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商業時代:
花旗私人銀行發表的《2011財富報告》顯示,上海、孟買和北京的排名到2020年預期將大幅上升,不出10年,全球對富人在生活和投資方面最具吸引力的10座城市中,有6座將位于亞洲。
simonzoo 來自上海市
我的觀察是,真的富人不會來,而是在國外顯不出富裕的人會削尖了腦袋擠進來。我們公司的老外們普遍憂心忡忡:一方面不想回國,到處打聽怎樣才能獲得中國綠卡;另一方面,他們知道早晚要回去,問題是,他們的太太和孩子已經被寵壞,“太太們已經不愛做飯,外面高檔餐廳跟飯堂似的。孩子們已經不會自己做家務,反正有保姆。回到歐洲可怎么適應啊!” 這是他們的原話。
blueswan 來自廣東省深圳市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久不久還有沙塵暴,一天到晚塞車,哪里談得上宜居?香港也是差不多。上海稍微好一點。
liujunbaf 來自上海市普陀區
看來這個研究報告不值得相信!也許這些全球富人會來投資,但是生活的吸引力不會像描述的那樣。
chenxin27 來自河南省焦作市
油價越高越好,普通人無法承擔過高的燃油費用,就不會再開車,一來可以改善路面交通,二來可以節能減排。這樣不是很好嘛!!
lymforever 來自四川省成都市
那開貨車的怎么辦?你想沒想過企業的物流成本?這些最終又會算到誰頭上?
cnadac 來自北京市
現在的電紙書,包括E-ink類型的,能實現多點觸控的電容屏幾乎沒有,所以對于開一些圖形格式的例如PDF之類的沒有放大功能,還是比較吃力,還是iPad最優秀。但是iPad的功耗對比電紙書不充電可以看一兩個月,又要遜色很多。
Skyanywhere 來自上海市
我們需要這樣的書嗎?綜合了各種科技、各類元素、各式表現方法的書,由于是電子的,因此都可呈現,但文字本身不是應該有它本身的魅力嗎?因此,什么是“書”?或者說什么樣的書適合這樣子的電子化?什么樣的書在這樣的電子化后還能不限制讀書人的想象力?這也許是更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