關全局。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是對宣傳工作與經濟關系缺乏正確理解的表現。我認為,在企業里經濟工作同宣傳工作是統一的。加強企業黨的宣傳工作,開展各項學習教育任務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科學素質。從長遠觀點看,這不但不影響企業生產任務的完成,而且還會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發展,看不到這一點,就是一種政治上的“近視”。
總之,企業黨的宣傳工作要服務于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文明建設,就必須與時俱進,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總結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企業黨的宣傳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