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0年,上證綜指在7月的最低點為2319.74點,在近日的震蕩後,很多人會有疑問:上證綜指會不會直奔2300點呢?
上證綜指走勢幾何?
許多人有這個想法,主要原因是央行的貨幣緊縮周期沒有轉向或者緩和,其實,關於這個話題,基本面上不想多說什麼了。因為看空與看多幾乎都可以找出100個理由,本篇只是想客觀的根據技術分析做一個走勢上的猜想。當然,技術分析不是萬能的,但是當相信它的人多了,根據反射性心理預期,的確有可能影響大眾的思考模式。
自從大盤從3478點下跌以來,每一次波動(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是以abc的波動形態出現的。大的形態上沒有出現過5浪上漲或者5浪下跌。這就是說,自3478點以來,上證指數運行的是震蕩整理的走勢,只是震蕩幅度有大有小。這里面如果有發生什麼變數,必須有幾個條件:
1.貨幣政策開始緩和,不需要逆轉,只需要緩和;
2.指數下跌一段距離之後,籌碼已經松動,也就是從集中過度到分散;
3.上市公司業績開始超預期或者很多個股已經嚴
重超跌。
以上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指數開始上攻的契機,第二、三個條件是指數有行情的基礎。如果以上條件不具備的話,指數難以有像樣的行情。有人提出,也可以把社保基金的動向看做是入場的信號,什麼時候社保開始進場了,投資者再開始進場,這是市場行為分析邏輯,可以參照。
2300點的預測的確有點悲觀了一些。這就如同北方大旱,種子播上了,就是不下雨,沒有種子發芽的條件,沒有辦法,只能拔了重種,這就是戰術問題。如果你確定2011年還是應該種這些種子,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組合選擇,但播種時機需要跟蹤,2300點只是個數字,什麼時候市場給了信號,投資者再行動也不遲。
新年的理財規劃
虎去兔來,除了總結之外,也要計劃一下來年。所以,制定新一年的理財規劃就成了重中之重。 理財是一門學問,投資的過程有所得也會有所失,只有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才能在投資理財的路子上越走越寬,實現期望的目標。因此,理財也應先總結後規劃。「三贏投資」認為,無論家庭理財還是個人理財,投資計劃也應每年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修正,不斷完善,這些都需要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其實,一般的投資者可以分為五個步驟來制訂自己的理財計劃。
一、要善於分析家庭財務狀況。一份優秀的理財計劃,首先就要了解自己有多少「家底」可用作投資,利用新年來臨之際,對自己家庭的資產進行一下盤點,可分為以下幾類:1.現金資產:包括現金及各類存款;2.消費性資產:汽車、家用電器、自住房等;3.投資性資產:股票、基金、投資房產、期貨等;4.保全性資產:黃金、珠寶收藏品、人壽保險保單等。除了資產以外,家庭負債也是要做分析的,家庭負債一般來說有房貸、車貸、信用卡賬單、水電費賬單等。分析家庭負債情況,可以幫助大家在投資和還貸之間做合理選擇。
二、設定切實的理財目標。理財目標的設定,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定量地理清。年度目標多為購房、購車、國外旅游、進修充電計劃、子女上學等等,計算實現這些目標需要的開銷,以及實現目標的時間進度。
三、制訂可行的年度收支預算。把2011年的各項計劃所需的花費估算出來,預先安排資金來源。要預留彈性空間,根據固定收入和固定支出與下年度要達成的理財目標,以及特定收入(年終獎金)與特定支出(年繳保費、學費)來訂每月的收入與支出預算。按照理財目標發生的時間來安排資金,如果有資金缺口的話,就要考慮動用以前的存款或將投資性資產變現來解決;如果日常收支有節余,則要做好日常投資的打算,以免形成浪費。
四、善於自檢與外部環境分析。在年度計劃中,對外在經濟環境的檢視非常重要。對於2011年的經濟狀況,如果沒有自己的看法,可多找一些財經類的雜志和報刊,年底各大機構都會有相應的投資報告推出,或是多關注財經頻道,有助於及時了解國家經濟政策、世界局勢,從而做到「順勢而為」。根據上一年所做的總結,從中歸納分析出理財失誤的原因,是開始新年度理財計劃的必要條件。
五、配置大類資產。一般說來,資產主要分為三大類:權益類資產,以股票為典型代表的、投資收益主要由價格波動帶來的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其他個人資產。資產配置就是根據投資者本身對收益的要求、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市場形勢的分析判斷進行有效的大類資產比例劃分,確定了自己的風險屬性,然後就可以進行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