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有兩種東西最為豐盛:一是石油,二是陽光。石油輸出者的標簽與首都阿布扎比的名字緊密聯系在一起已經很多年了。現在,阿布扎比在華麗轉身,投資興建世界第一座“零碳城”。
阿布扎比位于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由海邊的的幾個小島組成。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語中“有羚羊的地方”之意。據說,從前常有阿拉伯羚羊在這一帶出沒,所以得名。
當全球在傾力應對能源不足與氣候變暖等環境保護問題時,隸屬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邦正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公司等合作一項“造城”計劃,投資220億美元,在距離阿布扎比市東南方11公里的沙漠區域圈地6.4平方公里,打造一座可容納5萬人的世界上首座實現“無碳、無廢物,無汽油”的“太陽城”。整座城市計劃預計在2016年前開發完成。
目前從設計規劃圖看,城外將覆蓋著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城內以便捷公交系統替代小汽車;居民所用的電力將由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轉換而成;由棕櫚樹和紅樹林組成的巨大的種植園將在城市周圍形成一個綠化帶,為生物燃料提供原材料,同時生物燃料這個新產業可以替代石油和天然氣,為這個城市的居民帶來收入。
這項在阿布扎比的沙漠地上的建筑工程資金來源是阿布扎比政府與一些個人投資者。政府領導者宣稱,修建這個名為“馬斯達爾”的太陽城,是因為石油是20世紀的產物,他們要用賣石油的錢在21世紀修建一座環保之城。馬斯達爾是全球第一個環保之城,建筑內的碳排放為零,能源的供給通過利用豐富的太陽光資源完成。這里還會成為1500個商家、50000個常住居民、以及40000個在此上班的人的“新家”。
馬斯達爾的建設目前已經破土動工,設計者是71歲的英國現代派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太陽城的用水量比同樣規模的傳統建筑少60%,用電量少70%。在馬斯達爾,汽車不允許進入,交通運輸改由一種通過鋰電池供電的設備完成。建筑內的廢水會被回收,經過處理后澆灌郊區的農田。政府對馬斯達爾給予厚望,希望項目完工后,可以提供70,000個工作崗位,并成為全球綠色科技的中心。項目的指揮中心是全世界第一個百分之百利用太陽能的辦公室,目前已經對外開放。
雖然阿聯酋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但馬斯達爾不會使用一滴石油。周邊的沙漠中將布滿無數太陽能光電板和反光鏡,豎立在大海與沙漠之間的眾多大型風力發電機組也將成為這里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阿聯酋的夏季每年長達9-10個月,太陽直射的地表溫度在50攝氏度以上。太陽城內將采用多種綠色降溫手段:第一,城內的林蔭街道縱橫交錯,提供林蔭的主要不是樹木,而是覆蓋在城區上空的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濾網;其次,城中將建一種叫“風塔“的裝置,利用風能、空氣流動和水循環形成一個天然空調;第三,密布的河道和噴泉也能降溫增濕;第四,街道設計得非常窄,一些地方甚至只有約3米寬,圍繞城區還種植了大量的棕櫚樹和紅樹,以減少陽光的直射。
另外還有12米高的城墻將“太陽城”圍起來,一如古代壯闊的城池。所有建筑限高5層,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這將是一座沒有汽車行駛的城市。來訪者把汽車停放在城墻之外,進城后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無人駕駛的公共電車。這種公共電車在半空中的軌道上行駛。人們從任何一個地方前往最近的交通網點和便利設施的距離都不超過200米,小汽車在這里將毫無用處。節能的設想甚至還惠及到城外,一種電動鐵路系統連接馬斯達爾城與周圍城市的交通。由于消除了汽車廢氣與建筑內的零排放,這里的居住環境簡直就是新時代的“桃花源”。
阿聯酋是世界最大石化產品生產國之一,卻投資興建世界第一座“零碳城”,這一讓人匪夷所思的舉措引人矚目。世界自然基金會“生活在同一星球”計劃負責人保羅·讓勒諾說:“阿布扎比今天踏上了新的旅程,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革命的中心?!弊尷罩Z對馬斯達爾城未來很有信心。“我們希望,馬斯達爾城能夠證明,人類生活各個方面——從工廠企業到學校家庭,都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這既讓人承擔得起,又充滿吸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