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十一五”碩果累累的昨天,云南省保險業所面臨的是如何在“十二五”中寫下更加輝煌的篇章。
保險業的發展關系著“民生”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對于地處欠發達邊陲的云南省,近年來保險業發展突飛猛進。保險業務持續增長、保險市場體系不斷健全、行業實力不斷增強、行業發展環境越發優化……作為金融行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云南保險業為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保險業發展迅猛
2010年,云南省保險業積極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保險業務快速增長,行業實力明顯增強。
首先是保險業務取得了較快的增長。截止2010年11月末,云南省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18.87億元,同比增長31.35%,增速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保費規模較2007年翻一番。其中,產險公司保費收入91.14億元,同比增長35.38%;壽險公司保費收入127.72億元,同比增長28.62%。
其次是保險市場體系的健全。截止2010年末,云南省共有保險公司主體29家,保險公司各級分支機構2237家;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44家,分支機構94家,兼業代理機構3353家;保險從業人員達6.81萬人。還有拓寬了保險服務領域,穩步提高機構的產能,至此,保險業主體多元化、競爭差異化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再次是行業實力明顯增強。截止2010年11月末,保險公司資產總額達328.29億元,較年初增長21.92%。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也得到提高,截止2010年11月末,云南省財產險公司實現承保利潤7.46億元,利潤額列全國第八位;承保利潤率為10.57%,列全國第四位。全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集約型、內涵式發展理念進一步統一。
最后是行業發展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輿論環境得到優化。市場運行公開透明,講求信譽、經營規范和注重效益,基本形成誠信互助、和諧友愛的保險文化。2010年8月,保監會與云南省政府簽署的《關于大力發展保險業 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進一步為從政策層面推進云南保險業與地方經濟社會互融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服務三農 保障民生
云南省保險業置身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力推動重點領域業務發展,使得作為“經濟助推器”“社會穩定器”“人民福利倍增器”的保險,功能作用得到不斷發揮。
在不斷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云南保險業積極開展“三農”保險,將 “三農”作為保險業重點發展領域,服務新農村建設。
結合農村實際,云南省保險業創造性地開展了服務“三農”各項工作。一方面是保障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目前,云南省開辦的農業保險業務基本涵括了產業化、市場化程度較高、對地方經濟影響較大的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在畜牧業方面,截止2010年11月末,承保能繁母豬311萬頭,保費收入1.84億元,支付賠款1.51億元。承保奶牛9.8萬頭,保費收入2076萬元,支付賠款1642萬元;在種植業方面,首次試點開辦中央政策性水稻、玉米、油葵、青稞保險。其中保險試點面積分別為水稻300萬畝、玉米200萬畝、油菜100萬畝、青稞8萬畝。
另一方面是積極探索提高農民保障水平的新途徑。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不斷加大開展小額人身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工作力度。2010年新農合補充保險主要在楚雄州、宜良縣和個舊市3地開展試點,保費收入約2000萬元,服務人群約100萬。截止2010年11月末,小額人身保險農村收入實現1077萬元,參保鄉鎮遍及11個州市的38個鄉鎮,承保人數5萬余人,賠付金額31.28萬元。
為支持云南省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云南保險業積極探索利用商業保險手段為失地農民提供保障——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在涉及城中村改造項目較多的昆明市西山區試點開展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截止2010年末,全區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參保16740人,其中繳費5606人,人均每月可領取養老金246元,最高的領取690元,最低可領取160元;在農房保險上,2010年1至11月,為全省443、4萬農戶辦理了政策性農房保險,承擔風險保障313億元,賠款支出1430萬元。
另外,在農村沼氣保險等工作方面云南保險業積極探索商業保險與國家農村沼氣補貼政策的結合點,與農業部門密切合作,推廣農村沼氣保險,承保農戶,提供保險保障。
除了積極服務于“三農”,云南保險業還充分發揮保險特有功能作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險業是現代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平穩運行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十一五”以來,保險業為云南省相關重點建設項目、各類企業和家庭提供財產風險保障8.21萬億元。2010年,為配合昆明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新昆明發展總體規劃,云南保險業推出“保險昆明行動計劃”,昆明首期地鐵工程由8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首期工程保險金額155.09億元;昆明新機場建設期的工程保險由5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保險金額為130億元。二來促進云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緊緊圍繞云南橋頭堡建設,積極為云南省外向型經濟搭建風險保障、融資促進和信息咨詢三大平臺。
云南保險業還積極推動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民生改善。隨著國家改善民生建設進程的步伐,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也順利進行,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云南省保險業積極配合政府“保障民生、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積極發展養老保險;大力發展健康保險,開展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公務員、新農合和特困救濟人群補充醫療保險,服務城鄉群眾多樣化的醫療保險需求。截止2010年11月末,云南壽險公司社保補充業務實現保費收入約4億元,涉及32個,服務人群約480萬人次,累計賠付支出約2.88億元,與基本醫療保障形成了良性互補。
在積極參與社會風險管理,推進公共服務創新工作方面,云南保險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云南保險業大力發展各類責任,意外保險業務,利用保險機制積極參與社會風險管理,協調各種利益,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主要包括深入開展安?;庸ぷ鳎煌卣谷珖眯猩缲熑伪kU統報示范項目;不斷擴大環境污染責任險承保范圍;推進云南省野生動物肇事責任保險等等。
深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效率,提高服務質量,也是推動保險業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對關于保險行業其他的相關服務外,云南保險業還非常重視與本行業流程關系密切服務。云南保險業圍繞“以客戶為中心”,豐富服務內涵,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滿足客戶個性化服務需求;同時注重提升服務水平,通過優質、高效服務樹立保險消費者信心,加強客戶服務管理;針對銷售誤導、理賠難等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在規范理賠(給付)服務的基礎上,積極改進服務,盡量簡化理賠流程及手續;落實理賠服務監管機制和理賠服務責任制度,著力解決理賠難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整個云南保險行業的服務水平。
加強監管 共謀未來
只有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才能提高保險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隨著市場的變化,云南保險業認真整頓規范保險市場秩序,凈化保險業發展環境。
目前,云南保險業已經逐步把四個導向作為解決新問題出發點:把風險作為導向開展檢查,防范資金風險;把制度作為導向開展檢查,提升公司執行力;把市場突出問題作為導向開展檢查,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強守法者得益、違規者受損的監管理念,強調處理方式的時效性,標本兼治,堅持處罰機構的同時,著重追究人員責任的處理原則。
據悉,“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將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工業、交通、教育、房地產等行業重大項目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不斷發展縣域經濟;國家實施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特別是把云南建設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定位,這些都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此外,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保險購買力也將相應地高,在汽車、住房、教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將逐步擴大,也將進一步拉動保險需求。因此,可以預見,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將處于高效市場監管之下,將得到市場需求和人才隊伍的有力支撐,保險業的發展質量和風險防范能力將得到提高,“高質量增長”將成為保險市場發展的主旋律。
隨著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民生建設在云南省整體戰略布局中的位置將更加突出。抓住服務民生的關鍵,保險業功能作用的發揮就有了可靠依托,保險業發展就能夠真正符合社會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
可以看到,在彩云之南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保險業正成長并壯大。伴隨“十一五”遠去的背影,保險業又將迎來“十二五”新的征程。新的起點,新的開始,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對云南保險業而言,迎接新的輝煌將是其永遠的航標。
編輯:楊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