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審計環境不斷變化,國家審計也面臨諸多挑戰,各類違紀違規問題和職務犯罪涉及的地域越來越廣泛,手段越來越隱蔽,技術性和專業性越來越強。當前,各級審計機關,由于彼此各自為戰,審計資源難以整合,審計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也還很低,甚至是空白。導致審計資源不足與浪費的問題并存,信息不靈、資源不活的狀況已經對審計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在這種形勢下,為實現審計的免疫職能,審計機關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各級審計機關之間的協作,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資源,全力建設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實現全國各級審計機關的縱向和橫向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
各級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審計信息資源,這些審計信息資源當中有一部分是審計機關由于本身職能權限的限制不能夠利用,但是對上級審計機關來說,有可能是重要的線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因此,必須加強各級審計機關縱向和橫向聯系,建立審計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一是建立全國一體化專業審計信息網絡,加大信息資源共享力度。劉家義審計長在2010年全國審計工作會上指出,中國審計的出路,關鍵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關鍵在于數字化。現在財政、稅務、社保、電力等多行業已經廣泛使用計算機,實現了會計電算化和系統內部計算機聯網,審計機關的各自為戰對今后審計工作將會形成桎梏。因此,針對計算機審計中存在各自為網,信息閉塞的現象,審計機關應采取措施,加強各個審計機關在計算機審計上的交流,建立署、省、市、縣四級一體化審計信息網絡平臺。實行上下級審計機關審計數據信息交換,合理整合審計資源,實現審計信息的有效共享。
二是審計線索報送機制的建立。目前,各級審計機關只是同本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級審計機關之間的審計信息共享機制還未建立。譬如像我們基層審計機關在日常審計中經常會發現許多上級部門利用其專項資金審批、撥付等權力進行尋租,讓其下屬單位用買來普通收據按撥付專項資金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費,他們有可能把這些資金放在賬外,設立單位“小金庫”,而這些是上級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很難發現的。因此,各級審計機關應當搭建信息平臺,建立審計線索報送機制,將審計中發現的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以審計線索的形式報送上級審計機關,實現審計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審計成果利用和開發。
只有積極推進審計工作一體化建設,將各級審計機關構建成統一的整體,實現審計資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和協調機制,才能確保審計免疫職能統一、規范、有序的運行,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實現審計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