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老”是一個新名詞
比如,兒子穿著新潮,回家后仍陶醉于自己在街上的回頭率時,“憤老”看后就會很生氣:“這毛衣怎么這么短?里面長了這么一大截?”兒子說:“你不懂!”“憤老”嘲笑道:“什么我不懂?這就是皇帝的新裝!下次這樣不準出門兒!”
在醫(yī)院門口,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朝身邊的年輕人大吼:“你不要看不起我!”說著,拿著拐杖往別人身上招呼。老人的兒女臉上充滿無奈,一邊跟被打的年輕人賠不是,一邊瞪著打人的老爸:“爸,你不要‘每天’亂打人好不好?”“每天”二字所包含的心酸,讓人笑不起來。
無論是先天性“憤老”還是后天性“憤老”,他們的形象都跟“憤怒”畫上了等號。
了解“憤怒”背后的易燃點
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心理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有的老人性格變得比以往更加暴躁,常為一點小事暴跳如雷。老人的親屬和老人自己都要理解這種心理上的變化,才能減少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專家指出,老人的怒火背后,有以下幾個心理層面的“易燃點”。
易燃點一:自我中心加強。很多老年人在年輕時忽略了自己,到了老年以后,往往會轉(zhuǎn)而呼喚關(guān)愛,呼喚關(guān)注。我們經(jīng)常聽見一些老年朋友抱怨:我身體不好,就是這些年讓你們給累的!潛臺詞是:你們現(xiàn)在應該回報我,關(guān)心我,愛護我。
易燃點二:難以接受新事物。老年人已有一套價值系統(tǒng)和經(jīng)驗系統(tǒng),如果去接受變化發(fā)展的新事物,需要打破原來的系統(tǒng),這對老年人來說有很大的困難。當有新鮮事物走進他的生活時,他會本能地抵觸。如果強迫他馬上接受某種變化,容易觸發(fā)矛盾。
易燃點三:固執(zhí)己見。老年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他們特別希望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指導教育子女和年輕人。因此,對年輕人前衛(wèi)的穿著,很多老人看不慣。
易燃點四:遇事容易急躁。中國有句古話說,老小孩,小小孩。有時候,老年人想要實現(xiàn)什么愿望,那種急迫的心情,不亞于幼兒園的小孩。比如,有的老人怕亂,喜歡自己住,又盼著子女來看他,等孩子一家子真的來了,他又嫌鬧,又會希望孩子們趕緊走。
學會管理自己的“憤怒”
無論是發(fā)脾氣還是生悶氣,對老人的身體健康都不利。對老人而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身心愉快才是長壽之道。
專家建議,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法,緩解怒氣。生活中。難免有一些人和事物對我們造成不良的刺激。對于老年人來說,比較智慧的辦法就是有預見性地避開這些刺激,眼不見心不煩,當怒氣即將爆發(fā)時,要首先想到這對自己的健康極不利,為了自己的健康也要把怒氣控制住。
更主動的辦法是,給自己提出任務,自己做自己的司令官,堅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個人的感情。愛發(fā)怒的人不妨搞個座右銘,如“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發(fā)怒是無能軟弱的表現(xiàn)”等等,通過這樣積極的自我暗示,便可以獲得戰(zhàn)勝怒氣的精神力量。
此外,自我按摩頭部或太陽穴十秒鐘左右,能夠緩解憤怒帶來的肌肉緊張;喝一杯熱茶,或者用冷水洗臉,閉目深呼吸等方法,都有助于消除怒氣。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