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誠軒拍賣將于5月中下旬,在北京昆侖飯店舉行2011年春季拍賣會,共推出油畫雕塑、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及郵品錢幣四個項目,共計八個專場。其中,油畫雕塑專場精心甄選出百余件作品,匯聚了多位藝術大師的杰作,均為近年來拍場難得一見的精品。
劉海粟作為現代藝術史上與徐悲鴻、林風眠齊名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但他絕大部分作品已捐贈其個人美術館,在私人收藏或者市場流通領域中,早年油畫極為稀有。此次參拍的《印尼民居》, 創作于1940年劉海粟在南洋為抗日籌款期間,該時期畫作被劉海粟自稱“血汗紀念品”,逃過戰火劫難,已知僅存的十三幅,悉數皆收藏于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印尼民居》以其重要性與珍稀度當屬美術館級的珍品。另幅《湖濱古樹》繪于上世紀50年代,劉海粟油畫所獨具的用中國水墨寫意筆法來寫、點、勾的創作手段,本幅為典型代表,曾參加“上海決瀾社紀念展:決瀾社與30年代的上海”,并在展覽畫冊中發表。這兩幅油畫經劉海粟家屬確認,并有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研究部主任沈虎撰專文介紹,是無論公立或私人收藏提升藏品等級的難得機遇。
羅中立在1980年代的獲獎記錄有三次,1981年以《父親》獲金獎,引起全國轟動,1983年以《春蠶》獲銀獎,1987年《祈》獲優秀獎。誠軒春拍的《祈》為此作另一稿,是羅中立早期創作生涯的超級寫實風格大畫,畫家成功地刻畫了一位母親形象,通過豐滿又恰當的外部細節來隱喻和象征,是其精湛藝術功底的最佳例證。
王懷慶的《相對有聲》是其1990年代初期代表作。對置擺放的兩把明式四出頭官帽椅,將古典家具的簡潔洗練與抽象的幾何元素融為一體,色調以黑、白和混合調子組成,充分顯示了王懷慶個人語匯的形式之美。近來拍場上王懷慶的作品數量稀少,早期佳作更是廣受藏家追捧,這件《相對有聲》應會有亮眼表現。
吳冠中的《雨后流泉》創作于1978年,是畫家在玉龍山下冒雨創作的“珍愛”之作,曾被收錄于1979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吳冠中油畫寫生》、2007年湖南美術出版社發行的《吳冠中全集》等多本畫集中,作品結合了水墨畫與油畫在表現方式上的優勢,既有中國傳統詩畫的韻味,又有油畫對不同體量質感的刻畫,可視為吳氏一生游走于中西藝術道路的心血結晶。
二十世紀藝術單元還集聚了眾多名家力作。常玉的《盆果》是其“粉色時期”的靜物題材佳作,畫面簡潔清新,耐人尋味,曾參加1995年臺北歷史博物館的“雙玉爭輝”大展。丁衍庸創作于1971年的《仕女與馬》畫幅頗大,完美地呈現出他將中國傳統精粹融入西畫的成果,是體現其“跨越東西,游戲古今”繪畫精神的扛鼎之作。吳大羽的《風景(綠色譜韻)》屬于他極少數橫向構圖的作品,表現出開闊空間和強烈的運動感, 氣韻自成一體。關良的《西湖素裝》收錄在其八十一歲高齡時出版的第一本油畫專集中,采用的是近乎沒骨暈染的手法,風格清秀雅致,相當罕見。
本次推出的林風眠作品涵蓋其各個時期的精品,《夏》與《漁》屬馮葉女士收藏,并被收錄于臺北歷史博物館1989年為林氏舉辦九十回顧展的畫冊中。《夏》尤其令人矚目,是林風眠仕女題材中充滿異域和熱帶風情之作,畫中的少女,異于傳統樣式的服飾妝扮,別有野性熱烈的美感。
《林夫人像》為林風眠贈送好友關良的早年力作。此畫作于1940年,是林風眠大量創作仕女畫的開端,如關氏后人回憶無誤,此畫應屬此類題材最早的一幅,極具研究價值。《摩登仕女》是林風眠學生李愛維女士的舊藏,該作與大量程序化的林風眠仕女題材不同,偏向寫實,描繪出富時代氣息、年輕摩登的滬上女子形象。
當代藝術版塊匯集名家名作,均是目前市場難得一見的1980至1990年代佳作,既具藝術代表性又兼有美術史文獻價值。如毛旭輝創作于1987年的《紅土的恩賜·夏天的聲音》,是其圭山系列中尺幅最大,內容最豐富細膩的作品,曾參加1987年 “首屆中國油畫展”及1997年畫家第一次個展“紅土之夢”,位于首本個人畫集封面的顯著位置。
曾梵志創作于1990年的《雙人體》,是其最早帶有試驗色彩的作品,畫中人物造型與筆觸運用,有著相當地道的歐洲表現主義色彩,像這樣能夠顯示他早期探索過程的非系列作品極具重要性。《H的肖像》作于1998年,完美地展現了毛焰的藝術風格與獨特的繪畫技巧。據畫家自稱,在某些局部他重覆深化達到十幾遍,然而整體看來卻具有渾然一體的完型,充分顯示其精到的寫實語匯。
是次拍賣中四件周春芽的創作,都完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卻各有特色。《男人的背影》是1991年為數不多的藏民題材巨作,畫面顏料堆積,以塑形膏作肌理變化,是畫家最為擅長的帶有表現性的刻畫手段,影響了接下來的山石系列創作;著名的《閉著眼睛的頭像(自畫像)》曾參加“中國油畫肖像藝術百年大展”,明顯反映出表現主義風格對他的影響;《裸女》是周春芽 “石頭”與“人體”系列的代表作品,畫面呈現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微妙狀態;1994年的《荷花》則有意引用張大千“潑墨荷花”的形式因素,恣肆涂抹出的荷葉、皴擦的線條,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運動感和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