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斗精神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然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巨大的社會變革深刻影響著我軍院校的生長干部學員的價值觀。學員隊在提高學員戰斗精神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學員隊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經常性管理工作中,開展各項活動中和完成重要任務時培育和提高學員戰斗精神。
關鍵詞:戰斗精神;生長干部學員;學員隊
中圖分類號:EO-05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5-0020-02
戰斗精神作為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是戰爭活力對抗的精神標志,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軍隊的職業精神和本能。一支軍隊只有以高揚的戰斗精神作為支撐,才能具有強大持久的戰斗力,頑強的戰斗精神不僅可以成為戰斗力的“倍增器”,而且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并在一定條件下變劣為優,創造戰爭奇跡。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以來,始終以壓倒一切困難、壓倒一切敵人、前仆后繼、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和英雄氣概,忠實履行了戰斗隊的光榮使命,成為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勝利之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任何一支戰斗力強的軍隊無不具有頑強的戰斗精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良好的戰斗精神主要包括迎難而上、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高昂激揚、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革命斗志,令行禁止、團結協同的嚴明紀律,依靠科學、創新發展的開拓意識。它能使部隊平時不懶散、戰時勝不驕敗不餒,始終呈現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然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巨大的社會變革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領域。傳統的價值信仰受到沖擊,社會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和世俗化。在長時期的和平、安定和繁榮的環境中,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多于對崇高信念的向往;人們對世俗文化的熱衷多于對高尚道德的維護;人們對外來庸俗價值觀的認可多于對傳統高貴人格的繼承。經濟全球化和文化一體化趨勢使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國家意識、民族精神和危機感淡漠。我軍處于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大環境中,也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可以說新時期我軍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嚴峻挑戰。我軍院校的生長干部學員,大都處于青壯年階段。新銳的生長干部更多是80年代出生的一代。他們在和平安定的氛圍中成長,耳濡目染著各種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觀念。社會中種種不良的價值觀和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部隊院校在對學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塑造方面存在不足,一些空泛而流于形式的政治說教與部隊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嚴重脫節。對學員高尚的價值信仰和道德品質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培養監督機制。這都使得傳統的價值信仰和道德品質在與現實物質利益和生活欲求的比試中不占上鋒。比如,有些學員考入軍校從軍服役,只是為了安穩的收入,以逃避社會競爭壓力。他們受“從軍只為稻糧謀”的思想支配,價值信仰缺失,崇拜世俗生活方式,軍事職業道德差。他們缺乏對部隊職業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戰斗隊意識淡薄,對自己身為軍人的職責認識不清。這些學員都把自己思想上的錯誤和偏差美其名曰:“現實的生活態度”,說什么這是“講求實際”。諸如此類的思想成分嚴重渙散士氣瓦解斗志,對軍隊院校的校風影響極壞,因此加強軍校學員戰斗精神的培養成為我軍院校的當務之急。
學員隊是軍校建設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典型的基層單位,學員隊管理育人是院校育人體系中最基礎,最直接、最經常的環節。要充分認識學員隊在提高學員戰斗精神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學員隊是培育學員戰斗精神的基本依托。學員作為戰斗力的主體,也是學員隊的主體,提高戰斗精神必然要依托學員隊。學員隊是學員的學習、工作、訓練、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員提高和展示素質的重要舞臺,因此,提高學員戰斗精神必須依托、依靠學員隊,撇開或忽視學員隊,提高戰斗精神便無法落到實處;第二,學員隊是聯系教與學的橋梁,軍校教學不僅給學員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工作中滲透愛國奉獻精神,學員隊是學員之家,對學員學習、思想各方面的情況比較了解,可以及時全面的針對學員的特殊情況把教學內容內化為學員的內在戰斗力。主要做法表現為。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筑牢政治信念,保證學員政治合格
強大的戰斗精神來源于強大的精神支柱。培育學員的戰斗精神要緊緊抓住思想教育這個中心環節,從根本上筑牢學員強大戰斗精神的精神支柱。首先,用先進的思想文化武裝學員頭腦。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官兵,通過隊干部系統灌輸,教員重點講解,學員交流心得等多種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幫助學員建構政治理論體系,打牢思想理論根基,強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意識。合理確定教育的目標,科學安排教育內容。其次,以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激勵學員。深刻挖掘戰斗書籍、戰斗影片、戰斗歌曲、戰斗故事、戰斗詩篇中蘊涵著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資源,不斷深化教育內容,拓寬教育渠道。把革命歷史、優良傳統和英模典型的先進事跡作為素材教育、熏陶學員。開展“游戰斗故地、講戰斗精神、聽戰斗故事、唱戰斗歌曲、看戰斗影片、學戰斗英雄”的活動。幫助學員樹立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并引導學員把這種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嚴格訓練的動力。再次,用當今形勢鞭策學員。要教育學員正確認識國際國內形勢的嚴峻性,增強憂患意識。通過近年來國際上發生的戰爭沖突,如美國入侵巴拿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占領伊拉克等戰例,使學員清醒地看到霸權主義依然猖獗;通過局部戰爭、恐怖主義、歷史遺留爭端的問題提醒學員看到當今世界并不太平;通過我國仍存在“臺灣問題”、“南沙問題”、周邊紛爭以及恐怖活動等不安定因素使學員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提高軍隊素質的迫切愿望。提高學員加強自身素質的自覺性,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二、在經常性管理工作中堅持從嚴治軍,培養學員優良的作風紀律
優良的作風,嚴格的紀律,是戰斗力的體現,是戰斗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著眼于打贏未來戰爭,培養學員優良的戰斗作風和嚴格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把戰斗精神的培育貫穿到作風紀律建設之中。第一,堅持制度,嚴格管理。組織學員認真學習條令條例,增強條例意識,教育學員自覺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對上級命令堅決執行,不打折扣,切實做到腳踏實地;堅持各項工作從難從嚴要求,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不斷培養學員雷厲風行、緊張快速的戰斗作風;第二,圍繞教學,嚴格要求。教學工作是學員隊工作的重中之重,經常性管理工作要圍繞這一中心而進行。在嚴格落實制度以確保和維護教學活動有序展開的同時,更要以管理促學習,通過對學員8小時以外時間的引導、管理,培養其嚴謹的戰斗作風和治學態度;第三,注重養成、嚴抓細節。從小處著眼,小事抓起,在點滴中塑造戰斗精神。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堅持制度的決心不能改變,落實工作的標準不能降低,以夯實戰斗精神的基礎。
三、在開展各項活動中著眼未來,提升學員綜合素質
過硬素質是高昂戰斗精神的重要支撐。現在軍校學員走出校門后將是我軍加緊進行軍事斗爭準備和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中堅力量。未來的高技術戰爭是知識密集型的戰爭,我們應當在培養學員戰斗意志的同時,加重培養綜合素質的分量,使學員在不斷拓寬知識領域、優化知識結構和全面提升能力素質中增強戰斗精神。一是在學習成才活動中提高綜合素質。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開展活動。通過定期召開教學聯誼會,為教與學架設溝通的橋梁;通過開展學習互助活動,讓老生帶新生、骨干帶學員,促進共同進步;通過組織學習經驗介紹、知識競賽等,營造學習氛圍。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活動。以鞏固課堂教學、發揮學員潛能、培養創新思維、展示個性才華為目的,組織學員參與課外科研活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各種興趣小組等,確保學員專業素質過硬。二是在開展文體活動中提高學員綜合素質。利用青年學員,好學上進,充滿激情的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把組織文體活動等任務交給學員去組織完成。利用節假日時間在學員隊內開展體育比賽、文藝演出、辯論比賽等活動。要求活動的各個主體做到活動前有方案,活動中有保障,活動后有總結。充分利用每次活動達到預期目的,使每位學員都在活動中有所收獲。對于組織者來說,在實踐中鍛煉了組織活動、完成任務的能力;對于參與者來說,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文體素質,另外一方面,在每次參加集體活動時為圓滿完成任務而同心協力,勇爭第一的意識增強了學員們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銳意進取的戰斗精神。
四、在完成重要任務時要高標準、嚴要求,強化學員的實踐能力
實踐是強化戰斗精神的重要途徑。軍隊加強戰斗精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打得贏”,但是軍校不同于野戰部隊,沒有作戰任務可言,因此不可能在實戰中去強化戰斗精神,學員隊可以利用院校的特點因地制宜,在完成各項重要任務中強化學員的戰斗精神。首先,高標準地完成學習任務。把每個學期的不同教學目標作為學員隊工作的主要任務。切實做好學員的動員工作,激發他們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學習熱情。建立激勵機制,大力宣揚學習努力、成績突出的典型個人,形成人人爭先進的良好學習氛圍。促使學員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其次,嚴要求地完成學院的重大任務。把每次執行學院重大任務、參加重大活動作為強化戰斗精神難得的機遇和實踐舞臺。通過強有力的政治工作,鼓舞學員以飽滿的戰斗熱情去迎接挑戰,接受考驗。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隊干部是方向指導者,學員是任務執行者。要給學員提供充足的空間,提出嚴格的要求。讓學員在最大限度發揮自身能動性的同時,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借參加各項文體比賽活動的機會檢驗并強化學員的戰斗精神。另外,在軍民共建活動中接受的地方交與的各項任務也是激發學員頑強拼搏的高昂士氣,強化學員戰斗精神的良好時機,要積極抓住機會,組織學員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