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黨的十七大對全面推進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的一項新任務和新要求。就黨內關愛的意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黨內關愛機制的構建,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黨內關愛;關愛機制;構建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5-0016-02
黨員是黨最基本的細胞,關系著黨的生命力。黨內關愛思想就是指中國共產黨為了共同的奮斗目標和最高理想,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先進性,而對廣大黨員和基層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生活上、心理上進行關心、激勵、幫助的一系列理論原則和思想方法,是系統和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關心和愛護基層干部、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我們黨對黨員關愛的生動體現。黨內關愛機制就是指由黨內關愛的對象、內容、主體、方式、保障等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統一體以及各要素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總和。
黨內關愛的目的是激發各級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聰明才智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黨內關愛的本質是關心人、引導人、幫助人、激勵人、發展人和成就人。
一、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的重要意義
新階段,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增強黨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需要,也是黨內和諧建設的必須,深深影響著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偉大工程的推進。
1.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是黨組織建設的迫切要求。作為一個擁有七千三百多萬黨員的政黨組織系統,要良性運行,就需要組織內部有一套完善的關愛機制來對其成員和組織行為及運行進行約束與協調。完善的關愛機制,可以成為中國共產黨組織良性運行的潤滑劑和助推器,有利于化解黨內矛盾,激發黨內活力,營造黨內和諧氛圍,實踐黨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夯實黨的組織基礎,推動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偉大工程順利進展。因此,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是中國共產黨組織發展壯大的迫切要求。
2.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提高黨內民主化程度,增強黨的決策的民主特質,是新時期深化黨的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員是政黨的基石和細胞,黨員的素質高低以及黨員作用的發揮與否,都直接影響和制約著黨的事業及黨內民主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黨的先進性及其凝聚力和戰斗力。關愛黨員,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促進黨內和諧增進社會和諧。作為一個由千百萬黨員組成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具有廣泛群眾性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基本性質決定了黨員是黨的主人,黨員是黨的權力的主體,是黨的事業、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主體,黨員理所當然地應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主體,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主體,也是發展黨內民主和加強黨內監督的主體。這些都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深入發展的具體內容。這些,都需要實行黨內激勵、關懷、幫扶來支持。沒有完善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就沒有黨的組織機構和黨員之間的良性溝通,就無法縮小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之間的經濟地位差距,克服黨內兩極分化,就沒有黨員主體實質地位上的對等,困難黨員的自尊和歸屬感、集體榮譽感無法保障。因此,要發展黨內民主,實現黨內和諧,就需要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
3.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是基層黨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經濟發展程度的要求。改善民生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社會發展目標。作為共產黨員,更應該在政治、經濟生活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隨著黨內的階層分布日益復雜、利益訴求日益分化、利益沖突日益頻繁,部分黨員隱性化、邊緣化、弱勢化傾向也日益明顯,中國共產黨這一組織內部,各成員之間、不同組織之間也存在著無法避免的差別。這種差別表現在,在中國共產黨這一系統內部,存在著不同黨支部黨組織之間政治、經濟地位和水平的差異;在同一黨支部內,不同成員在政治經濟地位上也有所區別。在經濟上,黨內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困難基層組織和困難黨員。這些困難基層組織和困難黨員確實需要關愛。總之,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是中國共產黨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新階段執政目標實現的基本條件,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深入發展的支持力量。完善的黨內關愛機制,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和實現黨內和諧的必要條件,是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內容之一。
二、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的主要舉措
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等一系列規范與條例,各省市區也都相繼制定了一系列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的文件和制度,黨內關愛機制已經處于逐步建立的進程中。但是,目前在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比較突出的有:流動黨員組織生活不固定,黨員登記信息尤其是困難黨員登記信息不全,基層黨組織活動資金不足,沒有形成統一協調的關愛領導機制,由于不同組織體系內的基層黨組織所掌握資源的差異性,導致了在黨員關愛方面不同組織體系內存在著很大差距,直接影響著黨員關愛的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上制約了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的進程。
為推動黨內關愛機制的建立健全,當前需要著重做好如下幾個方面工作:
1.將黨內關愛機制的建立健全與國家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實現困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向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轉化,關心老黨員,扶持愛護基層黨員干部,提高他們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既是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內容之一,也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重要內容,還是改善民生的題中之意。主要是用思想教育激發人們的工作驅動力,黨內更是依賴精神激勵調動積極性。把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作為當前國家民主建設中提升黨內弱勢群體民主權利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落實,通過在黨組織內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轉化,來保障弱勢黨組織支部和黨員權利的實現;把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納入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中。把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與國家經濟建設的要求充分結合起來,幫助困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改善經濟條件,獲得經濟發展,逐步消滅貧困,同時也為實現國家的經濟發展目標作出貢獻;把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納入到共產黨自身的和諧建設中去,把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與共產黨自身的和諧建設和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充分結合起來。
2.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處理好關愛黨員與發揮黨員作用的關系。建立黨內關愛機制,目的在于為黨員正常行使權利和義務,在群眾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造條件。為此,要“輸血”、“造血”并重,既給黨員送去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又要著眼增強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使之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要尊重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對于有服務群眾愿望的,黨組織要積極協調,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盡力促成其辦成好事、辦成實事。二是完善黨內激勵機制,將黨內激勵機制的建立健全實踐與對黨組織業績的考核結合起來。在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考核時,綜合考慮其黨內建設政績,包括對黨內激勵機制的實踐這一內容,實現“勤者上、惰者下、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局面。為黨內激勵機制的良性運轉,創造一個優良環境。對黨內成員個人,可以將黨內激勵機制的建立健全實踐,與黨員個人的榮譽感掛上鉤,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黨性與人生意義的升華。三是完善黨內關愛機制,以“全覆蓋”的黨內關愛,推動黨內和諧局面的形成。在當前,黨內關懷與幫扶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健全的關懷、幫扶機制,才能讓這些困難黨員、老黨員和基層黨員,體會到組織的溫暖。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要做到黨員信息“全覆蓋”。建立黨員信息庫,尤其是對于困難黨員,及時準確采集信息,掌握其流動目的地與方向,以便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幫助。要做到幫扶資金“全覆蓋”。建立健全黨內關愛機制,必須要有堅實的資金做后盾,以便能夠對困難黨員都有所關心和幫助。四是建立黨內關愛機制重在持之以恒。做好黨內關愛工作重在持續,只有建立長效機制,工作才有強大的生命力,才會受到廣大黨員的衷心擁護。
因此,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加大經費投入,整合各方力量,加強組織領導,不斷探索創新關愛新方法新渠道,努力建立黨內關愛的長效機制,使關愛工作成為黨凝聚力量、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重要推手。
參考文獻:
[1]張紅偉.論有效整合黨的組織工作資源[J].中州學刊,2007,(3).
[2]樊輝民.關于建立黨員進步激勵機制的幾點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06,(2).
[3]張英祿.黨內幫扶工作的新探索[J].新長征,2009,(1).
[4]彭大成,賈嵐.黨內關懷的內涵、機制及其優化[J].深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