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改革長期考驗,在異常復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跡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付出了最大犧牲,作出了最大貢獻。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教育干部、教育群眾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黨史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重要內容。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做好黨史宣傳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隆重紀念建黨90周年,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便開設了專門的欄目,并且連續刊出3篇反映中共廣西黨組織成長與發展輝煌歷程的長篇紀實性通訊,即《在大革命洪流中創建廣西黨組織》、《廣西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篇章》和《堅持廣西團結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這是本刊今年宣傳黨史整體策劃中的一部分,我們計劃每期1篇,連載10篇,著重宣傳我們黨帶領廣西各族人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此作為紀念建黨90周年的獻禮,同時也是我們致力于發掘地方黨史資源優勢,與地方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地方的經濟文化發展相結合,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為地方的政治穩定服務,當好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和顧問,努力在廣西形成一種重視黨史、學習黨史的良好氛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黨史宣傳教育的“基地”和“品牌”的一種有益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廣西特色的黨史宣傳教育“品牌”,本刊亦成為黨史宣傳教育的陣地和平臺。
已經刊發的3篇黨史宣傳教育專稿使我們強烈地感覺到,這段地方黨史是中共廣西黨組織帶領廣西人民走過的一段波瀾起伏、輝煌曲折的艱難歷程。早在1922年初,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便派人到梧州建立了地方分團,1925年10月成立中共梧州支部,這是廣西的第一個中共黨組織。此后馬克思主義便在八桂大地迅速傳播,愛國學生奮起反帝救國,工人階級開始覺醒,東蘭早期農民運動興起,廣西逐漸成為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的重要省區,韋拔群則成為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1929年,鄧小平到廣西領導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組建了紅七軍和紅八軍,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共廣西黨組織高舉團結抗日旗幟,掀起八桂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開展敵后抗日反頑斗爭,成為堅持廣西團結抗日的中流砥柱,為廣西抗戰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在后面即將刊出的文章中,我們還將陸續介紹中共廣西黨組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同樣是波瀾壯闊,艱難曲折,回味無窮,富有啟迪。希望讀者諸君認真閱讀,細心品味,從中汲取巨大的精神食糧。
近日,中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于在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決定2011年在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的學習教育。這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方式,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重要途徑。我們一定要按照《通知》的要求,全面準確地把握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旗幟鮮明地揭示和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揭示和宣傳黨在長期奮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