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審計署發出《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充分發揮國家審計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作用,審計署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審計工作實際,起草了《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審計問計于民,彰顯的是求“真經”的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已是眾人皆知的“秘密”。我們黨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就是“群眾路線”,審計決策如果“問計于民”,措施才能得當,貫徹落實才能得到群眾擁護。現如今,有少數審計工作者單純依靠專家經驗、學術知識。誠然,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廣大群眾中同樣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審計問計于廣大群眾體現了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正確方針,是求取“真經”的正確選擇。
審計問計于民,彰顯的是審計求進步的決心。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里,審計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一日千里,廣大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也向著高端化、綜合化方向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各類經濟問題。一方面,審計取得的成績讓人交口稱贊;另外一方面,上至中央下至基層群眾都對審計工作抱以巨大的期望,這不僅僅給審計工作者們帶來了肯定和鼓舞,同時還帶來了更大的責任和壓力。對此,審計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以保障“十二五”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審計人廣開言路,開張圣聽以謀求提升自我的決心。
審計問計于民,彰顯的是審計求變革的決心。近年來,國家一直致力于改善傳統的機關體制和機制運作模式,漸進式的變革過去行政機關對上負責為對下負責的行政工作理念,力爭將過去封閉式的行政工作模式逐漸變化為對社會、對民眾公開。這里,審計向全社會發布征求意見的通知彰顯了審計人開闊四方視野,欲借八面“東風”的大轉變。審計工作要想做的好就不能閉門造車,將自己束之高閣,不能也不可能脫離廣大基層的實踐與經驗。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近年來,審計系統一直著力提升審計人的學習能力、學習素養,然而這還不夠,所以,才向全社會征求意見,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協力才能打造覆蓋全社會的審計免疫“天網”。
全國政協副主席、審計署前審計長李金華曾說過,“審計中發現的因決策不周、管理不善而造成效益低下、損失浪費等問題,其危害性有時并不亞于貪污腐敗”。只有“問計于民”我們才能避免做“決策時拍腦袋。執行時拍胸脯,失誤時拍屁股”的“三熱”干部,才不會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巨大的損害。是的,十二五規劃的藍圖已經開卷,如何能使其鴻圖一展?審計的問計于民必是有力的助推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