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
一、開場白
愛是一種信仰,它存在于我們的內心,存在于世界的每個角落;存在于初春盛開的花朵中,存在于深秋大地的落葉上;存在于山間清澈泉水的叮咚聲里,存在于街道車水馬龍的轟鳴聲中。你閱讀,你漫步,你觀察,你聆聽,你思考,你感動……你就生活在愛的世界里。通過用心觀察,我們學會了使用愛的語言,知道了愛的秘密,學會了從平凡生活中發現美,發現愛。
二、名篇擷英
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你會置身于愛的海洋。你熟悉下列片段嗎?
1.對祖國的熱愛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rain(雨)也好pluie(閃光)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余秋雨《聽聽那冷雨》
2.對自然的愛
我不是用眼睛、耳朵,而是憑借被刺痛了的心靈,讀懂了你的存在。我不是在春天,從你像松綠石一樣閃爍著光芒的扇形葉片上;也不是在秋天,從你凝結著一層白蠟的豐滿的果實上;而僅僅是從你像鐵畫一樣鑲嵌在寒冬月夜里的枝丫上,讀懂了你。
你從洪荒時代走來,穿過了火山如林,冰川如戟,與地球同步的古老的歷史。
從白堊紀到新生代,從昨天古樸的陶罐到今天精美的挎包,你裝飾了多少生命;又有多少俊秀的姑娘,她們的名字就叫白果。
永恒的銀杏樹,告訴我,我的呼喚是不是晚了整整一個季節?
——樓肇明《銀杏樹告訴我》
三、有心人語
李晨陽:一天,我和父親去書店買書。街上車輛來往如梭,十分擁擠。我怕父親那嚴厲的目光,故意慢騰騰地落在后面。父親蹬著車獨自在前面走,我不緊不慢地跟在后面,與父親保持著一段距離。每隔一會兒,父親都會轉過頭來張望一下騎在后面的我,有時還停在路邊等我,要我注意安全——父親知道我騎車從來都是橫沖直撞的。我嘴里答應著,心里卻十分厭煩:他總當我是小孩子!就這樣,父親騎騎停停,不時回頭張望。我突然發現父親嚴厲的目光后面,溢出的滿是關心,滿是擔憂。父親的頻頻回眸,讓我局促不安,那關切的目光中透露出的父愛我似曾相識,卻又使我百般不自在。過去,父親嚴厲的目光和隱藏在那目光后面的殷殷關切,我還真沒有注意過。因為我總覺得父親嚴厲有加,疼愛不夠。看著別的同學被他父親寵愛,我內心很不是滋味。今天在喧鬧的人群中,父親的回眸似乎使我感覺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于是,我悄悄加速,趕上了父親……
周瑩:街道兩旁,美麗的槐樹青翠欲滴,繽紛斑斕的道橋廣告輝映得空氣也光影浮動。一群少女穿著流行的及膝裙,快樂地跳著笑著,簇擁在一起,輕聲哼唱著流行的歌兒。大街小巷,甚至整座城市都飄蕩著和諧的氣息。
來到城市當中的小花園,那纖纖細草宛如披著綠紗的小仙女,舒展著柔柔的腰,跳躍著,跟調皮的風兒嬉戲,恰似層層綠波在緩緩地流淌。幾朵俏麗的小花在草叢中眨著眼睛,一簇簇、一團團綻放著笑,淡雅清麗,五彩繽紛。人們歡喜地坐在花園的石凳上,傾聽這靜謐之中的美。
街道的繁華,花園中的靜謐……這是一幅多么和諧優美的圖畫呀!這里沒有爭斗猜疑,只有那花與草的靜謐、小云與小蟲的真誠。
哦,愿人類也像花和草一樣,有詩一般的和諧;愿人類的心,永遠純潔無瑕;愿世界永遠充滿著和諧與真誠!讓我們攜手共建“和諧社會”。
李圣揮: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很幸運,因為我去過兩次長城,有兩次機會親眼目睹了凝聚著中華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驚人的毅力這一偉大建筑。
每一次,站在長城腳下,看著如龍般威武莊嚴的長城,一種國家的榮譽感便不由自主地涌上心頭,使我心潮澎湃,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沖動,促使著我想向天空吶喊:“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因為那里有著偉大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中的‘萬里’絕不是一個虛構或夸張的數字,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每一次,站在長城腳下,仰望長城,我都能感覺到無限的由衷的自豪與驕傲,因為我知道它是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是屬于我們所有炎黃子孫的。它不僅讓我們為過去的富強自豪,更激勵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們繼續努力奮斗,讓未來的中國更加富強昌盛!
四、結束語
同學們,對我們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每天生活在親人的關愛中,卻又常常身在愛中不知愛;我們每天和自然萬物共處,卻又常常忽略這些可敬的生命。通過本次活動,你是否發現在許多生活的細節里原來有那么豐富的感動?你是否懂得了只要用心觀察就會有收獲?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拿起筆,抒寫你心中的愛和感動吧,讓你的情操得以陶冶,讓你的思想得以升華。
寫作手把手
【片段導入一】
“有事就快去做,我們語言不通不能幫上一點點忙,看你這么東跑西跑連哭的時間也沒有,你以為做大人的心里不難過?你看你,自己嘴唇都裂開了,還在爭這幾個又不重的袋子。”她這些話一講,眼睛便濕透了。
母親也不再說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大風里幾乎開始跑起來。
我又跑上去搶母親袋子里沉重的一瓶瓶礦泉水,她叫了起來:“你脊椎骨不好,快放手。”
這時,我的心臟不爭氣地狂跳起來,又不能通暢地呼吸了,肋骨邊針尖似的刺痛又來了,我放開了母親,自己慢慢地走回車上去,趴在方向盤上,這才將手趕快壓住了痛的地方。等我稍稍喘過氣來,母親已經走遠了。
我坐在車里,車子斜斜地就停在街心,后望鏡里,還是看得見母親的背影,她的雙手,被那些東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地在那里走下去。
母親踏著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幾乎步伐踉蹌了,可是手上的重擔卻不肯放下來交給我。我知道,只要我活著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三毛《背影》
【技法點睛】
丈夫去世,父母從臺灣跑到西班牙來,幫助女兒渡過難關。母親對女兒深深的愛,通過小小的細節表現了出來:不肯放下手上的重擔,希望以此來減輕女兒的悲痛,撫慰女兒的哀傷。一個蒼老的、踉蹌的又堅強的背影,給了女兒多么大的安慰和多么深的感動。選段通過細節描寫表達感情,比單純的敘述要生動感人得多。
【仿寫片段】
快到車站的時候,我忽然發現乘車卡沒有帶,這本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可媽媽非要回家拿。“沒帶卡投幣就行了。”我剛勸了一句,媽媽已經把手中的包塞給我,朝家的方向跑去。“媽!鞋帶!”一眼看到媽媽那快要松開的鞋帶,我喊道。不知道是不是沒聽見,媽媽絲毫沒有減速,輕巧的步伐像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我獨自朝車站走去,突然間覺得孤單了很多,本來是要趕第一班車的,但我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來到站臺,一回頭便遠遠地看見一個身影朝這邊跑來,我知道是媽媽。媽媽的步伐比先前沉重了很多,身體搖搖擺擺的,像是喘不過氣來。這時,一輛公交車正好向這邊駛來,媽媽突然加快了腳步,右腳的鞋帶已經松開,隨著腳步的起落飛起落下——她希望能在車到來之前把卡交給我。
我的眼睛模糊了……
——趙晶晶
【練筆小結】
這個片段抓住了一個生活中的細節:著力描寫媽媽奔跑的姿態,由先前的輕快變得沉重,尤其是松開了顧不得系上的鞋帶,真實而感人,把媽媽的愛表現得細致入微。
【片段導入二】
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灘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個人腦中的奇怪想法讓草覺得好笑,在微風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邊的兩朵,一朵面朝我,張開薄薄的粉紅花瓣,似有吟吟笑聲入耳;另一朵則扭頭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顏。我禁不住也笑了起來。先是微笑,繼而哈哈大笑。
——劉亮程《對一朵花微笑》
【技法點睛】
選段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自然界的花草寫得活潑生動,充滿靈性;用最簡單的文字將微風拂動下的小草的憨態可掬、嬌俏柔美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選段沒有用一個“愛”字,而對小草的喜愛、對自然的愛已溢于言表。
【仿寫片段】
終于,最后一絲色彩消失殆盡,只留下樹杈不情愿地立在那里,幾乎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穿梭在一棵棵光禿禿的樹干間,期盼著花開。但它終究沒有帶給我驚喜,我實在按捺不住對花芽的期盼,想去樹上看個究竟。
灰黑色的樹皮包裹著一個個體,而我今天才發現這灰黑色的衣裝是如此神奇!我比樹干低,這才發現,它從來都努力、向上,從沒有懈怠。你認為只要有春天就可以開花?如果沒有一冬天的努力進取,怎么會有養料呢?你看,那樹上由內向外延伸的圓圈是它內部熱情的釋放;那凹凸不平的表皮,是細胞工作時的碰撞;那不規則的“淺溝”,是四季雕琢的印痕;那灰黑的著裝,是它隱藏的城堡。在這城堡,它不知用了幾倍努力來積蓄營養,才讓春天的花徹底改變了風格。
——池原穎
【練筆小結】
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傳神的描述,并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樹上的花芽,使之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境由心生,作者的積極向上的情懷、對大自然的熱愛也隨著這些細膩的文字自然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