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圍堵中國不是什麼秘密,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問題。不僅美國人早已習慣,中國人也早已麻木。
但是,面對美國新一波圍堵中國策略,不但來勢洶涌,而且萬箭齊發、錯綜復雜,讓很多人霧里看花。因為美國圍堵中國策略已經采取了「新策略」......
美國利用實力拖垮前蘇聯
了解美國搞垮前蘇聯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當時對付前蘇聯的主要手段,就是「用實力拖垮」戰術。一方面推出「星球大戰計畫」,逼著前蘇聯與美國搞軍備競賽,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逼迫前蘇聯與其搞武器競賽,致使前蘇聯的國防支出占GDP比重20%以上(美國只有5%,但總量仍大於前蘇聯10倍),就是用經濟實力拖垮前蘇聯;另一方面則充分利用石油武器。前蘇聯當時的主要收入是靠西伯利亞的石油,美國先是在1970年代拉高世界原油價格(升幅12倍以上),在前蘇聯糧食大面積減產、經濟出現停滯、對「石油貨幣」依賴越來越嚴重後,美國於1980年開始讓國際石油價格大跌,以此「斷絕前蘇聯經濟後路」。在兩項手段交互使用後,前蘇聯終因「體力不支」而崩解。
前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瓦解後,美國成全球單一強權國家。除了象螞蟻一樣不斷吃前蘇聯的骨頭外,再就是揮舞著拳頭隔三差五教訓所有不聽指揮的國家,凡是有礙美國霸權的國家,美國都會毫不猶豫地進行進攻和打擊。隨後,美國五角大樓制定了一個新的「國防計劃」:「任何有條件挑戰美國的國家都被美國視為威脅」,因為美國要「重塑這個世界。」正在崛起的中國,毋庸置疑地成為美國新霸權戰略下「欲除之而後快」的戰略目標。不管是1994年的銀河號事件,還是1999年的轟炸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事件,以及2001年的間諜飛機入侵中國事件,都是美國軍事遏制中國的一部分。
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國傳統軍事霸權手段改變的新拐點。
一方面是「美國本土從不會被攻擊」神話的從此破滅,美國隨時會遇到新的敵人「無影、無形、無常態」的進攻。
另一方面,過去慣常使用的軍事霸權手段,以及用軍備競賽的方法對付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效果并不明顯。致使美國在繼續采用軍事圍堵中國策略的同時。更多的是「虛實結合的」「智慧強攻」策略——就是一套用來貫徹最終目標的方法。明確而言,就是變著手法尋找摧毀中國經濟增長的方法。以強大的耐性推行「組織上瓦解中國,經濟上搞垮中國,軍事上圍堵中國」策略,因為新戰略「不需調兵遣將」,「不用兩軍對壘」,「不用公開叫陣」,靠的是實力和智慧。
美國發現新的「致富之道」
做為世界單一強權的美國,目前最大的苦惱,是「位居強權首位,卻無法控制全球外交走向。有實力擊敗或阻嚇所有敵對聯盟,卻沒有辦法真正發號施令。」而像中國這樣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很自然地被美國視為威脅者。
再一方面,美國已經發現,隨著經濟全球化、資訊自由化、資金流動化,傳統國家利益模式開始改變,土地和人口作為國家力量最主要來源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以征服土地為目的的國家利益占有手段發生了改變,新的「致富之道」是在經濟實力和軍事勢力配合下的資本地位提升和大腦智慧運用。
這就是美國如今對華政策和策略的三個面向。
為了遏制和阻止中國發展(最理想狀態是搞垮)。美國一方面沿用傳統的軍事結盟方式圍堵中國,不斷地在中國周邊布建「軍事同盟網」,同時也在空中沿著中國周邊建設「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監視鏈條。與日本、南韓、泰國及臺灣等地都維持著區域性的(準)軍事同盟關系,美國的軍事部署向西延伸到日本海,向東則穿越中東,到達中亞地區,兩翼的終點都抵達中國的邊界。
另一方面則利用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操控全球經濟的能力「阻止」中國崛起。對中國采取「多手聯動」策略。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利用各種手段打擊人民幣國際信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GDP連續以7%速度增長,特別是在中國以出口和投資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策略下,由於美國對出口中國的種種限制,導致中美貿易逆差越來越嚴重,美國多次針對匯率問題說三道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簡稱Fed)主席本·貝南克(Ben Bernanke)稱,中國人民幣匯率過低會損害美國貿易,因而不利於美國經濟。人民幣匯率過低還會損害其他新興市場的利益。
美國認為,只有美國經濟恢復後,全球經濟才能復蘇。美國還認為,中國低估人民幣幣值,借此取得出口優勢。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表現強勁是實現美國經濟復蘇目標的主要障礙。
而真實情況并非如此,中美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種種限制,致使中國很多愿意從美國進口的產品都無法實現。再一方面,美國也一直推行低利息、低匯率政策,以刺激美國出口,危害其他國家的經濟。但是,美國并不在意自己與鄰為豁政策對世界造成的沖擊,只在意別國政策是否符合美國利益。特別是人民匯率問題,美國總認為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不符合美國利益,必須予以摧垮,而摧垮的最佳手段,就是逼迫人民幣匯率升跌無常,讓人民幣失去國際信用。可以預見的是,美國仍會千方百計地繼續施壓,包括鼓動全球輿論迫使人民幣升值,直到這個目的得逞為止。
與美國目的相反的是,中國應努力保證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提升人民幣的認可度,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使人民幣成為區域內的儲備貨幣,加大國際貿易協議中以人民幣結算的范圍。
二是利用美元摧垮中國經濟。
美國2010年底推出的二度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 2,QE2)政策,計劃在2011年6月底前,買入6000億美元中長期債券,也就是說,美國要在半年內將向全球市場投放6000億美元貨幣。除了QE2外,美國決定,每月還將購買大約350億美元國債以取代將陸續到期的抵押貸款債券。換言之,美國計劃在2011年6月底前,購買總值8500億至9500億美元國債。以上兩項之和,美國在半年內將至少投放16000億美元貨幣。美聯儲同時又稱,會在「一段長時間」內維持息口於零至0.25厘超低水準不變,并定期評估資產購買規模,暗示必要時進一步擴大量化規模。有專家預估,美國仍會有後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出臺,因為柏南克12月5日在接受訪問中就已經放話,不排除采行QE3的可能性。有專家預估QE4或許在接近2012年的美國下一屆的總統大選時推出,屆時,因應在野共和黨的強力挑戰,執政的民主黨或許得施行減稅政策。而奧巴馬政府為了補足稅收缺口,又必須靠聯準會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來達到目的。盡管QE3和QE4規模有多大迄今不知,但是,這種預期就足以讓全球震撼。簡單的說,美國就是要不斷印鈔票,不斷向世界撒出大量貨幣。就是要令全球流動性泛濫,要向中國輸出通脹,讓中國經濟泡沫越吹越大。
為什麼美國一而再、再而三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柏南克冠冕堂皇的說法是可保持低利率水準,保持低利率才會有更多人買得起房子,會有更多人能用房屋再融資而刺激消費,企業也會愿意進行投資,改善失業率。「繼續印鈔」、「繼續低利」之後,美國經濟可以向「正向循環」方向啟動。
而真實目的是向全世界釋放流動性,是希望全世界來認購華爾街苦思冥想出來的那些金融創新產品。美國采取此招的戰略,就是為了將熱錢輸入中國等經濟高增長的新興市場國家,吹大全球資產泡沫,讓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將成為美國流動性泛濫的「洪泛區」。讓全世界流通美國債大幅縮水,利用美元、美債掠奪世界財富。
德國財政部長就直言,美國亂印美鈔本身就是操縱貨幣。「美國的做法自相矛盾,批評中國操縱匯率,自己卻印錢人為壓低美元。」
中國已被美國綁架
由於美元主導全球貨幣體系,世界任由美國胡作非為而無能為力,美國制造的熱錢輸出政策,讓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如果任憑資產泡沫吹大,將令國內通脹壓力難以承受,如果選擇加息,那麼勢必會令大量熱錢涌入。當熱錢讓中國人民銀行感受到強烈的升息與人民幣升值壓力時,必須設法減少流通在市場上的貨幣存量,但又擔心影響實體經濟發展,任由熱錢在市場亂竄,勢必會帶來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壓力,影響普羅大眾生活。在美國新一輪熱錢攻勢下,大陸2010年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沖上4.4%,創下25個月以來新高,11月CPI升為5.1% ,國家發改委12月21日宣布調高石油產品價格,中國人民銀行圣誕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三季度新增外匯儲備1940億美元.....再再顯示,中國已經被美國熱錢政策綁架,只有被動接招,沒有能力主動出擊。正如美國財長蓋特納2010年11月16日所表示的「美國戰略」那樣,人民幣只有升值才會對抑制通貨膨脹起到關鍵作用。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人民幣升值,那麼所有使中國經濟迅猛增長的經濟壓力,將變成以通貨膨脹的後果收場,最後將出現資產和價格泡沫,對經濟體自身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
三是利用APEC牽制「東盟自由貿易區」。
如果說對人民幣匯率施壓和縱容熱錢侵襲中國,是美國阻止中國經濟發展的「明搶」,那麼,用APEC牽制「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就是美國射出的「暗箭」。
APEC本來已被美國冷落多年,隨著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緊鑼密鼓地進行,讓美國越來越感覺如芒刺在背。於是又重新拉抬APEC地位和作用,并利用2010年11月14日在日本橫濱召開第18次APEC領導人會議機會,不遺余力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形成。
在橫濱2010年APEC峰會召開前夕,國務卿希拉里到東盟拉攏越南和馬來西亞、赴澳洲夯實美澳同盟、恢復美新(西蘭)軍事關系。緊接著,奧巴馬又到印度和印尼,利用這兩個所謂最大的民主國家牽制中國。美副國務卿坎貝爾說,要把APEC改造成符合美國利益的「操作系統」。美國現在提出的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是另辟蹊徑,攪渾東亞一體化。一直躲在美國卵翼下的日本,在這個問題上也不負美國眾望,不顧世界各方反對,執意要在11月13日的領導人會議上大談日本要加入TPP的政策,決心同美國通力合作,要在APEC框架外建設一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區,讓中國處於尷尬和難堪的境地。
美國之所以要設法變APEC為實現其亞太戰略的「操作系統」,目標就是要破解「東盟自由貿易區」給美國帶來的不利局面,消弱中國在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作用和地位,最主要的是阻止人民幣在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扮演主要角色,以繼續確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不管中國人喜不喜歡美國對華政策,不管中國人如何評價美國損人利己政策,美國就是美國——為了美國利益,我行我素,簡直就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