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利比亞工作期間,人們常對我說,卡扎菲既是利比亞人民的領袖,也是一位孝子。卡扎菲孝敬父母的故事在利比亞廣為流傳。
卡扎菲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更感謝他倆為其施展才能創(chuàng)造了機會。的確,對一個在貧瘠的半沙漠地區(qū)放牧牛羊、駱駝為生的貝都因人來說,要養(yǎng)活6口之家已很不容易,但卡扎菲的父母卻咬緊牙關、省吃儉用,不僅將兒子送去讀書,還支持他的政治活動。卡扎菲在塞卜哈讀中學時因參加政治活動被開除學籍,他父親曾四處奔波,找關系托人情,才把他轉(zhuǎn)到米蘇臘塔繼續(xù)學習??ㄔ撇煌改傅亩髑椋趯W校學習和軍隊服役期間,一有空就回家探望雙親,給他倆帶回一臺收音機,1969年9月1日,卡扎菲的父母正是通過這臺收音機聽到兒子的聲音,知道兒子領導革命成功的消息。他倆剛聽到消息時,都瞠目結(jié)舌,但聽完后即欣喜若狂,直夸兒子有出息??ㄔ茍?zhí)政后,將兩老接到城市,與父母的關系一直很密切,但兩老不習慣城市生活,堅持要住老家的帳篷??ㄔ谱鹬厮麄z的意見,但仍不時地把他倆接到的黎波里住段時間,生活上做了妥善安排??ㄔ频哪赣H1978年去世,父親于1985年去世,享年九十多歲。
長期以來,卡扎菲一直保持著他獨特的生活習慣,愛住帳篷,喝駝奶,出國訪問,只要條件允許,他的秘書和警衛(wèi)也要為他帶上帳篷和幾峰母駝,天天擠新鮮的駝奶給他喝。卡扎菲在國內(nèi)的帳篷住處很多,具體數(shù)字和地點絕對保密。隨著條件的改善,帳篷已很現(xiàn)代化,成為貝都因傳統(tǒng)和先進科學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奇異混合物。帳篷內(nèi)彩電、冰箱、錄像機、組合音響等各種家電,金制地球儀、電話、手機、沙發(fā)、地毯,現(xiàn)代化辦公設備和起居設備等,應有盡有。
卡扎菲的衣著獨具風格,他平時愛穿傳統(tǒng)的阿拉伯大袍,夏天穿白色長袍,寬大透風,非常舒服;冬天,有時穿呢制金色斗篷,起到御寒擋風的作用,有時穿紅綢襯衫和蜥蜴皮的拖鞋會見客人,顯出十足的現(xiàn)代派。在正式場合,卡扎菲的衣飾相當考究,如穿上飾有穗子的白色海軍裝,再佩戴幾排獎章,顯得威風凜凜,或穿一套別致的國家元首服,顯得莊重大方,也有時身著裝有復雜拉鎖和紐扣的跳傘服,顯得輕松浪漫。他常自豪地說:“不論我穿何種服裝,都會流行開來。”有人開玩笑說,假如卡扎菲不是國家元首而去做模特,也一定會非常出色。的確,他身材修長,胖瘦適中,青少年時代練就了一副好體魄,執(zhí)政后,雖國事繁忙,但仍堅持體育鍛煉,散步、踢足球,打網(wǎng)球或到他的健身房鍛煉。
卡扎菲以處事當機立斷著稱,給人以風風火火的感覺,心血來潮時,會搞突然襲擊式出訪,這類故事流傳頗廣。一次,他突然提出要馬上到開羅去見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命警衛(wèi)和禮賓人員馬上為他安排直升機。助手說,負責出訪的衛(wèi)隊正在沙漠基地訓練,一時趕不回來。他卻堅持立即起飛,沒帶警衛(wèi)便爬上直升機,命令駕駛員馬上起飛。當他的飛機在開羅上空盤旋時,納賽爾總統(tǒng)才知道卡扎菲已到開羅。而在薩達特執(zhí)政埃及時,一天,卡扎菲突抵開羅,正值總統(tǒng)薩達特在國外訪問,聞訊后只好中斷訪問,回國接待這位不速之客。卡扎菲乘專機出訪,利方一般都安排兩架專機同行。1982年10月,卡扎菲訪華,派了兩架專機,至于卡扎菲乘哪一架專機,利方絕對保密,要待專機降落后才知。
1982年10月卡扎菲訪華,我擔任主要譯員,與他朝夕相處數(shù)日。他在參加完正式活動后喜歡找我聊天。當他知道我與他同庚后,與我交談顯得更加隨和。卡扎菲稱我為“翻譯兄弟”,我稱他為“領導閣下”。有一次,我無意中稱他為“主席閣下”,他立即加以糾正:“你最好稱我為‘領導人兄弟’。”
1977年3月卡扎菲不再擔任行政長官,但仍為國家元首,被稱為“‘九一’革命領導人”。卡扎菲對我說,他之所以不再擔任行政職務,是為了貫徹他在《綠皮書》中所闡述的“世界第三理論”。他送給我一套三冊《綠皮書》,當著我的面親筆簽名,并希望我好好研究一下他的觀點和論述。
卡扎菲結(jié)束訪華前,邀請我作為他的私人朋友到利比亞訪問,到他的帳篷里做客。我對他的盛情表示感謝,內(nèi)心卻認為這僅是客套話罷了,并沒當真。誰知過了一些時間,利比亞駐華大使約見我外交部副部長,專門商談有關我訪利的事情。外交部領導對此非常關心,批準我訪利,后因種種原因,我未能成行。人們常說,凡事都有緣分,1991年9月,我被任命為中國駐利比亞使館政務參贊,1992年初到任,使我有機會再次見到卡扎菲。
從1981年春夏開始,人們注意到,卡扎菲的衛(wèi)隊中出現(xiàn)了女保鏢。卡扎菲訪華期間,多次談到他的女保鏢。他與鄧小平會談時,有意識地主動談及這個問題。我陪車時,他也向我談及這個話題,他的中心思想是,中、利都是偉大的國家,歷史上都遭受過侵略,現(xiàn)在又都面臨挑戰(zhàn)。中、利兩國人民都是不屈的人民,都曾為民族獨立進行了英勇斗爭。為了戰(zhàn)勝敵人,利比亞人民必須武裝起來,實行全民皆兵,婦女也不例外??ㄔ普f,他帶這些女保鏢到中國,并要求盡量在公開場合亮相,其目的不是為了警衛(wèi),而是宣傳。他說,他對中國的警衛(wèi)工作信得過,也很放心。他想利用這些女保鏢向世界尤其是向西方顯示,利比亞是堅強的,正在實行全民皆兵,任何進攻利比亞的企圖都不會得逞。
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我與卡扎菲的幾名女保鏢有過交談。她們告訴我,她們來自不同的阿拉伯國家,在利比亞的黎波里女子軍事學院學習。陪同卡扎菲出訪是她們的一項特殊任務,一般是大家輪流擔任,但人員要經(jīng)過嚴格審查挑選。她們對能有機會陪卡扎菲到中國來感到非常榮幸,稱這是難忘的回憶。
我在中國駐利使館工作3年,其間,曾多次見到卡扎菲的一個女保鏢。據(jù)利方有關人員說,這位女兵是卡扎菲的秘書、禮賓官和保鏢,可見其身份之重要。還有一次,我看到卡扎菲坐敞篷車到某地視察,當車穿過歡迎的人群時,車開得較慢,卡扎菲的警衛(wèi)分散在車的四周,跟著汽車跑。車加速時,他們也加速跟著跑。在這些警衛(wèi)中也有女保鏢,她們始終跟著車,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
如今,我時常回憶起我在利工作期間的趣聞瑣事,腦海中展現(xiàn)出卡扎菲的身影。的確,他是位令人難忘的傳奇人物。
(時延春,中國前駐也門、敘利亞大使,中國阿拉伯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