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從品飲和保健兩方面來衡量,適合飲用紅茶、黑茶這一類的曖昧茶。而清香型的鐵觀音則有點像穿著淡薄的女孩讓人看了也不免愈發感覺到瑟瑟發冷。但是也有很多人偏愛鐵觀音清冽馥郁的蘭花香,要是也能在嚴寒時節隨心所欲泡飲那清韻蘭香,倒是能成全很多人心中的那點小遺憾。
于是有茶友設想了一個小試驗,找一款做青到位、湯質順滑的鐵觀音秋茶進行二度烘培,去掉浮躁的青澀,保留蘭花的幽香,讓胃和心情都跟著溫暖起來。
時間:午后
地點:清水巖茶莊
茶品:清香型鐵觀音秋茶,由于工藝上的特色,此款鐵觀音蘭香顯,口感濃稠綿滑,口味適宜,發酵程度到位,富含鐵觀音的濃厚韻味,符合補火的要求。
器材:烘焙竹籠、木炭等
試驗過程:先生炭火,把茶均勻平鋪在竹籠面上。讓每個顆粒都能充分受到高溫烘烤,再把竹籠架放在炭爐之上,要靜置不動,以免茶渣從竹籠的空隙處掉入炭爐中燃燒出現雜味而被茶葉吸附。竹籠也要放在相對干凈整潔的環境中,避免茶葉受周圍氣味影響。烘焙的時間選在下午,還要注意在旁照看,當天烘焙時間結束后用清潔袋封裝好茶樣,等待第二天下午繼續進行烘焙,這樣反復持續4天。
茶之原色
茶湯鮮綠,色澤清澈明亮,蘭花香顯,屬于傳統正味茶的中上表現。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這款茶的湯質水感,茶湯剛倒入透明玻璃茶盅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發現茶湯除了鮮綠透亮之外,還能看出它的濃稠度,輕輕搖晃湯水就像葡萄酒一樣能掛住杯壁,尤其在燈光下還透著油光。入口順暢,滋味稠厚綿滑,回甘較快,品之有物;葉片肥厚飽滿、柔軟,色澤均勻似翠綠綢緞。
試驗后
干茶:外型緊卷重實。由于培火中的走水,重量稍輕,色澤綠褐油潤。
茶湯:茶湯金黃,色澤透亮。
茶香:花果香幽然,微有焙火香,相較之前香氣來的顯、熟。
口感:粘稠度降低,入口更順滑,回甘強烈。由于剛培火不久,入喉微有淡淡“上火”的感覺,內涵越加豐富,別有一番風味
茶底:葉片肥厚飽滿,光澤度相較弱于培火前
很多茶友不喜歡在冬天喝清香型的鐵觀音,部分茶友認為滋味內涵不夠豐富,順滑度不足。把清香型鐵觀音進行文火慢焙是為了使成品香氣斂藏,增進茶香,彌補做青較輕、甜香不足的缺點,同時豐富滋味上的內涵。
經過對比,此款茶在經過文火慢焙后,香氣上明顯更加持久幽香,回甘更加迅速,口感在滋味的內涵上愈加豐富,入口順滑度也有所增加。在烘焙的過程中沒有用太高的溫度,也只是進行中度的補火,一來保留蘭花的香韻,茶湯的鮮綠,二來也能有效緩和清香鐵觀音的青澀感,適合冬季品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