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敘述,提出目前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必須遵循的原則及發展設想。
關鍵詞:數字資源;黨校圖書館;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5-0157-02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資源建設在各圖書館發展歷史進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作為領導干部培訓輪訓主渠道、主陣地的黨校,其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更是迫在眉睫。
一、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面臨的挑戰
1.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面臨的外部挑戰。隨著全球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數字資源目前已成為信息社會的核心資源之一,成為衡量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這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為了填平數字鴻溝,提高社會競爭力,各國圖書館都在發展、完善自己的數字資源。
2.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面臨的內部挑戰。首先,隨著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科研院所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飛速發展,使黨校圖書館面臨著非常大的生存壓力,黨校圖書館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加快推進數字資源建設,以滿足信息社會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其次,黨校是培訓、輪訓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這需要加快推進黨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只有用數字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教學科研條件裝備各級黨校,以最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支持黨校的教學科研上新水平、新臺階,才能保證黨校教育事業的持續穩定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獨特性原則。黨校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培訓輪訓的重要基地,其主要職能就是為我們黨和國家培養大批優秀領導干部服務的,因此在其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一定要體現出我們“黨校姓黨”這一獨特性質[1]。
2.堅持個性化原則。黨校的信息資源有著十分顯著的黨性特色,我們應該根據用戶的個性需求有重點地建設,其目的是盡量滿足適應我們黨校教學創新、學術創新、思想創新、文化創新有重點的提供服務,以實現黨校數字資源的最大利用,使圖書館真正成為黨校教學科研的左膀右臂。
3.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我們黨是與時俱進的黨,是不斷完善發展的黨。這就要求我們所選擇的數字資源,一定要緊跟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發展和建設步伐,隨時把握我們黨和國家建設進程中的時代脈搏,體現出我們黨校圖書館為黨服務的特點。
4.堅持共建共享原則。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一項非常浩大的系統工程,它不是任何一個黨校圖書館所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各級黨校團結合作,分工完成,以實現互贏、雙贏。這樣既可以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又可以使各館文獻資源得到最大化收集利用。
三、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設想
1.圍繞黨校各學科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具有黨校自己特色的各類型數字資源。特色是一個圖書館的生命和靈魂,是一個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網絡環境下各個圖書館的發展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如果沒有特色就沒有發展,就沒有生命力和競爭力。因此黨校圖書館必須建立自己的特色數字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特”,以服務黨校的教育事業。那么什么才是黨校特色呢?黨校圖書館應如何建立自己的特色呢?實踐證明,只要圍繞黨校學科建設,尤其是重點學科(黨建、黨史、社會科學等)建設、優勢學科建設,建立自己的數字資源,就能形成黨校圖書館的特色;只要圍繞黨校教學的新布局、新規劃,建設黨校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就能形成黨校圖書館的特色。比如,可隨時跟蹤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建立具有優勢的國家重要會議和具體方針政策的特色數據庫;圍繞黨校圖書館收集的具有黨校特點的文獻資源,建立開發自己的數字資源,就能形成黨校圖書館的特色。近年來,黨校圖書館本著這樣的原則,建立了許多具有黨校特色的數字資源。如中央黨校根據自己館藏特點開發建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文獻數據庫”、“中國共產黨基本文獻數據庫”、“鄧小平理論研究文獻數據庫”等,上海市委黨校建立的“上海市干部教育系列數據庫”,陜西省委黨校建立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陜甘寧邊區研究”、“三秦大講堂”“西部大開發中的陜西”等數據庫,重慶市委黨校建立的“執政能力教學案例庫”等。今后我們各級黨校還可以根據自己館藏特點和社會政治熱點問題,建立諸如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七大精神”解讀等為主題的專題數據庫,體現出黨校圖書館的特色,充分發揮我們黨校的教育職能作用。
2.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圖書館的一切活動無不與人有著密切的聯系,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需要一支專業化素質較強的人才隊伍,以保證數字資源建設的質量。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優化人員結構、合理使用人才
要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合理的使用,堅持加強科學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實行按勞取酬,使每位館員不僅有緊迫感和危機感,還要使他們在工作中將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要根據部門崗位和工種的不同進行人員的合理配置。優化人員的知識、性格和能力結合,使之在工作中形成互補,發揮整體性功能。
2)完善引進人才機制
在新時期的研究所圖書館的建設中,數據庫的設計、建設及操作,均需要館員參與。對研究所圖書館來說,優秀的圖書館信息網絡系統的管理人員比計算機的硬件更重要。所以完善用人機制,合理引進人才,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良性循環,才能提高資源運用效率。
3)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
隨著研究所知識服務核心業務的確定,館員的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從現實的情況看,研究所圖書館館員的配備上,要引進大量高技術人才和高層次學科專業人才是不現實的。應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針對館員的知識結構及具體的工作崗位的發展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研究所圖書館全員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培訓班、參加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有目的、連續性地開發館員的智力潛力,使其成為現代化研究所圖書館建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科研工作需要而達到為科研服務的目的。
4)積極營造適合館員發展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信息時代的研究所圖書館在實現其功能的同時,應該盡力為館員創造公平競爭的工作環境,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倡導學習、促進發展的人文氛圍,充分調動每個館員的工作、學習的能動性,為館員的發展創造條件和機會。
3.應加強合作,促進共建共享。黨校圖書館的發展,需要我們各級黨校圖書館的共同努力。今后我們應將工作重點放在促進黨校圖書館間、黨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高效圖書館間的聯合與合作、共建共享上,以建立服務于黨校學科建設的數字信息資源。
1)合理規劃,統籌發展,促進黨校圖書館間的合作和共享。規劃是我們開展工作的第一步,是我們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和完成的重要保證。黨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只有規劃合理,共享才有保證。沒有合理的規劃,數字資源建設及其共享只能是紙上談兵。
2)要按照統一的國際、國內標準,有計劃分步驟的進行實施,最大限度的整合信息資源,解決資源的系統性、協調性、完整性問題,保證數字信息資源建設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的進行。標準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根本,只有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著錄,才能保證資源共享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的進行。
3)要根據各自圖書館發展特點,合理分工,建立具有黨校特色的數字資源庫。各級黨校圖書館應加強聯合與合作,在數據庫資源的購置上相互協商,避免重復購置,以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促進資源的共建共享,最大限度的調動各個黨校圖書館的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各地黨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本著本土化原則,突出各地圖書館的黨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滿足不同讀者對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不同需求,以避免信息資源的不斷重復而造成經費短缺下國家資金的不必要浪費。
4)加強與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等數字資源建設發展速度較快,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的圖書館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彼此間的資源共享,使各系統圖書館數字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以滿足我們黨校讀者的信息需求。
總之,現代網絡信息的飛速發展,對提供信息的主要部門——圖書館提出了更高要求,黨校圖書館也不例外。作為服務于黨校發展建設的黨校圖書館應積極適應這一發展要求,在充分開發利用館藏數字資源的同時,向在數字化資源建設中有成功經驗的國內外兄弟圖書館學習,不斷利用開發出有黨校特色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必將為我們黨校的發展做出更大更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志榮.論數字信息資源建設[J].圖書情報知識,2000,(3).
[2]黃偉群.論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J].圖書館論壇,2003,(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