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堵!堵!擁堵的交通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頑疾。總是堵,也不是辦法,總得想點兒招才行。
會飛的汽車
面對堵車,我們常常想像:車要是能飛起來就不會耽誤時間了。這個想像現在變成了現實。2010年7月,美國Terrafugia公司制造出陸空兩用變形車,美國航空主管部門日前開啟綠燈,允許這種會飛的新型汽車投入商業性生產。這種會飛的汽車能在30秒內完成從汽車到飛機的變形,駕駛員“足不出車”即可完成操作。
該汽車由曾在美國宇航局供職的工程師設計,美國馬薩諸塞州Terrafugia公司制造。處于“汽車模式”時,其時速可達145公里;雙翼展開進入“飛行模式”后依靠推進器作用,其時速可達185公里,加滿一次無鉛汽油可飛行805公里。雙翼折疊后,可以在普通車庫停放。制造商稱,變形車定金為1萬美元,目前已有70人交付定金,預定這款售價19.4萬美元(約合131.4萬元人民幣)的“會飛汽車”。
順風車
每天早晨,家住回龍觀的王永都會開著自己的大奔來到附近的公交站,向排隊等待公交車的人群喊道:“有去馬甸雙安的嗎?搭車不要錢。”這樣的事情,王永已經堅持了13年,從最開始遭遇白眼和不解,到現在贏得越來越多的信任,甚至有人在他的影響下也向別人提供順風車。王永的理想是,能使順風車制度化,讓越來越多的人實施。
在國外,拼車出行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在澳洲,政府鼓勵拼車出行,為此,部分城市還設有拼車出行專用車道,那條車道只供車內有兩名以上的乘客的車輛才可以使用,并且有完善的法律法規維護各方利益。目前,部分企業已經將拼車概念融入其自身產品設計中了。
立體快巴
立體快巴長什么樣?它猶如裝了“高蹺”的公交車,上面可載千余人,下面鏤空,小汽車在其“肚子”下可自由穿行。發明者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有洲介紹,每輛“立體快巴”分為4節,每節長10米。車體底層高度為2.2米,總高度4.4~4.5米,車身“增肥”至兩條車道寬,這樣車體下面的空間就能并行兩輛小汽車。
立體快巴行駛速度每小時約60~80公里,較一般公交快。它可與設在路邊的公交站或天橋對接,無論是直行、停站,都不會影響底下汽車的通過。太陽能和電能驅動也令這種車實現零排放。這項設計由聯合南車集團進行制造生產。北京門頭溝將試點運行。
改造自行車
在韓國,有個叫eungi kim的女孩子,設計了一輛名叫horsey的自行車,細看下來其實和普通的小自行車沒有區別,只是在車頭和車尾的部分加上了白馬的部分。設計者本人說這種材質很容易彎曲,所以想拗成什么造型都可以,不過能做出這樣俊朗的造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或許不久的將來,馬路上就會有許多“奇怪的兩輪動物”代替四輪汽車奔馳了。
以鄰國日本為例,14%的民眾把自行車當成主要代步工具,在愛好自行車的荷蘭,民眾自行車使用率更高達27%。在中國,從2003年到2009年,市民采用自行車出行的比例從34.7%下降到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