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租賃行業,特別像十年之前的經濟型酒店行業。”
近來人們走在廣州街頭,幾乎每隔一段就會看到七天酒店的黃色宣傳臺,這次他們不是來發展會員,而是賣力推廣七天的酒店+租車服務,瑞卡租車就這樣闖入人們的視線。
原來就在神州和一嗨兩租車巨頭酣戰之際,7天連鎖酒店CEO鄭南雁潛心發力,謀圖租車行業一杯羹。早在2009年5月,鄭南雁便和7天的三位部下吳海兵、林粵舟、黃驥,并從成都力邀IT技術出身的潘勇,共同成立廣州瑞卡租車有限公司,并于去年底將之改制為“廣州瑞卡租車股份有限公司”。鄭任董事長一職,原7天副總裁黃驥任CEO。
在越來越熱鬧的汽車租賃市場,稍微上規模的企業都在追求“大而全”的一站式服務,從代駕到自駕,從企業客戶到私人客戶,從微型車到豪華車,以及異地換車等等。
但瑞卡選擇了經濟型租賃市場。瑞卡租車公司現在的形態是這樣的:門店就是在7天酒店大堂內的門口旁邊,實際上門店也只是一張桌子而已,只有3種車型可以選擇,只有自駕業務。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不久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2010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的總規模達人民幣182億元左右,過去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約達31%,預計到2014年,將達到380億元左右,2010年-2014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0.2%。
不過,高速增長的市場背后,是過于分散的市場布局。目前中國估計有5000多家租賃企業,其中50%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平均車隊規模少于50輛,80%的企業甚至少于20輛。而包括神州、一嗨等租賃行業的前5位,只是占據了8%的市場份額。
“現在的汽車租賃行業,特別像十年之前的經濟型酒店行業。”黃驥敏銳地察覺到了汽車租賃市場的發展潛力,并嘗試將經營7天酒店的一些經驗移植到汽車租賃行業。
黃驥坦言,瑞卡租車的定位也部分借鑒了7天的經驗,“從紅海垂直切割,創造一個廣闊的藍海,將其做深做透”,這是7天酒店的成功經驗,也是瑞卡租車的發展方向。
除了借鑒7天酒店的經驗之外,黃驥表示,瑞卡租車也汲取了美國等國際汽車租賃行業的很多經驗。短期自駕是國際汽車租賃行業的主流業務類型,占了行業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這種模式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僅有18%的市場份額。未來,在租車價格不斷下探的情況下,短期自駕需求將會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
和經濟型租賃的定位相適應,瑞卡租車采取了標準化的業務模式,黃驥將之稱為“漢堡包”式的標準化作業,只選擇了自駕一種業務類型,只有三種經濟車型供出租,也沒有異地還車業務,并推出了準點交車制度。
這種“麥當勞”式標準業務模式,簡化了瑞卡在車輛管理等方面的運營,員工只要稍一培訓就可以在總部IT系統的支撐下,獨立開展工作。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了運營開支,從而能夠支持其低價位。
相對于神州和一嗨13000臺和6000臺的汽車保有量規模,鄭南雁坦言,只有230輛車和11家門店的瑞卡規模還是很小,但同時他也躊躇滿志:“我們精準定位在200元以下的經濟型租車市場,建立華南地區優勢,而后往北滲透。”
提問:租車市場雖然說是紅海,但市場集中度卻遠不夠高,仍很分散。瑞卡租車不急于擴張,一開始就選擇細分市場進行定位,是不是過早?而且選擇的短期自駕市場,現在還是處于預期階段。其它租車公司在資本的助力下,也可能很快把這個細分市場覆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