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志趣的培養,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他生活環境的影響。說起撫順渾河邊愛好奇石收藏的老年人,他們很多都是因為生活在渾河邊,自小不知有多少次在河邊漫步、打水漂。河岸上,那些平滑光潔的小似卵、薄如餅的石頭,帶給他們無窮的快樂。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他們與石頭的情緣。
王慶生是撫順一家石化企業的焊工技師,2002年,他從熱火朝天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最初還真有點不適應。他家住在撫順渾河的北岸,憑窗眺望,渾河大壩盡收眼底。每天到渾河大壩遛彎散步,河灘上千奇百怪的鵝卵石把他深深吸引。他從渾河里淘來的石頭,今天一塊,明天一塊,被搬進家,擺放在窗臺上、柜櫥里。每塊石頭,他都依照奇石本身的象形、意境命名。為了集藏渾河石,王慶生東至東洲河,西到高灣水壩,甚至還涉足渾河上游的蘇子河,幾乎走遍了撫順段的渾河流域。幾年下來,石頭越攢越多,他就專門打了個鋁合金展柜,將自己視為至寶的精品陳列出來。對著自己的藏石,王慶生久看不夠、久立不累,每塊石頭都有它的故事,一看就是個把小時,令他浮想聯翩,心曠神怡。
退休老教師白鳳羽起初是在雙休日和節假日騎著自行車跋山涉水覓奇石,每當覓得一方奇石,要通過把玩、查資料、聯想、思考,才能為它取出一個好名來。取好名字后,他就開始把奇石制作成觀賞石。他的業余時間,全部都用于覓石、學習、玩石,他也被同事朋友稱為“玩石家”。27年來,白鳳羽幾乎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放在了跋山涉水尋找奇石上,他的足跡遍布撫順市的山溪、河灘。正是憑著這份執著,白鳳羽擁有了六百余塊奇石。他收集的奇石基本為渾河石。白鳳羽根據圖案不同把收集的奇石分為幾大類:文字石、人物石、動物石、植物石、奇特石。他的奇石曾得到古玩收藏家、號稱“石癡”、溥儀的弟弟溥任欣賞,并親筆給他留下“渾河奇石秀中華”的點評。在2004年奧運會期間,白鳳羽將一塊紅旗圖案的奇石送給乒乓球運動員王楠,寄托自己的奧運情懷。
沒退休前,王勝昌在撫順市教育部門工作。午休時,他就去河邊撿石頭。日久天長,王勝昌積攢的渾河石愈發多起來。在他收藏的渾河石中,有幾枚的來歷頗具故事性。有一對龍鳳圖案的奇石,很是令人刮目相看。這枚“鳳石”是藏友贈送的。王勝昌把它取名《鳴鳳朝陽》。自打有了“鳴鳳朝陽”,王勝昌在撿石尋寶的過程中,便有意無意地去找“龍石”,以期配對。真應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老話。2003年,王勝昌在與藏石友人的尋寶中,意外撿到了這枚“龍石”。出寶的地點就在東洲河的上游。老王喜出望外,遂將龍鳳兩石合置一處,取意“龍鳳呈祥”。他的另一枚渾河石《敢問路在何方》,因石上圖案極似《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師徒西天取經而得名。這枚奇石“奇”在人物形象惟妙惟肖,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王勝昌認為,收藏標志著一個人的情趣、修養甚至志向。斗室之中,掛上幾幅丹青字畫,就會添上幾分儒,幾案之上,放置幾枚奇石,就會透出幾分雅。石雖不語卻可人。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