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2010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詞是:“做人的低調一如名字——外德人和;做事的高調一如角色——‘開’路先鋒。”
的確,這個國家開發銀行的掌門人始終恪守著緘默務實的個性,一如他父親陳云給他起的名字。
1945年1月13日,陳云的夫人于若木生下一個男孩,按照結婚時夫婦雙方的約定——生了兒子由父親取名,那時,發電報習慣于用韻目代日。陳云常擬電報,所以對電報韻目極為熟悉。長子是在13日出生的,13日的韻目是“元”,所以陳云就給長子取名“陳元”。這“元”字還有另外兩層含義,即“元”月出生;“元”又是“第一”之意,也就是長子的意思。
由于戰爭需要,在陳元童年的記憶中,一家人總是忙著搬家,常從一處轉戰到千里之外的另一處,以致他和姐姐經常問父母:“咱們什么時候搬家呀?”直到陳云奉命調回中央工作,陳元和姐姐依然要問父母“什么時候搬家”,父母給他們一個肯定的回答,說不再搬家了,并告訴他們全國解放了。
新中國誕生后,陳云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經委員會主任及重工業部部長等職,陳元隨父親進入北京。陳云對子女的教育有兩個原則:一是讀好書,二是做好人。陳元在父親的指導下,從小就閱讀《馬克思傳》,高中和大學階段自學哲學,通讀《資本論》。
1964年,陳元高中畢業,他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1970年,他被分配到湖南一家生產電池的工廠當技術員。196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云有職無權,被安排到江西化工石油機械廠“蹲點”,當時,陳云四散于全國各地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先后來到江西看望、陪伴過他。陳元曾于1972年攜新娘孫玉黎來看望父親,并在江西舉辦了婚禮。婚禮非常簡單,陳元這次辦喜事,作為父親的陳云只給了200塊錢(據了解,陳云給每個孩子結婚用的錢都是一樣)。陳元的妻子孫玉黎,清華大學畢業,才貌雙全。可是不幸的是孫玉黎在1980年患上了癌癥,于1982年去世。1973年,陳元從湖南回到北京,在航天工業部第三研究院擔任技術員。后來,陳元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經濟管理專業,又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師從著名經濟學家馬洪和于光遠。1982年,陳元從前國家計劃委員會調到北京市西城區工作,他大膽地改建了西單商業街,把西單打造成商貿企業聚集的黃金地帶。
常言道:子承父業。當初陳云在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現在陳元走進金融領域,不少人會想當然地認為,這可能與他父親的引導有關。但陳元透露說,這并非父親包辦,而是個人的選擇。“我父親從不代替我們做任何決定,但他會對你工作當中做出的決定給予評價,然后對你做得好的給予鼓勵,有時候對你提醒一兩句,所以我們家幾個人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發展,都不是父母制定的、包辦的。”
不過,他并不否認受了父親的諸多影響,“作為他的子女,我們雖然和他長期生活在一起,但對他的思想,對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卻是在不斷觀察學習和思考中逐漸領悟的,是透過我們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體驗來逐步理解的。對他認識越深,他的思想和精神對我們的吸引力就越大。”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