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年人不適合炒股和購買基金,因為這兩種理財方式風險大,波動頻,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晌易觥盎瘛倍嗄辏瑓s是逍遙自在,不但“基民”當得有聲有色,優(yōu)哉游哉,而且囊中還小有斬獲,可謂“談笑間,盆滿缽滿”。
我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委托代理,授人以權。
4年前,我和老伴去銀行存錢時,看到銀行推出一項購買基金業(yè)務,詳細一問,覺得這項理財方式收益不錯,便當場購買了3000元錢的基金。當時,我們老兩口子連基金是什么東西都不懂,更別說其中的奧妙了,結果半年后,我們買的基金虧本了。3000元錢等于是我們交的第一筆學費。這筆學費不能白交,它讓我和老伴明白一件事:炒基金費心費力費神,也有風險。因為從購買基金的那天起,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隔三差五便跑趟銀行,打聽基金的行市,心里總像壓著塊石頭,活得一點也不輕松。這樣的晚年生活,即便日進斗金,又有啥樂趣可言?
于是,我和老伴商量:干脆找個基金市場里的“精英”或者讓銀行作為委托人,咱把錢委托給他們去 “炒基”。有了他們做代理,我們老兩口就可以不再操那份心、費那份神,騰出時間來自娛自樂。經過再三權衡,我們選中兩個委托方:一個是長期活躍在基金市場的內弟,一個是銀行。我們分別把2萬元、1萬元錢交給內弟和銀行,委托他們代為購買潛力基金。
3萬元拍出去后,我和老伴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地設計我們的晚年生活:旅游,養(yǎng)花,走親戚,練書法,扭秧歌,學電腦,寫博客,搞攝影,參與各類比賽……一天忙得快樂而充實。
每年的春節(jié)前是我們的“秋收季節(jié)”,只有這時,我們才會想起:“哦,我們也是基民!”這時候,內弟和銀行會把一年來的基金運行情況通報給我們:賠或賺。我們根據賠賺情況,再決定下一年的投資方向。委托代理運行三年多來,總體看效果還是不錯的,賺的總比賠的多,大概也有一兩萬元的收益了。委托代理讓我們在清閑中看到了“錢途”。
當上悠閑的“基民”后,不用再跑銀行,不用再問行情,不用再擔心賠錢,不用再為市場波動而提心吊膽了!心靜自然胖,我和老伴吃得香、睡得好、玩得投入,晚年生活忙并充實著,一年下來,每人均添了七八斤的膘!而且,我們還外出旅游了多次,參觀了上海世博會、北京的水立方和長城,圓了大半輩子的夢。作為悠閑的“基民”,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省下精力去鉆研別的知識;心緒平穩(wěn),少得疾病等。就我和老伴來講,因為一個“閑”字,給了我們晚年以最大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度。使我們“身在基海”卻又不受“基擾”的情況下,享受著時尚而快樂的晚年。前不久,老伴歸納總結的《遼南民間秧歌漫談》一書的書稿已送交出版社,春天即可出版;我則被縣老齡委評為“全縣十佳健康老人”——這,也算是“悠閑基民”的一種額外收獲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