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紐約
吉姆·努特人物系列作品展
01.29-05.29/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 芝加哥
20世紀90年代開始,吉姆·努特致力于用簡潔的線條和色彩濃烈、細節豐富的油畫來描繪女人頭像。本次展覽即是通過吉姆·努特的作品來回顧其創作的這一重要階段。努特作為一位重要的藝術家活躍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芝加哥,那時他亦是當地玩世不恭的藝術團體“毛人社”(現通稱“芝加哥印象派”)的主要成員。即使努特的作品深受20世紀中期波普文化,特別是連環畫、廣告、點唱機、彈球機和街頭涂鴉等的影響,但同時他也在試圖探索歷史繪畫的正規技巧:十五、十六世紀的北歐肖像畫、美國殖民時代的油畫、亨利·馬蒂斯和胡安·米羅對于色彩和線條的運用、約翰·格雷厄姆、馬克思·恩斯特、阿希爾·高爾基、H.C.韋斯特曼等人強烈的個人風格,都給努特40余年藝術家生涯帶來過不可估量的影響。本次展覽由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策展人林恩·沃倫策劃。
泥土的詩意:LEEUM三星博物館藏韓國粉青沙器展
04.07-2011.08/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2層韓國藝術畫廊 美國 紐約
本次展覽在韓國基金會推動下,由大都會博物館和LEEUM三星博物館共同主辦。展覽所聚焦的粉青沙器,是一種繁盛于十五、十六世紀韓國的陶器,它們線條優美、自由奔放。本次展出的近60件作品由韓國首爾著名的LEEUM三星博物館提供,均出自于現當代陶藝人之手,這也表明,在韓國已“沉默”近400年的制陶藝術,又被當今藝術家重新發掘并發揚光大。此外,本次展覽也通過對比展示一小部分大都會博物館藏日本江戶時代的陶器,以使觀眾了解韓國粉青沙器對日本陶瓷文化的影響。
JAPAN
日本
弗朗西斯·艾利斯:騙術的故事
05.08-08.01/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 紐約
弗朗西斯·艾利斯(1959年生于比利時安特衛普)慣用詩歌和寓言的方式講述政治和社會現實,例如國界線問題和國家發展中的利弊等。艾利斯關于城市的私人探索奠定了他的實踐基礎,通過這些實踐,他搜集了各種能反映他個人觀點和進程的廣泛事例。作為當時最著名的藝術家,艾利斯創作了大量多元化、綜合性的作品,包括錄像、繪畫、行為、素描和攝影。作為艾利斯唯一的收藏展,本次展出的作品,從城市環境中的一些公共性政治事件的再現,到許多微小事件為達到其神話性功效而吸引的大規模社會參與,都為觀者提供了一個研究社會現實的科學方法。展覽圍繞3個主題進行,包含藝術家的日常生活、社會實踐以及實踐中衍生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檔案2011:NACT當代藝術年度展
03.16-06.06/國立新美術館 日本 東京
“藝術家檔案”展是由日本國立新美術館主辦的年度藝術盛事,參展人則由當今活躍在日本國內外且具獨特建樹的藝術家組成。2011年度的展覽是這個系列展的第4回,共有8位來自日本國內外的藝術家參展。展覽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樣,包括油畫、攝影、陶藝、影像和裝置等。雖然存在以上這些差異,但藝術家根據各自獨有的敏銳感覺和問題意識創作出來的作品,均敏感地反映出我們所生存的現代社會特征,它們傳遞出當今可以稱之為“現實”的多種可能性。“藝術家檔案2011”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體驗現代刺激、豐富的藝術表現的機會。
EUROPE
歐洲
詹姆士·斯特靈:檔案中的筆跡
04.05 – 08.21/泰特現代美術館 英國 倫敦
英國著名建筑設計師詹姆士·斯特靈過世已經有18年了,距離他上一次回顧展也時日已久。斯特靈將他最后的合作權賦予了泰特美術館,繼克洛畫廊和泰特利物浦美術館為之所做的展覽之后,本次倫敦館的展覽是回顧他的作品最特別、最難得的機會。展覽由著名的建筑學專家安東尼·維德勒策劃,主要展示了位于蒙特利爾的加拿大建筑中心所持有的斯特靈的相關檔案。該中心由斯特靈親自設計,并于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像它的設計者一樣,雖然在當下并不流行,卻是回歸審美、再次認識藝術家的必要主題。展覽將涵蓋斯特靈整個生涯,即從1959年為萊斯特大學工程館設計圖標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成果,包括那些已建和未建的項目、手稿、圖片和家具等。
尚·米歇爾·歐托尼耶:屬于我的方式
03.02-05.23 /蓬皮杜藝術中心 法國 巴黎
蓬皮杜藝術中心現正為藝術家尚#8226;米歇爾#8226;歐托尼耶舉辦其1987年至今的首次作品回顧展。展覽名稱“屬于我的方式”,源于弗蘭克#8226;西納特拉的一首懷舊老歌,但展覽本身并不僅僅是對于經典的緬懷。據悉,本次展覽展出的歐托尼耶的80余件作品中,除了人們熟識的巨大玻璃項鏈,也包括24件目前為止從未公開展示的新作,以藝術家創作歷程為線索,作品被分割成12個小單元展出,而每一個單元都仿若一個小型個展,這些風格多樣的作品和獨出心裁的展出方式,將向我們展示藝術家自20世紀后期至今對于材料、風格、有機和自然界限、美與丑的探索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