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曲藝世家,馬志明從小就喜歡學相聲、唱京韻大鼓。1957年,他報考天津戲校,學唱小花臉。1961年轉(zhuǎn)到天津曲藝團,正式說相聲。相聲界不成文的規(guī)矩是,兒子不能拜老子為師,于是,馬志明成了侯寶林大師的徒弟。
當年馬三立被打成了“右派”,受父親連累,馬志明也被下放多年,回到天津后,34歲還是光棍一條。馬志明現(xiàn)在的妻子是唱京東大鼓的同事郝德寶幫他介紹的,女方當時上山下鄉(xiāng)剛回到天津,沒有工作,人樸實勤快。
相親那天,馬志明替劇團搬了很多道具,渾身臟兮兮的,衣服沒換就去了,沒想到女方看他挺順眼。兩人4月份見的面,12月就結了婚,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來講,兩人算是“閃婚”了。
1981年,妻子給馬志明生了個大胖小子。馬志明在家里雖然是長子,但他結婚晚,兒子生下來已經(jīng)是父親的第六個孫子了。馬三立喜歡女孩兒,希望馬志明夫妻能為自己添個孫女兒,一聽又是個男孩,就有些不高興。
馬志明讓父親為孫子起個名兒,馬三立想,大兒子的孩子雖然是長孫,但來得最晚,這一代人屬他年齡最小,長孫的年齡卻排行老六,那是六甲第一,就叫馬六甲好啦!馬志明對這個名字很滿意,覺得比自己這個大眾化的“志明”強多了。
馬三立一家四代都是搞曲藝的,傳到馬六甲這兒算是第五代了。人們都希望一代比一代強。所以,馬志明也希望兒子子承父業(yè),平時對馬六甲管教極嚴。
生長在曲藝世家,加上天資聰慧,馬六甲7歲就跟著父親學會了很多段子。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學一會兒便堅持不住了,就偷偷溜出去跟別的孩子玩。每次貪玩回來,都要挨父親一頓打。兒時的馬六甲對父親就是一個“怕”字!
馬六甲清晰地記得,在第四屆《津門曲薈》比賽中,7歲的他在唱京韻大鼓時,前后串了詞,雖然整個演出順利完成了,但是父親沒等他唱完就離開了。他頓時感到事情嚴重,不知將要受到父親的何種懲罰,他悄悄央求姑姑向爸爸說情。也許是姑姑的求情起了作用,回到家里,爸爸只踢了他一腳,整整半個月沒搭理他。
馬六甲10歲那年,父親的老搭檔黃族民叔叔給他捧哏,兩人合作了相聲段子《報菜名》,演出相當成功,連天津電視臺也經(jīng)常播放這個段子,十齡童馬六甲一下子紅遍了津門。人們見到馬志明就說:“哎,這是馬六甲他爸!”馬志明聽后,心里挺舒服的,他盼望的就是兒子能強過老子。
1992年,北京舉辦了一次全國業(yè)余曲藝演員比賽,上至八十來歲的老者,下至十幾歲的孩童,一起同場競技。那一次,馬志明讓10歲的兒子也參加了,馬六甲唱的是《紅樓夢》中《探晴雯》選段,因為唱得好,孫淑君、馬增蕙、魏喜奎等評委給他評了一等獎,后來這些藝術家們得知馬六甲是馬志明的兒子,還埋怨他不事先打招呼。
看著兒子小小年紀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表演天賦,馬志明覺得兒子將來肯定和他一樣,一輩子吃曲藝這碗飯。沒想到的是,因為祖父馬三立的“打壓”,孫子馬六甲最終放棄了走曲藝這條路的想法。
那還是1992年,天津市舉辦了一次馬三立杯相聲比賽。馬六甲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個兒童相聲《照貓訓虎》去參賽。初賽完了,他憑實力進入了復賽。
這時候,爺爺馬三立找到了組委會,說馬六甲不許進決賽。評委們都說:我們得看成績,如果說分高,自然就進決賽,甚至得一二三等獎都可能,您不能說不讓進就不進了。馬三立急了,說:“不行不行,要把‘馬三立杯’這‘馬三立’仨字摳下去,你愛給他幾等獎就幾等獎;要是有這仨字,他決不可以進決賽……”
就這樣,在爺爺?shù)淖柚瓜拢緛眈R六甲的分數(shù)都夠進決賽了,卻被硬生生地拿了下來。從那開始,馬六甲就把精力都放在了學業(yè)上,沒再刻意學曲藝。
或許不愿意沾前輩的光吧,馬六甲成年后,馬志明沒讓兒子繼續(xù)說相聲,而是讓他讀了大學。如今,已到而立之年的馬六甲在公安部下屬的一家消防研究所做了一名普通的檢測員。
其實,馬志明表面上對兒子非常嚴厲,骨子里卻充滿慈愛之情。兒子大學入學那天,他幫兒子安排好,還親自到回民食堂陪兒子吃了一頓飯,他覺得食堂的飯菜質(zhì)量不好,很替兒子擔心。
送兒子回來,馬志明心里不好受,眼淚巴嗒巴嗒往下落,妻子一向大大咧咧,心直口快,她問明情況,笑著對丈夫說:“你咋和老娘們兒一樣,說掉淚就掉淚呢!”
平時兒子在家,都是馬志明下廚,每餐飯都要做幾個菜,還得配個湯,現(xiàn)在兒子上了大學,他和妻子每頓飯都是湊和著吃。
馬六甲雖然沒有走上曲藝道路,但與生俱來對于相聲的喜好沒有改變,父親的不少相聲段子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2007年是馬志明從藝50周年,為了送給父親一個珍貴的禮物,從2005年開始,馬六甲有空就把父親的相聲段子由錄音抄錄成文字,然后加工潤色。
經(jīng)過一年半的精心準備,2007年,由馬六甲編纂的《笑匠雜笈》正式出版,里面收錄了父親從藝以來所有創(chuàng)作表演的相聲段子。馬志明接過散發(fā)著瀚墨清香的《笑匠雜笈》,深知兒子為此付出的艱辛。
在與“馬迷”見面的新書簽售會上,馬志明自豪地說:“兒子幫我完成了多年來的最大心愿,這本書是我從藝50周年的最好禮物!”當著讀者的面,他深情擁抱了兒子。
多年父子成兄弟。如今,馬志明跟兒子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有空,馬志明還跟著兒子學唱流行歌曲,并把這些歌曲充實到自己的相聲段子中。自己有了創(chuàng)作沖動,也和兒子一起討論。
2011年元旦前做客天津衛(wèi)視時,父子倆多年以后首度合作,表演了由馬六甲創(chuàng)作的相聲段子《足球明星》,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馬六甲說自己骨子里有著濃濃的相聲情結,雖然最終沒有走上曲藝表演的道路,但他今后會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相聲作品獻給父親,和父親聯(lián)袂演出是他最樂意的事情。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