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蘋果腐爛病發生較為嚴重,而且范圍廣泛,從幼樹到老樹不同程度均有發生。2010年3月對志丹縣山地蘋果園調查,盛果期蘋果園腐爛病發病株率高達47.2%,幼樹達0.01%。為防止腐爛病的進一步蔓延,2010年進行了50%菌毒清水劑、拂藍克防治蘋果腐爛病的田間試驗,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果園基本情況。試驗設在志丹縣雙河鄉河李家灣村郝建堂山地果園。該園是緩坡地,土壤管理采取清耕法,樹勢中庸,管理水平中等。果園面積0.8公頃,主栽品種為富士,樹齡21年生,共248株。2010年3月21日調查,腐爛病病株率38.5%。
(2)供試藥劑:50%菌毒清水劑(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生產);拂藍克(陜西永泰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0年4月5日進行,共設4個處理。即處理1病斑刮除后涂抹50%菌毒清1O倍液:處理2病斑除后涂抹拂藍克:處理3病斑刮除后涂抹50%菌毒清10倍液后,再涂抹拂藍克:處理4病斑刮除后50%菌毒清10倍液后,其上涂抹10厘米厚的泥,再用塑料膜包扎嚴實。試驗重復5次,每一處理隨機選取同一品種樹勢相近的植株5株,共計20株。每一處理選主干和大主枝上正在發病的病斑,按處理編號并于樹上做好標記。于花芽萌發前(4月5日),對病斑進行了刮除。刮治方法是用刮刀刮除感病組織,然后用牙刷將藥劑涂于病斑刮面上,涂藥范圍超過刮面3-4厘米。于2010年10月21日調查病疤的復發率和愈傷組織的形成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防治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腐爛病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處理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50%菌毒清10倍液+涂泥塑料包扎的防效分別為82.7%、77.6%、99.8%、94.9%(表1)。以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處理防治效果顯著。

2.2 愈合效果
從愈傷組織的形成寬度來看,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50%菌毒清10倍液+涂泥塑料包扎處理對果樹傷口的愈合效果極為顯著,愈合帶寬度分別達1.62厘米和1.83厘米,明顯高于其他兩種處理。
2.3 藥劑成分與作用分析
菌毒清是一種氨基酸類內吸性殺菌劑,有效成分為甘氨酸取代衍生物,殺菌機理是凝固病菌蛋白質,破壞病菌細胞膜,抑制病菌呼吸,使病菌酶系統變性,從而殺死病菌。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等特點,并有較好的滲透性,對侵入樹皮內的潛伏病菌有一定的鏟除作用,但后期保護性較差,不連續用藥易復發。
拂藍克含有氮磷鉀、有機質、高分子生物成膜劑等成分,無毒,具有選擇補充有機營養、防止水分流失、促進傷口愈合、札絕病菌侵染、耐雨水沖刷等特點與功效,1次涂抹,在傷口表面迅速形成一層堅韌的膜。持久保護性好,不易復發,但治療效果較差。
2.4 處理方法分析
處理的方法有刮斑后直接涂藥、涂藥后保護兩種方法。從防治效果、愈合情況看涂藥后保護效果顯著。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操作簡單、省工,但藥品成本略高。而50%菌毒清10倍液+涂泥塑料包扎,藥品成本低、操作較為復雜、費工,藥泥厚度不好掌握,藥泥厚度要求在10厘米以上,薄了效果極差,厚了不好包扎。同時病斑邊緣易形成明顯增生,組織抗性降低,解除后易復發。
3 小結
菌毒清是良好的治療劑,拂藍克是良好的保護劑,應用50%菌毒清10倍液+拂藍克的防治方法對防治蘋果樹腐爛病治愈率高、病斑愈合好、不易復發,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