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種形式,不過都是一種全心全意感受生命的方式。
眾所周知,互聯網經過十余年發展才達到今天這種家喻戶曉的普及程度,而3G時代的降臨,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后,無線互聯網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希望。讓我們大膽地預測:未來會出現另一個新興時代,那就是無線互聯網時代。
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奇跡之一就是新奇感會很快消失。在必須跟著無線互聯網時代走、沒有退路可以選擇的形勢下,我們還是聽到另一種聲音,無線網絡只是對有線網絡的補充和延伸,只是被當作一種邊緣的接入方式,并非網絡的主流。其實不然,在當下的網絡中,用戶對于無線網絡的期待勝于對有線網絡,對于加強無線網絡管理的要求更高于對有線網絡。
所謂無線互聯網,其實是一個建立在無線網絡基礎上的互聯網,它由移動無線網絡組成,以寬帶IP(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為技術核心,并實現網絡的手機數據雙向傳輸,可同時提供話音、傳真、數據、圖像、多媒體等高品質電信服務的新一代開放的電信基礎網絡。簡單地說,就是能讓用戶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獲取信息,進行商務、娛樂等各種網絡服務。
伴隨手機用戶數的不斷攀升和無線互聯網服務的不斷豐富,手機網民的數量正在持續增長中。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更多“移動”的網民流動性加速,國內很多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地鐵上、公交車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少人在乘車的時候用手機上網聊天、瀏覽網頁、玩棋牌游戲。可以說,世界上本沒有好與壞的區別,有的只是一種狀態和另一種狀態的比較,與傳統互聯網的激烈競爭相比,以手機為終端的無線互聯網屬于“新勢力”,但毋庸置疑,無線互聯網的發展潛力將會給我們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
從調查數據來看,截止到2010年6月底,全球網民大約19億,占全球人口30%,2010年全球3G上網終端用戶將達到5億,預計2014年終端數字會占到80%。要滿足數十億用戶的上網需求,單純靠PC互聯網已經不夠了,因為PC互聯網受終端和網絡的限制不能覆蓋到所有的用戶。未來十年將是3G產業疾速發展的時期,無線互聯網不僅是PC互聯網的補充,而是將取而代之成為主流的互聯網平臺。
目前,我國的無線互聯網的網絡基礎非常好,其網絡已經覆蓋全國,除了特別偏遠的地區,基本上可以保證網絡服務在全境都能實現。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繼3G的融合、電力設備融合和應用層融合之后,互聯網會有一個大的時代即將到來。引用官方的觀點,“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可以說,當前信息化發展的軌跡深深地烙刻著無線互聯網時代的印記。
無線互聯網不缺少技術,不缺少產品,但缺少對這個產業全貌的認識,找不到啟動的關鍵點,其產品價值的實現無法與商業結合。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行業、市場、品牌、產品、客戶和競爭對手,重新審視過去、現在和將來,考慮如何抓住商業成長的關鍵點(即盈利和持續盈利),考慮如何關注品牌的成長與長期贏利的關系,考慮規范市場的競爭環境等等。只要無線互聯網產業鏈上的政府、運營商、手機廠商們扮演著他們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有理由相信,無線互聯網要比傳統互聯網的生命力長很多。
無線互聯網是針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通信量和移動用戶數,即將發展起來的新型網絡和通信體制。中國的無線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在開放、分享等方面做得較低端,在內容和運用服務方面做得相對高端。但互聯網的市場是很大的,而且隨著開放幅度擴大和分享層次提高,無線互聯網一定會給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需求。
即將到來的21世紀第二個十年,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必定更加深刻,伴隨著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廣泛應用、高度滲透的信息技術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網絡更加普及并日趨融合,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相互交織,推動著全球產業分工深化和經濟結構調整,重塑著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無線互聯網時代的特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國家的高度關注,技術型企業的專注研究,行業內各階層代表的積極參與,一切都推動著無線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
無線互聯網一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它已經在2010年釋放出其真正的魅力,讓我們共同期待著它在2011年即將呈現的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