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現在有很多人為了美麗等原因一次拔除多顆牙齒,或是拔牙前后不懂得如何護理等引發了各種不適,繼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人們對拔牙和護牙的知識總是一知半解,本期就來為大家細細解說拔牙那些事。
哪些牙齒需要拔除?
牙拔除術的適應癥是相對的。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很多原來需要拔除的病牙可以經過治療而恢復功能。
1、牙體由于嚴重齲壞(“蟲牙”)等使牙冠大部缺損,牙根及根周情況欠佳,不能修復。
2、不能用根管治療等方法保留的嚴重根尖周炎病變者和沒有治療價值的晚期牙周病牙(牙齒松動厲害)。
3、引起鄰牙齲壞或反復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但如鄰牙已不能保留,青少年應采用正牙牽引或移植該阻生牙于鄰牙缺牙處。
4、影響功能及美觀、引起疾病或創傷等的錯位牙,因頜骨小沒有間隙不能用正牙方法矯正;位置不正或妨礙美觀和功能的多生牙;臉部肌肉較薄時拔掉智齒,臉部有變瘦的可能。
5、無功能牙齒。如拔除下智齒已拔除或缺如的對應上智齒。
6、影響恒牙正常萌出的滯留乳牙應盡早拔,以免造成恒牙錯位排列。現在兒童食物越來越精細,對口頜系統的刺激越來越小,結果往往出現恒牙已萌而乳牙賴著不走的情況。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無恒牙或恒牙阻生時,如乳牙無松動且有功能,則不必拔除。
7、創傷。因外傷牙折裂至齦下,或同時有根折,不能保存者。骨折線上的牙,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一般應盡量保留。
8、治療需要。因正牙需要進行減數的牙;因義齒修復需要應拔除的牙;放療前為預防嚴重并發癥而需拔除的牙;良性腫瘤或囊腫波及的牙,因不能保留或因治療需要而應拔除者。
什么情況下是不能拔牙的?
嚴重高血壓血壓高于180/100毫米汞柱。
心臟病比如近期發生的不穩定性心絞痛、心律失常等。
血液病患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貧血、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人拔牙會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礙,而引起出血,必須拔時應在內科控制病情后實施。
肝病、重度肝炎這些人多有出血傾向,拔牙后可能出血不止,此種病人應在保肝治療后,輔以凝血藥物,再行拔牙。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拔牙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病情加重,不可輕易拔牙。但對于無法保留的牙齒,因其在一定程度上與糖尿病互相影響,可促使糖尿病惡化,或者對身體有其它不良影響。
腎病急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
月經期可能引起代償性出血和感染。
妊娠期婦女妊娠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避免引起流產和早產。
惡性腫瘤如牙被腫瘤累及,單純拔牙可能激惹腫瘤引起擴散,一般應與腫瘤一同切除。放射治療前,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應在放射治療前至少7~10天拔除或完成治療。在放療期間和放療后3~5年應禁止拔牙,以免形成放射性骨髓炎。
急性炎癥期炎癥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拔牙很容易引發感染擴散。
神經精神疾患主要為合作問題。如帕金森病,經常有不隨意的活動;大腦性麻痹,有痙攣狀態。一般需使用全麻,方可進行拔牙。
拔牙禁忌癥很多也是相對的,一定條件下,例如大夫水平高,已經經過相應疾病的控制處理,可以轉化為適應癥。如較重的心臟病,經處理病情穩定后,拔牙仍可進行,并且現在麻醉手段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全程鎮痛效果,甚至連打麻藥本身也可以做到基本無痛,再加上一般不敲、不鑿不使用“暴力”、微創拔牙,無對心臟病患者的惡性刺激,一般而言,心臟病患者如果心功能尚可,是可以耐受拔牙手術的。
拔牙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該拔的牙應該盡早拔,這樣可使病牙對患者造成的損害最小化。
臨床上常常遇到這種患者,某個牙周圍有炎癥,該牙作為病因牙需要拔除,但礙于感染,遲遲不拔;有的患者牙疼時想起拔牙可能當時不宜拔,可當急性炎癥控制后又不想拔了。及時在敏感抗菌藥物的保護下拔除病灶牙,這樣才有助于炎癥控制,縮短病程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若過分考慮炎癥的發展階段,認為急性炎癥期不宜拔牙,則炎癥繼續發展,在口腔、皮膚形成瘺管,甚至形成彌散性骨髓炎、敗血癥等等,就會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蛘呒词故褂昧舜罅棵舾锌咕幬铮捎诓≡顩]去,也只能控制急性炎癥,使其變成慢性。一遇到抵抗力降低,感染會再次急性發作。這樣一來二去,藥物的肝腎損害就產生了?;蛘哂捎陂L期的慢性刺激,在患者50歲左右時最終得了牙齦癌。
事實上,炎癥期應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如有無敗血癥)、手術難易程度等全面考慮決定能否拔除病灶牙。若患者全身情況較差或手術復雜、損傷大,應暫緩拔牙。相反,若患者全身情況良好,手術損傷小,此時在抗菌藥物的有效控制下拔除病灶牙,有利于膿液引流,使劇烈的疼痛迅速緩解,炎癥亦能迅速好轉或治愈。
另外,空腹不宜拔牙(注意保證早餐提供足夠的熱量),以避免局麻時出現低血糖昏迷。還要注意減少拔牙前體力消耗。一般局麻拔牙對糖尿病的影響較小,不影響糖尿病的原有治療。糖尿病接受胰島素治療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時進行。
建議女性懷孕之前到口腔科去做一個檢查,早期發現該拔的牙盡早拔除后再懷孕,以免出現上述不該拔牙時間必須拔牙的情況,就是分娩后也要三個月以后拔牙才較合適,還要考慮哺乳期用藥對嬰兒的影響問題。
該拔的牙一次拔幾顆合適?
如患者沒有拔牙禁忌癥,應根據患者全身情況、手術難易程度等全面考慮決定拔牙的數量。若患者全身情況較差或手術復雜、損傷較大,可一次先拔一顆。相反,若患者全身情況良好,手術損傷小,此時在抗菌藥物的有效保護下可以多拔除幾顆牙,甚至全部該拔的牙,這樣可以縮短病程、減少用藥(省錢、省事和盡量避免藥物對肝腎的損害)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體說就是有咬合功能的,分左右兩側兩次拔除,甚至可以一次全拔(無痛的情況下一次拔一顆和一次拔全口沒區別)。
拔牙前、拔牙時和拔牙后如何更好地配合醫生?
拔牙前
最好先吃點東西??崭拱窝酪壮霈F暈厥現象,并且拔牙后吃東西也不舒服。
最好先仔細刷下牙,拔牙后24小時是不能刷牙漱口的。
對于拔牙后容易出現感染的(比如局部本身就有感染、困難拔牙手術)的患者最好術前就吃抗菌藥物。
拔牙時
只要放松心情,與醫生配合好就可以。
拔牙后
拔牙后創口上的紗布或棉球需咬0.5~1小時后才能吐去,24小時內唾液內有少量血液屬正?,F象。
拔牙后可取半臥位休息,不要平臥,不能馬上洗熱水澡,以免創口出血。
拔牙后2小時才能飲食,1~2日內可吃流質或半流質,不吃過硬、過熱的食物,不能用吸管進食以免口內負壓使創口內的血凝塊脫落引起出血。
拔牙后24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不飲酒、不吹樂器、不吮吸、舌舐或用手指觸摸創口、不漱口以免拔牙創內的血凝塊脫落出血。
麻醉藥效消失后,拔牙創口略有疼痛,一般不需服藥。若有發熱、疼痛劇烈、腫脹或大量出血則應及時就診。
除了智齒與多生牙,一般成人拔牙后需安裝假牙,大約拔除后2個月可去醫院安裝。
拔牙牙槽窩感染,多發生在術后3~4天,牙槽骨壁失去血塊的覆蓋而暴露,疼痛明顯,伴有腐敗惡臭,醫學上稱 “干槽癥”,應馬上進行治療。
復雜拔牙傷口縫線一般可在5~6天拆除,術后可適量服用止痛、消炎藥物。
拔牙的種種誤解
拔掉一顆牙,松掉一大片
拔牙后鑲牙應在半年內進行。超過半年,相鄰的牙齒會向缺牙間隙傾斜,對面的牙齒會伸長。人們認為拔牙會導致周圍牙齒的松動,其原因就在于牙齒拔除以后沒有及時的修復缺失的牙齒或使用了不恰當的修復方式,導致周圍牙齒牙周炎的發生和發展,使其松動。
拔除智齒會使前面的牙向后倒,并出現松動?
一般來說,我們的牙齒在一生中都在不停向前移動,而位于牙列最末端的智齒拔除并不會使前面的牙齒松動。
我的牙不好,等全拔了鑲全口
口腔內能保存的牙齒越多,即使是牙根(保留一顆牙周膜完好的殘根可保持對牙槽骨的生理刺激,防止牙槽骨萎縮,延緩衰老),修復缺失牙的難度越小,修復的效果也越好。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曾提出“8020計劃”,即80歲應保留20顆能正常咀嚼的真牙。
拔牙很疼,讓它自己掉吧
讓一顆需要拔除的牙保留在口腔內會帶給我們很多潛在的危險,可能由于疼痛導致患側牙齒不能使用,偏側咀嚼,引起面部不對稱,引起下頜關節不適,嚴重時甚至導致關節的破壞;使患側的其他牙齒也跟著損壞(咀嚼有自潔作用,不用的一側往往口腔衛生差)。如患牙的牙槽骨吸收多于根長的2/3不及時拔除,牙槽骨會進一步吸收和喪失,不利于后期修復。
牙齒痛、松動就要拔掉
牙齒的疼痛、松動可以由很多因素引起,一般可以通過對因對癥的牙體、牙周甚至鑲復的治療保存。牙齒拔掉以后會引起咀嚼功能的喪失、鄰牙的移位和美觀的缺損等。
拔牙對大腦不好
牙神經是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的末梢神經,拔牙對大腦沒有什么影響。
中午不可拔牙,否則會血流不止
一天中,人的血壓有高低,大概在中午時分會偏高一些。但是,一般來說找經驗豐富的大夫拔牙損傷很小,根本不必擔心流血的情形,即使有,醫生也可以馬上止血。不過,對一些病人來說,選時間拔牙還是有好處的。例如腎衰病人進行血液透析后,必須間隔6小時才能拔牙,因為血液透析時使用的抗凝血劑會影響拔牙后的止血,因此必須等藥效退掉后再拔牙。
如何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決定著牙齒甚至身體的未來。
使用牙線
牙縫里若有食物嵌塞,應及時用牙線(牙簽較硬易對牙周造成破壞)剔出,不然長時間對牙周有刺激,還容易長齲。
飯后溫水(37℃左右)漱口
進食后口中易產酸,使牙齒外層的堅硬組織脫礦軟化,因此提倡在進食和飲用酸性飲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1小時后待牙體組織再礦化后再刷。如果實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
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
刷牙之后,不要再進食。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間隙刷。對于剛出生至7個月大的嬰兒,母親應在每次喂養后,將食指用清潔的紗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溫開水輕拭舌頭、牙齦上的食物殘渣;對于7個月至1歲半的小兒,乳前牙開始萌出,每次進食完畢都應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長帶著刷牙(會漱口時即可使用兒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歡模仿這一點,逐漸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采取防齲措施
氟可以預防齲齒。但兒童時期氟素過多不僅會妨礙牙齒的發育,甚至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較高,成人可經常飲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兒不宜自行使用)。
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防齲必須控制食糖量,同時飲食要講究粗細搭配。兒童應改掉兩餐間吃甜食的習慣,特別是睡前吃糖的習慣,也不要讓幼兒含著奶頭或糖果睡覺。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少抽煙甚至不抽煙
抽煙可以刺激牙齦,同時也是造成口腔黏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避免牙齒承受過重的壓力
盡量不用牙齒咬食過硬的食物。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平時要注意經常自我檢查或相互檢查口腔。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在光線好的條件下,面對著鏡子,張口檢查牙齒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為潔白或淡黃色,且有光澤。凡牙面呈白堊色、無光澤就是齲病的早期表現。此外還應注意牙齒有無形、質的改變。
兩個人相互檢查比較好。一個人使用筷子將另一個人的頰、舌側牙面暴露出來,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無齲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對冷、熱刺激敏感時,應警惕齲的可能,此時應及時檢查。
請口腔醫生檢查的具體時限標準:一般0~5歲的兒童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個月)檢查一次。由于兒童的乳牙齲病發展得很快,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現情況,及時就醫。
每年找牙醫洗牙1~2次。我們有一部分牙間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細菌及食物的細小殘渣在牙面上日積月累,并逐漸層層礦化(實驗證明菌斑24小時就可以鈣化,這是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的理論基礎),最終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導致牙齦炎,隨后病變擴展到整個牙周組織,造成牙槽骨破壞,牙齦退縮,牙根暴露,導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損傷牙齒,還有防齲齒,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處。
兒童不良習慣與牙列畸形
兒童的口腔不良習慣可能會引起多種牙頜畸形。這些不良習慣包括:
吮指習慣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處,會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導致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出現圓形的間隙——開牙合;另外會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
伸舌習慣指舌尖不停地舔牙,如果常將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間,會導致開牙合;舌前伸抵觸下前牙可使下頜向前移位,形成下頜前凸畸形,俗稱“地包天”;舌同時抵觸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導致雙牙弓或雙頜前突。
咬唇習慣咬上唇造成下頜前凸,上牙擁擠并向舌側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頜后縮,下牙擁擠,上牙前凸呈“鳥嘴狀 ”。
偏側咀嚼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
咬物習慣可導致頜面發育異常及面部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