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際金價持續創出歷史新高,年漲幅高達29%。但還有比黃金更瘋狂的——白銀價格年漲幅超過82%,并創出近30年來新高。另外,在收藏品市場,銀元的價格也是風生水起,一年里就翻了3倍。
有人預測,2011年的白銀投資前景更勝于黃金。如果說這波全球商品的大牛市是一場豪門盛宴,那么白銀一定是其中一道悅目可口的佳肴,最重要的是,它才剛端上桌來。
“炒銀”的故事
2010年以來,白銀價格大漲,漲勢超出黃金和銅。而白銀投資的門檻卻較黃金低出很多,因而漸漸成了一些投資者的新寵,并讓一些初學者“意外”地嘗到了甜頭。
受周圍人的影響,在國企工作的張女士8月份到銀行開戶,準備炒黃金。由于以前完全沒有經驗,銀行工作人員建議她從炒白銀入手,因為炒黃金一手需要數萬元,而白銀一手僅需幾百元。
8月初,張女士在白銀4152元/千克的價位做了10手的多單。按照10.5%的保證金比率,她投入的資金為4360元。讓張女士始料未及的是,她的投資剛巧遇上了一波貴金屬上漲的行情。
到了10月份,國際銀價頻創新高。張女士抱著見好就收的心態,在5510元/千克的價位平倉。張女士的這次投資,由于保證金制度,讓她的收益放大數倍,銀價漲幅為327%,她實際收益為13580元,相對于投入資金4360元,收益率高達311%。
“散戶習慣性做多的毛病,這次卻成全了他們的‘大豐收’。”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為什么會是白銀?
歷史上因黃金太少、銅幣易濫鑄劣幣,宋代以后,白銀一直是核心貨幣。白銀的購買力也保持相對穩定,老百姓更樂意持有白銀。此外,白銀本身也具備實際用途,目前白銀大約有70%用在電子電器、感光材料等工業產品上。
在西方,符合相關衛生標準高純度的足銀餐具,一直是貴族的至愛,因為銀離子具有殺菌作用。傳說2000多年前,馬其頓軍隊行軍時發生胃腸疾病,士兵死亡大半,但病死的很少有高級將領,原因是將領使用的都是銀質器皿。30年前,當銀價飆升到每盎司50美元時,歐洲人就曾經欣喜若狂的將大量的銀餐具、燭臺等變賣,實現了資產增值。
專家指出,如今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緩慢復蘇,是提振白銀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白銀是很多工業用品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經濟復蘇導致白銀需求激增,加上白銀工業用途遠比黃金多,需求性大,所以白銀價格對經濟周期敏感度更大。金融危機之后,工業、醫療等領域對白銀的需求正在大幅度增長。
可見,當人們清晰白銀投資的邏輯時,也可以輕松的、有信心的嘗試開始白銀投資。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白銀時代,可愛可待。
積極穩妥,審慎靈活
對于初學者來講,白銀投資所需資金少,而且白銀價格趨勢一般和黃金趨同,是學習投資貴金屬的不錯陣地。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鑒于白銀的波動幅度大于黃金,賺錢的幅度也會大于黃金,但與此同時,也要把握好投資的波段和節奏——積極穩妥,審慎靈活。
因為在國際市場上,白銀幾乎又是全球日常波動最劇烈的商品之一,最正常的日波動就能達到2%-3%,極端的時候可以接近或者超過1096。在商品的世界中,這是駭人聽聞的日常波動率。若按照10%的保證金率,投資者滿倉買入白銀,那么日常損益正常時間都能達到本金的20%一30%,遇到行情激烈波動,則會產生令人恐懼的風險或令人瞠目的利潤。
白銀投資三大途徑
實物白銀
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購買實物白銀,無疑是最為簡單、穩當的投資途徑,而且白銀抗風險能力最高,兼具收藏價值和功能。缺點資金變現較慢;交易費用高;國內回購渠道也不完善。
適合人群 實物銀更適合于進行家庭資產配置以及初學者和保守穩健型投資風格的群體。
紙白銀
紙白銀是一種個人憑證式白銀,投資者須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白銀。個人通過把握國際白銀走勢,低吸高拋,賺取白銀價格的波動差價。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白銀賬戶上體現,不發生實物白銀的提取和交割,最大優點是交易費用較低。
缺點不能賣空,只可以做多買進;不可以進行實物交割。
適合人群 適合初學者以及一些穩健進取型投資風格的群體。
白銀T+D
白銀T+D在操作上更為靈活,可以選擇看多或是看空。與此同時,它也采取了保證金交易方式,隨著銀價每1%的波動,資金損益便可放大6.7至0.5倍不等。此外,每天有3個交易時間段,交易時間長。T+D交易制度,資金變現最快,交易費用最低。沒有交割期限,可無限期持有,可以提取實物,雙邊買賣,可以買多,也可以賣空。
缺點因為T+D交易的杠桿作用,所以相對來說風險較大。
適合人群適合一些有一定投資經驗和基礎,進取型投資風格的群體,而不適合普通投資者和初學者。