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頌仁
香港漢雅軒藝術總監
“我覺得中國美術教育最核心的是要回到毛筆字,我們全民的審美教育還是要寫毛筆字,控制毛筆本身就是一個藝術訓練,在一個方塊里頭把那幾條線擺得漂亮,那是非常嚴謹的審美訓練。”
葉永青
藝術家
“我們不能把文化當成所謂的產業,因為產業是要盈利的,但文化稍微復雜一點,而我們一直在用建筑的模式想文化的問題,像房地產的圈地一樣。藝術跟所謂的產業沒有關系,它跟熱愛、希望、夢想有關系。”
呂章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
“有的外國人蔑視我們,說是暴發戶,相信他們來國博看了展覽之后,就會對中華五千年文明肅然起敬。”
郭慶祥
收藏家
“缺乏藝術理解的投資人,就是投機行為,實際上和賭博沒什么區別。沒有研究的藝術品投資,對藝術品市場不利,其自身利益也不能保障。”
顧振清
策展人
“誰是蘇富比尤倫斯專場拍賣會最大贏家?熱愛當代藝術的忠誠藏家不是,價格狂飆了,他們很多人太理性,于是根本沒買到什么;新藏家不是,他們不知深淺,怕忽悠,舉了半天拿不到,價過高時只好放下;畫廊不是,所有兩岸畫廊人作壁上觀,只覺得拍賣行太激情、生意太火。”
馬未都
收藏家、觀復博物館創辦人
“收藏變成了投資,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在一次次天價拍賣的背后,也看得出今天財富對藝術品的傷害。藝術品作為人生消費是頂級的消費品,作為投資也是頂級風險的投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