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修水縣審計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始終把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關注民生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提升審計質量、加強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來抓,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少說多做,真抓實干,在前進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前行,審計工作呈現出自身的特色和亮點。
一、狠抓審計質量生命線,審計質量有效提升
(一)樹立大財政理念,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
1.統籌謀劃,牢固樹立“大財政”審計理念。一是樹立全局“一盤棋”的思想,打破股室界限,科學調配全局審計力量,構建大財政審計新格局。以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為核心,以全部政府性資金為監督對象,制訂周密的審計工作方案,圍繞審計工作方案確定的工作重點和總體目標,把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作為鍛煉干部和提高審計技能的平臺,不斷深化預算執行審計,針對審計發現的截留預算收入、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問題,注重從機制、制度層面分析原因,提出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加強各股室之間的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三是實行“同級審”與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各有側重,科學安排,提高效率。
2.順應發展,大力拓展財政審計內容。一是圍繞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加強對各項改革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主動適應新情況,緊盯關鍵環節,開展重點審計監督。二是圍繞建設和諧社會,加強民生項目的監督檢查。三是圍繞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大績效審計力度,從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向績效審計轉變。
3.搞好結合,不斷創新審計方法。把財政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圍繞一些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大力開展審計調查。促進審計工作從“批判型”轉向“建設型”,從“粗糙型”審計向“鏈條式”審計轉變,增強審計的系統性和時效性。積極推進計算機輔助審計,充分利用財稅部門和預算執行單位的財務核算系統、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收集整理審計資料,利用AO系統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實現審計目標由注重發揮防護作用向發揮建設性作用轉變,審計內容由注重真實合法效益并重向突出效益轉變,審計手段由手工審計向手工審計與計算機審計并重轉變。
(二)監督關口前移,全力推進任中經濟責任審計。
針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審計執行不到位、審計處理難、審計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等問題,及時將審計監督關口前移,較好地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審計監督相結合。
(三)致力民生審計,促進政策落實。
堅持“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原則,上半年對社會保障資金、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擴大內需項目、農村危房改造、農村養老保險資金、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公路專項資金等10多項民生專項資金進行了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促進了被審計單位健全機制,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切實保障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
(四)積極突破,著力搞好部門預算執行審計。
根據縣人大的安排,2010年對環保局、建設局和交通局三個部門預算試點單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在以往審計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著重從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可行性、合規性、真實性、效益性”五個方面人手,審計查明三個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預算執行不嚴格、預算執行不規范、擠占專項資金等問題,積極查找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得到縣人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五)嚴格把關,切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投資項目逐年增加,修水縣審計局及時跟進,加大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把關力度。針對審計發現的招標把關不嚴格、簽證手續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切實提出審計建議。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先后出臺了《修水縣建設工程管理試行辦法》、《修水縣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暫行辦法》,以文件形式下發給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認真遵照執行。為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
二、狠抓廉政建設生命線,廉政建設全面加強
1.注重廉政學習和教育。
堅持教育為先的原則,在項目開始前,認真組織審計組成員學習國務院《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審計署制定的“八不準”、《審計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警示錄》和本局制定的審計人員“十二不準”廉政紀律,結合審計項目實際,查找審計實施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點,要求審計組每位成員作出廉政承諾,有效地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廉政意識。
2.健全廉政監督機制。
2010年制定和完善了《審計回訪制度》、《審計執法過失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規范性制度。繼續推行審計人員廉潔從審反饋活動,成立審計回訪小組,由局黨組牽頭,局紀檢監察及有關班子成員組成,每年七月和十二月實施審計回訪,采取上門回訪和書面回訪相結合的形式,向被審計單位發出《征求意見表》和《測評表》,就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廉潔自律等方面全面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檢查審計組成員遵守職業道德,執行廉潔自律規定和審計工作紀律情況,有無吃、拿、卡、要等問題,回訪結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內容,作為干部考核的依據,在年度評先評優和目標管理考核中堅持實行廉政一票否決制。
3.嚴格執行廉政工作程序。
在審計項目實施階段,改過去的就地審計為主到現在的以報送審計為主結合審計調查的形式,要求審計人員落實好相關廉政要求。如今年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召開審計進點會時,當場宣讀“八不準”和本局制定的審計人員“十二不準”廉政紀律,向被審計單位發出廉政監督函,對審計人員廉政紀律情況進行監督,設立舉報電話,接受被審計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建立層層負責的廉政責任制。
4.弘揚廉潔從審的工作作風。
局領導要求審計干部特別是班子成員,在名利上要有滿足感,在能力上要有危機感,在工作上要有責任感。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從思想教育、制度保障、責任追究三個方面人手,堅持做到審計進點前有教育、審計過程中有監督、審計結束后有回訪,始終把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高壓線”和“生命線”,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審計任務日益繁重與審計人力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任務特別繁重,2010年,縣委組織部委托的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和離任審計項目達50多個,工作量相當大,時間要求緊,很難做到審深審透,審計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常打折扣;二是審計干部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職業化水平與上級的要求和法律所賦予的職責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深度和廣度,與新形勢發展的迫切要求尚不完全適應,審計工作效率還不高;三是審計執行能力有待繼續加強,審計執法環境也有待進一步改善。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業務工作方面
1.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致力審計創新,不斷探索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方法,對審計報告的格式、內容等進行改革,作進一步的規范。將審計監督關口前移,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從事后監督向事中監督轉變,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與監督,充分調動全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潛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審計質量。
2.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
針對我縣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領域存在的計劃控制不健全、合同履行不嚴格、工程招投標和簽證手續不規范等問題,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促進投資審計與專項審計和財政財務收支市計結合,重點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督與事后審計結合,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出科學合理的審計建議。
3.關注民生工程。
加大對農村危房改造、小農水改造、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土地整理、污水處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強農惠農資金等涉及民生工程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重點關注民生,保證民生工程項目資金運行安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4.加強干部學習培訓。
切實加強審計隊伍自身建設,以提高審計業務實戰能力為核心,大力強化學習培訓和實踐鍛煉,著力提高審計隊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執行能力,推動審計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執法公正、清正廉潔的審計隊伍。
(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
1.班子切實負起領導責任。班子成員不僅自己要清正廉潔,還要盡到自己的監督責任,要敢抓敢管,切實抓好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努力保持審計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2.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綜合運用多種監督形式和途徑,充分發揚民主,形成嚴密的監督網絡。
3.加強專門監督。紀檢組作為監督的專職機構,要積極創新思維,認真研究完善監督體制的相關思路和措施,切實解決好“誰來監督”和“誰來落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