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比較成熟的核桃芽接育苗方法,是采用雙刃刀大方塊芽接,嫁接效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但是,該技術由于雙刃刀刃片間距固定,長3-4厘米,切取芽片時對節問較短的接穗利用率較低。為此,筆者經過反復試驗,總結出了一套單刃刀下包式芽接育苗技術。該技術可靈活切取芽片大小,接穗和砧木利用率高,操作簡便,技術熟練者每人每天可嫁接400-500株:芽片長短靈活,嫁接成活率達90%,是一項值得推廣應用的實用-技術。
1 砧木的選擇處理
砧術選用普通核桃2年生實生苗。播種時最好采用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10-15厘米。嫁接當年的春季3月上旬,實生苗萌芽前,自地面以上3-5厘米處全部進行平茬,待新梢5厘米長時,留1條健壯新梢,其余全部及時抹除。當新梢基徑0.8厘米以上時即可進行芽接。
2 接穗的采集與貯藏
選用當年2月中旬經重剪(每枝留3-5個芽重短截)后萌發的無病蟲害、半木質化、基徑0.8厘米以上生長健樸的枝條為接穗。品種以香玲、中林1號、中林5號、遼核1號、遼核3號、遼核4號、溫185、扎343、薄豐、京861等優良品種為主。采穗前4-5天對采穗枝進行摘心,以促使中上部3-4芽加速成熟:采穗時留基部2-3芽剪截,以利重新促發穗條。接穗剪下后立即剪去復葉,只留2厘米左右長的葉柄,每20或30根扎成一捆。運輸時穗條中間和四周用少許核桃葉分隔,以防葉柄蹭傷枝條幼嫩的表皮,并標明品種,然后用濕麻袋或濕布包裝運輸。運回后放在陰涼潮濕處(如地窖),地面鋪濕麻袋或10-15厘米厚的濕沙,將接穗分層堆放,上覆濕麻袋,并經常灑水保濕。接穗以隨采隨接最佳,貯藏期不宜超過3天。嫁接時把接穗豎放在盛水的塑料桶中(盛水2-3厘米深),隨接隨取。新鮮的接穗要求皮色青綠,剝開皮有黏液,取下芽片,背面白嫩的護芽肉(生長點)保持完好,葉柄鮮綠,有光澤。枝皮紅褐色或褐色,已木質化,揭開皮無黏液,干燥的接穗不能用。
3 嫁接時期
核桃芽接從5月中旬至8月下旬均可進行,但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砧木和接穗均處于半木質化時嫁接最佳。5月15日以前嫁接,接穗幼嫩,芽子尚未完全成熟,成活率較低;7月以后嫁接,氣溫高(超過30度),并進入雨季,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較大,且苗木生長量小,木質化程度差,難以安全越冬。嫁接時應選擇晴天,氣溫25-30度時,接口愈合較快。
4 嫁接方法
(1)砧木處理。在嫁接部位上方留1-2片復葉鮑砧,接口以下復葉全部去掉。水肥條件一般的苗剛地或旱地應留一片復葉剪砧,水肥條件好,或大雨過后進行嫁接的苗圃地可留2片復葉剪砧。
(2)取芽片。用單刃芽接刀在接穗芽的上方0.5厘米處橫切一刀,根據芽節間長短在芽的下部再橫切一刀,在芽的左右兩側各豎切一刀,與上下橫切口相連,形成長方形芽片。然后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葉柄基部,逐漸用力橫向推離將芽片取下,盡量不要強行揭皮,以保全生長點(維管束)。一般芽片長1.8-2.5厘米,寬O.8-1-2厘米較適宜,以不損傷芽子和葉柄完整時越小越好(芽片大對砧木造成的傷口較大,不利于愈傷組織快速填滿砧木和接芽的結合處)。取下的芽片要看一下背面,看是否帶上生長點。利用下包式芽接的最大優點是一些較細和節間較短的接穗也可利用,從而擴大了接穗的采集范圍和砧木的利用率。
(3)切砧木。在砧木基部距地面10-30厘米處,選一光滑處用芽接刀先橫切一刀做上切口,深達木質部,再用刀尖在切口中部向下劃一刀,然后用指甲把皮分2-3部分向下撕,撕開的長度和寬度大于或等于穗芽大小,用芽接刀將撕開的皮橫切一刀,切下的長度短于穗芽長度。
(4)嵌接芽。取下穗芽,迅速放入切口,使砧木切口下部皮層包住穗芽下部,上部皮層對緊。
(5)綁扎。用拇指壓住芽片,然后用3厘米寬的塑料薄膜(厚度0.005毫米)條自下而上纏嚴綁緊。
5 接后管理
(1)抹芽。接后應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一般6-7天抹1次芽,以減少養分和水分的無效消耗,提高嫁接成話率,促進接芽萌發和新梢生長。當新梢長至30厘米以上時,砧芽就很少萌發。
(2)剪砧。芽接后15天左右接芽開始萌發,5-6月芽接的可在接口上方2-3厘米處剪砧。7-8月芽接的苗,接后當年不宜剪砧,剪砧會使接芽萌發,幼嫩的新梢越冬時極易被凍干,因此,應在來年春季萌發時剪砧。
(3)斛綁,當接芽長至3-5厘米時,要及時從接口背面劃斷塑料綁條,促其加粗生長。一般接芽不足3厘米不解綁,因解綁過早影響嫁接成活和生長,解綁過遲因綁扎條絞縊,新梢易被風刮折。
(4)肥水管理。嫁接前后7天內禁忌澆水,當新梢長至10厘米以上時應及時施肥澆水,可將追肥、灌水與松土除草結合起來,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控制施氮肥和澆水,適當增施磷、鉀肥,以免造成后期徒長。也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對苗木摘心,促其停止生長,增強木質化程度,防止越冬抽條。
(5)防治蟲害。接芽萌發后枝葉幼嫩,易受金龜子、灰象甲、刺蛾等害蟲危害,應及時噴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藥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