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星’(別名‘寶石星’、‘紅寶石’)是從野生河南獼猴桃中選育出的全紅型獼猴桃新品種。1994年在河南省南陽市欒川縣進行獼猴桃野生資源調查時,發現優良單株,其果實較大,全紅,風味較甜,編號94-11。1995年進行高接和育苗,高接第2年結果。1996—2002年經過復選、區試和釀酒試驗,該株系均表小較好。2003-2007年對區試植株進行生物學特性觀察與遺傳穩定性測定,其遺傳性狀穩定,在人T栽培控制產量的情況下果實增大,品質提高。2008年通過河南省林木果樹新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于當年完成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登記。
1 品種特征特性
樹勢較弱,枝條生長量大,樹體光潔無毛。一年生枝黃褐色;其上皮孔較大,長橢圓形,分布較密,顏色呈黃色。成葉闊卯形,葉正面綠色,背面黃綠色,葉柄紅色,長3-4厘米。花序均為二歧聚傘花序,3-5朵花:花柄長1.5-1.6厘米,花萼綠色,花徑平均2.52厘米,化瓣基部相接排列,白色;單花花柱20-22個,柱頭、花柱均為白色,長約4毫米,斜生,雄蕊退化。
果實長橢圓形,果肩方形,平均單果質量18.5克,最大34.2克。果實橫截面為卵形,果喙端形狀微尖凸。成熟后果面光潔無毛,均勻分布有稀疏的黑色小果點。果實多汁,含總糖12.1%,總酸1.12%,可溶性同形物14.0%。果心較大,種子小且多。果皮、果肉和果心均為玫瑰紅色,這是與其他已選育出的迷你獼猴桃‘紅寶石星’獼猴桃如‘魁綠’(趙淑蘭等,1994)及紅肉類型獼猴桃如‘紅陽’(葉國盛,2004)等相比最主要的突出優點。適于帶皮鮮食,并適于加工成紅色果酒、果醋、果汁等。抗逆性一般,成熟期不太一致,有少量采前落果現象,不耐貯藏(常溫貯藏2-3天),需分期分批采收。
在鄭州地區開花期在5月上、中旬,花期3-5天。臨近成熟時果皮、果肉開始著色,8月下旬至9月上句成熟。11上旬開始落葉,11月中、下旬完全落葉。
2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在河南、陜西、四川、湖北、湖南等無霜期180天以上,≥10度積溫3700度以上的地方種植。宜栽培在東北向和北向坡地,采用水平大棚架,架面高1盤米,株行距2-2.5米×5米,授粉樹配置比例為6-8:1。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結合進行,冬季修剪每平方米保留一年生中、長蔓4-5個,短枝在不過密的情況下盡量保留:因枝條生長量大,夏季摘心3-6次,以控制枝條徒長。摘心時結果枝在結果部位以上留6-7片葉,既能保征當年果實生長,也有利于第2年開花結果,夏季樹冠下透光率控制在20%-30%,葉面積系數達到4-5,可做為修剪強弱的依據。施肥按照其他美味獼猴桃或中華獼猴桃的施肥管理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